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禽病手册

小鹅瘟

书籍:禽病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328页(3476字)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或Derzsy’s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引起的4~20日龄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

患病雏鹅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渗出性肠炎,严重下痢,小肠黏膜表层大片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形成假膜状栓子堵塞小肠。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最急性型:无任何前驱症状,病雏突然出现衰竭,倒地,两肢乱划,喙端发绀,蹼色变暗,几小时后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1周龄以内雏鹅。

急性型:多发于1~2周龄最急性发病后的雏鹅。病初采食随采随甩,并不吃下,继而减食拒食,嗉囊松软,饮水增多,精神委顿,离群,嗜睡。鼻孔流出浆液性(带气泡)分泌物,玷污鼻孔周围,张口呼吸,常摇头,甩鼻液,排黄白(绿)色稀粪,全身有脱水征象,死前两肢麻痹或抽搐,病程1~2天。

亚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后期2周龄以上的雏鹅。病鹅食欲不振,行动迟缓,腹泻、消瘦,生长停滞,病程3~7天。部分病雏可自愈。

成年鹅人工接种大量强毒4~6天后,两腿麻痹,伏地不起,不时点头,排出带黏液稀粪,3~4天后死亡,部分鹅可自愈。

(二)病理剖检

本病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小肠急性浆液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最急性型:仅见小肠前段黏膜肿胀充血,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覆盖大量黏稠淡黄色黏液。

急性型:典型病变为小肠中、下段黏膜发炎,肠黏膜成片坏死、脱落呈带状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管状假膜栓子或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堵塞肠腔。靠近卵黄柄与回盲部肠段,见有外观异常膨大,质地坚硬,形如香肠状,栓子切面可见中心为深褐色(干)内容物,外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物凝固形成的假膜。肠壁菲薄,内壁平整,呈淡红或黄白色。

亚急性型:病雏肠道栓子病变更典型。

组织学变化:小肠(膨大部)肠壁黏膜绒毛肿胀发炎,继而成片坏死,结构破坏,细胞成分崩解、凝固。同时,由于黏膜血管渗出大量纤维素混入坏死组织中凝固成片,与深层组织分离、脱落,结构已破坏,但仍保留原有轮廓。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少量异嗜性白细胞浸润。黏膜平滑肌纤维发生实质性和空泡变性及蜡样坏死。脑膜和脑实质血管充血,有出血灶。血管周围有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变性或有坏死灶。

(三)流行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只发生于雏鹅和雏番鸭,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不感染发病。一般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鹅,而7~1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90%~100%,日龄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症状较轻。一般潜伏期4~6天,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一旦传入孵化室,在1~4批雏鹅内将难以清除本病,而且发病率呈逐批上升趋势,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本病的大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大流行以后,次年的雏鹅获得被动免疫力,所以不会在同一地区连续两年大流行。一般间隔1~5年流行一次。本病主要通过接触和消化道传染。带毒鹅群所产的蛋带毒,通过孵化中的死胚和外表正常的带毒雏鹅均可散播本病毒,污染环境,造成出壳雏鹅在3~5天内大批发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流行。初流行时一般发生于较大日龄的雏鹅,而后发病日龄越来越小。

(四)实验室检查

1.病原分离与鉴定

a.病毒分离:通常采取发病或死亡后的雏鹅的肝、脾、肾、脑等器官作为分离病毒的检样,用灭菌PBS或Hanks液作1∶5~1∶10稀释悬液→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单位→37℃30分钟→菌检阴性→冻存备用,接种雏鹅或鹅胚。

鹅胚接种:用上述病料0.2毫升/胚绒尿腔或绒尿膜接种8~10只12~14日龄鹅胚,37℃继续孵化,每天照胚2~4次,观察9天,48小时以前死亡胚废弃,72小时后死亡胚取出置4~8℃冷却收缩血管。用无菌操作取尿囊液,保存和作无菌检验,并观察胚胎病变。无菌尿囊液冻存作传代及检验用。

雏鹅接种:用上述病料或鹅胚尿囊液毒接种8~10只5~10日龄雏鹅,每只雏鹅皮下或口服0.2~0.5毫升,观察10天。作细菌学检验和病变检查。

b.病毒鉴定:本病毒属于细小病毒,单股DNA,大小为20~22纳米,球形,无囊膜。本病毒没有血凝特性。常用中和试验、雏鹅血清保护试验、AGID、ELISA等进行鉴定。

2.血清学检查测定抗体的方法有中和试验、AGID等。尽管琼扩试验敏感性比VNT低,但仍是一种检测本病大批血样时常用的快速方法。

琼扩诊断抗原制备:(1)用小鹅瘟syG61鹅胚绒尿液毒株作10-2稀释,接种于12~14日龄鹅胚,每胚绒尿腔0.2毫升,取接种后72~144小时死亡鹅胚→4℃4~12小时使胚体及绒尿膜血管收缩。用无菌操作分别收获典型病变的绒尿液和胚体及绒尿膜,以1份绒尿液和1份胚体,绒尿膜混合捣碎制成匀浆→冻融2次→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等量氯仿→振摇20~30分钟→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无菌小瓶冻存备用。

(2)取病雏鹅肝、脾、脑、心肌或肠道病料制成1∶2稀释组织悬液→冻融2次→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等量氯仿→振摇30分钟→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冻融一次→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等量氯仿→振摇30分钟→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无菌小瓶冻存备用。

琼脂扩散抑制试验:琼扩抗原+相应抗体,则抗原和抗体相结合而抑制沉淀线的出现,本法可检测抗原成分,鉴定沉淀线性质及抗原-抗体结合的最适比例。

3.也可用PCR检测病毒。

4.类症鉴别要点 要与雏鹅副伤寒、巴氏杆菌病、鹅流感和鹅球虫病相区别。

二、防治

(一)治疗

无特异治疗方法,对病鹅可紧急注射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同源或异源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二)预防

定期用琼扩对鹅群进行检测,淘汰血清学阳性鹅。为防止经孵坊传播本病,孵坊中一切用具设备,每次使用前务必清洗消毒,种蛋入孵前用福尔林熏蒸,以消除蛋壳表面污染。已污染本病的孵化室,每批种蛋、孵化器、出雏器及其他用具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种鹅和雏鹅(主动)免疫是防治本病的有效而经济的方法,种鹅产蛋前约15天,用1∶100稀释鹅胚化弱毒苗1毫升/只,皮下或肌肉注射,4个月后再次免疫。

雏鹅免疫在出雏48小时内注射1∶50~1∶100稀释鹅胚化雏鹅弱毒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每只雏鹅皮下注射0.1毫升,免疫7天后,保护率达95%。已污染的雏鹅群作紧急预防,保护率达70%~80%。

上一篇:鸭病毒性肝炎 下一篇:禽病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