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施工工艺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施工实用技术手册》第387页(701字)

后张法施工是先制作构件(或块体),并在预应力筋的设计位置预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后(一般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穿入预应力筋并施加预应力,最后进行孔道灌浆,预应力筋承受的张拉力通过锚具传给混凝土构件,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后张法预应力的传递主要依靠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锚具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组成部分,永远留在混凝土构件中,不能重复使用。

后张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混凝土构件的制作生产阶段,第二阶段为预应力施加阶段,包括锚具与预应力筋的制作、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孔道灌浆等工艺。

后张法的特点是可直接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构件在张拉预应力筋的过程中,完成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因此,混凝土的弹性压缩不直接影响预应力筋有效应力值的建立。

后张法施工不需要台座设备,大型构件可分块制作,运到现场进行拼装,利用预应力筋连成整体。因此,后张法施工灵活性较大,适用于现场预制或工厂预制块体,现场拼装的大中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等。但后张法施工工序较多,且锚具不能重复使用,耗钢量比先张法大。后张法的工艺流程如图6-15所示。

图6-15 后张法施工工艺流程

注:对于块体拼装构件,还应增加块体验收、拼装、立缝灌浆和连接板焊接等工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