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莎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4页(518字)

〔学名与别名〕 Cyperus iria L.三方草、三棱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8~25厘米。秆丛生,直立,扁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叶鞘红褐色。苞片叶状3~5枚,下部2~3枚长于花序;花序长侧枝聚伞形复出,具4~9条长短不等的辐射枝,每枝有(3)5~10个小穗状花序,每个小穗序上具5~22个小穗;小穗长圆形,扁平,具6~22花;鳞片宽倒卵形,先端微缺,背部有绿色骨突起,具3~5脉,两侧黄色。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黑褐色,约与鳞片近等长。

幼苗第一叶条状披针形,长2厘米,横断面呈“U”形。

〔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5~8月陆续都有小苗出土,6~10月抽穗、开花、结果。成熟后全株枯死。

〔分布与危害〕 分布几遍全国。生于湿润的荒地、路旁或农田。为水、旱田常见杂草,在华南多与异型莎草混生。水稻遭其危害较重,部分种植在低、湿地上的麦类、棉花、甘蔗、花生、蔬菜等作物也受危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