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混合使用的目的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混用手册》第64页(858字)
1.扩大防治对象 在一种作物上往往有多种需要同时防治的病、虫、草害,单剂往往达不到效果,例如,克·多种子处理剂,由克百威和多菌灵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目的是控制棉花苗期蚜虫和苗期病害。另一种情况是为了控制同一种对象的不同阶段,例如,农螨丹由甲氰菊酯和噻螨酮组成,即可杀卵,又可杀成螨,对叶螨整发育阶段的不同虫态都有防治效果。有时是一种农药可能用于不同的作物。
2.提高速效性 有些农药的速效性较差,例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有些场合需要农药具有较强的击倒活性,特别是卫生害虫的防治。为了提高农药的速效性常将速效性差的农药和速效性强的药剂混用。例如,氟铃脲和辛硫磷混用,胺菊酯和氯氰菊酯混用,辛硫磷的速效性明显强于氟铃脲,胺菊酯具有很强的击倒活性。
3.增加防治效果,降低防治费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用,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对生物的影响方面可以分为以下3种,即增效作用、拮抗作用和相加作用。对靶标害虫来讲,要求混合后具有增效作用,有时,考虑到其他性状的组合可以是相加作用,至少没有拮抗作用。大多数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考虑的主要是扩大防治对象,如大多数的种衣剂主要考虑的是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以及苗期的病虫害。由于混剂的增效作用使使用剂量降低,同时,防治对象的扩大减少了施药次数,减低了劳动成本。对高等动物来讲至少不应该有增效作用,当然,拮抗作用的混剂对高等动物来讲最好。
4.延缓控制对象抗药性的产生 延缓控制对象抗药性的产生也是农药混用的一个主要目的。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混用形成多位点的作用机制使靶标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这种现象主要是在不同作用机制同一大类之间混用。例如,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之间、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之间等,而象杀虫剂和杀菌剂之间这种大的类别药剂之间混用能否延缓靶标产生抗药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