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窑洞的改良
书籍:果蔬保鲜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135页(699字)
为了把窑温调整到理想的范围,减少入贮初期和贮藏后期温度过高的不利影响,提高土窑洞的利用率和保鲜效果,出现了机械辅助制冷或建立通风体系的土窑洞改良形式。
通风体系建立是改良土窑洞的关键技术。土窑洞通风体系包括窑门、窑身和通气孔。土窑洞通风的原理是当外界空气温度低于窑内时,利用通气孔内外空气的压力差,使通气孔内空气外溢(流),形成气流,将窑内热空气排出,外界冷空气由窑门涌入。在果实不受冻害的前提下,通风量越大越好。通过理论推导及实际测定,通风量与窑内外温差,通气孔高度,通气孔最小截面积有关。
一般选择通气孔下方直径为1.0m,上方直径0.8m,地面砖砌烟筒高3m左右,气孔烟筒地面处有开关门(窗),气孔底部(窑地面)挖一个直径1.2m,深1.0m的冷气坑。计算公式为:
式中 V——通风量,m3
A——通气孔最小截面积,m2
△t——窑内外温差,℃
h——通气孔高度,m
当利用机械辅助制冷时,由于土窑洞蓄冷量大,传递散失速度慢,冷量损失小,因此,不需另外增加保温层。
土窑洞投资少,耗能低,贮藏效果较好,比较适合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目前经济和生产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