中药归经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3:00:47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68页(2560字)

中药学对药物作用部位的表示称为中药归经。

“归”(古代也用“入”)指药物对作用部位的趋向与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由于每一脏腑都有与之相联属的经络,故药物的归经常用脏腑的名称来表示,如归心经、归肝经等。对药物标明归某经,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主要在某一脏腑或其经络。药物作用部位较广者,可归几经,甚至归十二经。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中药的性味相结合,具体表达药物的功能所在。因为药物的寒热性能、五味的功能只有通过药物对不同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才能具体体现。

黄帝内经》关于“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等论述即与归经有关。《神农本草经》则有了接近归经的叙述。

如言大黄“荡涤肠胃”,沙参“补中益肺气”,地肤子“主膀胱热,利小便”等。公元8~11世纪有进一步发展,开始与经络理论相结合,如孟诜《食疗本草》谓“绿豆行十二经脉”;史堪《史载之方》称“以清凉之药解利肺经”,都很接近后来归经的概念。12世纪以张元素为首的易水学派,开始将中药药性理论系统化、具体化,归经的内容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同时还引出“引经报使”之说。

16~17世纪间李时珍本草纲目》、缪希雍《本草经疏》等,常将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结合起来论述药物的功用,强化了归经理论。此后,归经即成为中药药性理论不可缺少的部分。

19世纪,归经的研究由原来的归十二经扩大到奇经八脉。归经的理论虽然早已建立起来并用于各种药物,但“归经”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沈金鳌的《要药分剂》(刊于1773年)。

现代对于归经作了许多研究。1984年6月在湖南长沙专门召开归经学术会,对归经理论的现代化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文献理论研究认为:归经是以药物功能、主治为根据推论概括出来的。因为疾病通常发生于一定的脏腑经络,如果药物主治(治疗)某种病证,有相应的功能(如药物用于呕吐,有止呕的功能),就必然和药物作用于产生那种病症的脏腑经络有直接关系(呕吐产生于胃经),故药物的归经不难得出(归胃经)。

正因为如此,药物的归经也必然会随人们对药物功能、主治认识的不同(亦即各自的临床经验、体会不同)而有出入。

事实上各种中药书籍对药物归经的标注就不完全相同。这表明药物归经的确定尚缺乏较严密的理论根据和客观标准。同时,中药学对药物众多功用来说,归经不过是举其要而已。

此外,归经在表明药物作用部位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直接作用于皮肤及粘膜的一些药物、麻醉止痛药、驱虫药以及现代发现有升压、抗休克、免疫、抗肿瘤等新功能的药物,其作用部位都很难用归经来表示。另外,归经所指的部位脏腑经络与现代人体解剖学上的内脏器官有较大差异,在中药归经现代实验研究结果的表达上可能出现某种混乱。由于以上原因,归经的研究有许多困难。

尽管如此,中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提出不同的看法。

如林元荃等曾进行某些中药成分在脏器中的富集情况的研究,以此作为归经的指征。陆光伟对23种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比较,发现实验用药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的脏器大多相符,认为归经与此有关。

柴立通过对某些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认为药物所含微量元素及其配位化合物对组织器官的亲和富集是归经的主要实质。而罗冬苏认为,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穴位半导体器件特征是归经现象的主要实质。严智强等通过口服生大黄家体表及器官多种物理信息规律和体表冷光测定的计算机分析,绘制出多种“地形图”来探索归经现象,证明药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选择性,但同脏腑经络的理论尚缺乏联系。

此外,丁荣施提出归经与现代药理学受体的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药物的归经要看其受体分布于哪些脏腑经络所相关的位置,及所能起到的作用。

以上各项研究,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向揭示归经理论靠近,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公认的、更合适的方法。

今后的归经研究,在文献理论方面将集中解决归经理论中更为具体的问题,如制定药物各种归经的客观标准,进一步统一各种药物的归经等。

同时,要争取中医基本理论研究的配合,加强脏腑经络的现代研究,阐明脏腑经络的实质,从而为归经的现代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归经的现代科学研究,仍将采取多种方法。主要从药物的功能着手,继续采用同位素扫描、示踪原子标记并结合受体学说,对归经进行多方面分析,可能积累更多有益的资料。

通过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来探讨中药的归经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虽然它不能直接指出药物(成分)的实际作用部位,但从中可以看出药理作用与药物所治疾病在脏腑经络方面的联系,进而得出归经部位;中药的传统归经部位也是从所治疾病——所属的脏腑经络得来的。

重要的是,要找到现代科学关于“归经”研究所表达的内容和中药归经(脏腑经络)的联系或共同点。此类有关研究将为中药归经提供更多依据,为最终阐明归经理论奠定基础。

至于中药的“引经报使”和不便归经的那些作用部位,某些新的药理作用(功能)的归经,将不是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继林.中医杂志,1981,22(1):63

2 林元荃,等.中药归经理论1984年学术会议论文

3 陆元伟.中成药研究,1984,5:38

4 柴立.微量元素,1984,试刊号:24

5 罗冬苏.中药归经理论1984年学术会议论文

6 严智强,等.中药归经理论1984年学术会议论文

7 丁荣施.中药归经理论1984年学术会议论文

8 严智强,等.中药通报,1985,10(4):36

9 刘继林.中医药信息报,1988,10(29)

(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继林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