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280页(2217字)
1.分布与危害
灰霉病菌广布世界各地,是世界各国草莓上的主要病害。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一般减产1~3成,重者5成以上。采收后可继续发病,引起成批果子迅速坏烂。
2.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蕾、花、浆果及花果梗,尚可侵害叶及叶柄。
(1)在已着色的浆果上,初期病斑淡褐色水烫状,以后迅速扩展并长出灰色毛状菌丝,变灰褐色并在顶端长出灰色粉状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最终整个浆果软腐。
(2)青果受害,如环境干燥,病果干腐形成暗褐色浆果。
(3)蕾花及柄发病均变暗褐色并沿花果柄迅速蔓延,病部迅速枯死,湿度大时长出菌丝及孢层。
(4)叶及叶柄病斑变褐无定形。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迅速腐烂并长出霉层。
3.病原
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Botrytis cinera Person,该菌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菌丝可在2~31℃范围内生长,以20~25℃最适,低温干旱影响孢子形成。后期菌丝体可生成扁平鼠粪状菌核,大小为1~2mm,表层为疏丝组织,内部为薄壁组织。有性世代为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ia fukeliana(de Bary)Whetael。据叶钏音等测定,苏沪一带草莓上灰霉病菌已出现对多菌灵产生高度抗性的突变菌株。
4.侵染途径
病菌可以由菌丝、菌核及分生孢子在病组织及土壤和环境中其他基物上越冬。尤其是菌核和分生孢子,对恶劣环境抵抗能力极强。除移栽时苗株可以带菌外,环境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空气中也有此菌孢子漂浮。所以,无论草莓种到哪里,总有此病发生。
病菌在死叶及病残组织上营腐生生活,次年草莓开花结果时,主要由气流传播。通常分生孢子在地面上20cm高的空气中最多,地面上300cm高处,分生孢子极少,故花腐、果腐的菌源主要是草莓本身的病残体。病菌无伤口亦能侵入危害,侵入果实后能潜伏到果实成熟,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发病。
对病菌侵害果实的方式,目前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成熟健果的茎端常可分离到灰霉病菌,故果腐的发生不是由于果实表面与被害花部的接触,而是由于感病花托内的菌丝,经由雄蕊或花萼进入果实的;有的认为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内分离不到潜伏的菌丝体,故菌丝体主要局限于茎端与花器接触点上,由此再逐步发展为腐烂的;还有的认为大量果实的腐烂,开始并不仅仅在茎端发生病斑,而是果实的表面有许多侵染点,它们是因果面直接接触病菌繁殖体引起的。所以田间或贮运中可能发生的接触传染仍然不可忽视。
5.发病条件
(1)通常低温高湿有利灰霉病发生。病菌在0℃的低温还可侵染草莓,并在其组织内外生长。所以,采用速冻或贮运期控制温度在2℃以上仅能延缓病害发展。
(2)草莓开花期最易感染,造成花腐。早开的花比迟开的花更易感病。花期多雨病重。
(3)蔓生型铺地过大的品种容易严重被害。
6.防治方法
(1)田间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注意排水,保持田间小气候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下,最好在植株下铺一层薄膜或稻草,避免果实与潮湿土壤接触,兼可保水,减少杂草。
(2)喷施农药。多菌灵、速克灵均有高效,但要注意灰葡萄孢是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真菌。
(3)目前国外对草莓都是短期贮藏,最适宜贮温为0~1℃,可保鲜3周。采后先用强通风预冷,一般经1.5~2h可使产品降温到0~1℃。贮运过程中切忌高湿度。
(4)采后药剂防腐。美国用脱氢醋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DHAS)4000mg/kg浸30s,允许残留量65mg/kg。据Prasad Stadelbacher报道,利用乙醛气熏蒸可控制草莓灰霉病和软腐病,1%处理30min或1h,能杀死灰葡萄孢与匍枝根霉而不影响浆果质量。用辐照处理,有报道用同位素钴60射线辐照,1.5×106~2.0×106Gy剂量,贮藏期比不处理的延长2~3倍。
(5)气调与冷藏结合能延长保鲜期。通常氧气为3%,二氧化碳为3%~6%可保持一个月。若二氧化碳提高20%~25%,虽然腐烂率大大减少,但对果实有软化,产生酒精味等变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