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癌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33页(2482字)
职业癌是由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恶性肿瘤。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环境中接触的致癌因素,包括物理性的、化学性的和生物性的致癌因素越来越多,职业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其危害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早在1775年,英国波特(Pott)即报告扫烟囱工人阴囊癌增多,首次提出职业癌的问题。1895年,德国瑞恩(Rehn)首先报告染料厂工人发生职业性膀胱癌,从此开始怀疑化学物质引起癌瘤。1915年,日本山极、市川用煤焦油第1次诱发家兔皮肤癌成功,开创了化学诱癌实验的先河。
1922年,英国肯纳韦(Kennaway)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多种多环芳烃,其中有几种诱发实验性皮肤癌成功,证实化学物质可诱发癌瘤。1945年,英国凯斯(Case)进行了染料工业中膀胱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证实乙萘胺及联苯胺的致癌性。
1951年,美国科来松(Clayson)研究了致癌物的代谢,引起人们对致癌物代谢的研究兴趣。1967年英国、1972年日本分别制订了有关致癌物的法规。
到1991年底为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39种化学物质或生产过程对人类致癌,其中24种为职业性致癌因素,见下表:
据一些国家调查结果表明,职业癌占癌症的1%~2%。
1973~1975年中国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结果指出,中国每年有8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职业肿瘤如按1%~2%估算,即中国每年因职业癌死亡8000~16000人,这在职业病死亡中居首位。
职业癌的特点 (1)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性致癌因素接触史。职业癌中以肺癌最多,其次是膀胱癌、皮肤癌等,这可能与生产工人在作业环境中以吸入致癌物为主有关。
呼吸道总面积约为150m2,而皮肤的表面积为1.5m2,而且致癌物侵入肺泡后不易咯出。(2)职业癌有一定潜隐期。职业性肿瘤患者自接触致癌因素至临床发病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叫潜隐期。职业性肿瘤的潜隐期通常为15~20a,最短者约2~5a,长者达30a以上。
因为肿瘤从细胞恶性变开始,须经30代以上的增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和体积,临床上才能被发现,所以职业性肿瘤有一定的潜隐期。(3)职业性肿瘤都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即靶器官。如镍、铬等多致肺癌,芳香胺引起膀胱癌,砷致肺癌和皮肤癌。
职业癌的发病学说 (1)电子转移系统缺失学说:是从量子生物学水平说明癌症的发生的,该学说认为癌症的发生是由于体内电子传递链的中断。
(2)体细胞突变学说:认为癌症是由于体细胞突变,突变的细胞不断复制,并向恶性变转化,形成癌症。
(3)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癌症的发生分为启动阶段和促进阶段,细胞在启动剂的作用下发生启动,然后要经过促进剂的多次促进才能发展为癌症。(4)非基因损伤学说:认为由于细胞分化不良导致癌症,如石棉、矿物纤维等可引起癌症,但并不损伤DNA。
职业癌的研究方法 (1)流行病学的调查,这是确定职业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没有职业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或者资料不足,就不能确定职业肿瘤。
(2)动物诱癌实验方法,主要用于鉴定生产过程中某些物质是否具有致癌性和致癌性的强弱。(3)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是检测生产环境中某种物质的致突变性,来推测该物质的致癌性。
此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省钱、省力;主要缺点是近年来发现致突变与致癌性的符合率仅有50%~60%。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致突变物有数万种,可是,证据充足的职业性致癌因素仅有20余种。
通过工程手段可以减少或不接触致癌因素,从而预防职业癌的发生。目前虽然大多数学者已经承认致癌物质无“阈限值”,就是说多数人已接受“致癌物一次打击学说”,但是,减少对致癌物的接触毕竟能够降低职业癌的发生率。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职业癌的问题逐渐突出,职业癌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职业癌的研究热点有:职业癌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如何制定化学致癌物的卫生标准;癌前病变的化学阻断;职业癌的特异性诊断指标;高危人群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特别是寻求中间终点指标的研究;比较快速的整体动物实验方法的研究等等。
表1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对人致癌的化学物质、工业或工业过程(1991)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Monagraphs,1972~1991,1~51
2 Alderson M R.Occupational Cancer,London.Butterworth,CO.(Publishers)Ltd,1986:1~193
3 毕文芳,等,卫生研究,1989,18(6):7~10
4 毕文芳,等.卫生毒理学杂志.1990,4(4):232~233
5 江泉观主编,基础毒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311~331
6 Bi Wenfang,Richard Hayes,Feng Peiwen.et al.Amer.J.of Ind.Medicine.1992,21:481~499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毕文芳研究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