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的方式和程序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国人大工作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第1099页(1715字)

第十三条 评议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评议工作方案,评议方案包括评议的组织、对象、内容、时间和要求;

(二)进行评议宣传和动员;

(三)确定参加评议的代表;

(四)组织参加评议的代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五)组织代表调查研究;

(六)评议对象根据评议工作方案,进行自查自纠,准备汇报材料。

第十四条 参加评议的代表以本级为主,可以邀请部分上级代表参加。调查时可吸收部分下级代表和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

第十五条 评议调查可采取分组调查、案件调查、专题调查、综合调查等形式。

代表进行调查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选民、当事人、办案人、知情人及有关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卡,查阅资料案卷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调查后要及时准备评议发言材料或调查报告。

第十六条 在评议调查过程中,代表需查阅有关案卷或资料的,被评议机关应如实提供并按有关保密规定履行必要手续。

参加评议的代表,对涉及本人及其亲属或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有关问题和案件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 评议采取会议形式,由代表充分发表意见,代表在评议会议上也可以采取书面发言的形式。

第十八条 评议会议,由参加评议的代表和评议对象及有关人员出席,可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也可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会议。

第十九条 各新闻单位可对评议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第二十条 评议会议的主要程序:

(一)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二)评议对象汇报;

(三)代表进行评议发言;

(四)评议对象就人大代表提出的评议意见,提出初步整改措施。

第二十一条 评议对象根据代表的评议意见,在评议会议后制定整改方案。三个月内,评议对象基本完成整改任务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整改工作情况。

常务委员会认为对评议意见落实不力或答复不满意的,可要求评议对象继续整改,评议对象须再次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并答复代表。

第二十二条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评议对象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六个月内召开整改反馈会议。评议结束后,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作组织评议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二十三条 评议整改工作结束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评议对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一)评议中提出的问题及案件的落实办理情况;

(二)评议对象改进工作的情况;

(三)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理情况;

(四)完善规章制度的情况;

(五)整改结果得到代表满意和认可的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