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行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3:59:1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534页(514字)

动物空间位置转移。

其生物学意义涉及觅食、求偶、避敌等。一般为动物的主动运动,通常因其形态结构而异。纺锤形的动物移动迅速活跃,生活在硬壳里的球状动物移动缓慢。其机制一般都是肌肉收缩而产生推动力,同时受重力和阻力的限制。

按动作,可分为两类:体轴动作和附肢动作。前者如乌贼的喷水反推、鳗的波浪式前进、水蛭的拱曲-固定-伸直式爬行,都是体形在变动,借身体的动作与环境作用而产生推力;后者仅靠附肢与环境的作用产生推力。

按场所,可分为:(1)水中移动,多数鱼主要靠后半身的摆动前进,鲸靠尾部上下摆动,蝾螈靠长尾侧向摆动前进;(2)挖掘行进(土遁),部分两栖、爬行和哺乳类动物采取此方式;(3)陆上移动,只有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能迅速在地表移动,它们都借助一组具有关节的附肢支持身体并向前运动,适于奔跑的脊椎动物上腿短而肌肉发达,下腿细而长,适于跳跃式移动的多数昆虫、大袋、无尾两栖类动物和等,后肢都长于前肢;(4)树栖和空中移动,树栖动物具有很强的抓握能力,臂行方式只限于少数灵长类动物,空中飞行可分为借重力滑翔和飞翔,前者如飞鼠、飞鱼和飞蜥,后者见于鸟类、昆虫,某些哺乳动物也能飞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