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精神疾病现代药物治疗手册》第65页(2243字)

一、概述

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先占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反复陈述这些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相信医师无躯体疾病的再三保证。有时即使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先占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躯体形式障碍国内无流行病学资料。但1982年我国精神疾病流学调查表明,其主要亚型疑病症在15~59岁居民中,患病率为0.15‰,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0.7%,以城镇居民为多。

二、临床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①疑病症:指以担心或坚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疑病观念为主,病人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师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②躯体化障碍:指涉及身体的单一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种类繁多、变化不定的躯体症状,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皮肤感觉异常(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性及月经方面的不适主诉,上述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多个同时存在;③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指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④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指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社会心理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

三、病程与预后

起病大多缓慢,病程迁延,常致社会功能损害。急性起病,病程在3年内,病前无严重人格缺陷者,预后相对较佳。女性病人预后稍好于男性。

四、诊断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②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师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五、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的治疗较困难,应采取综合性治疗:

1.心理治疗 病人常常拒绝接受症状的根本其实在于其心理的可能性,因此,以提高内省力为目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探究并解决引起症状的内心冲突。一旦内心冲突解决,症状常常自动消失。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1)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病人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病人的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

(2)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

(3)认知治疗: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有疑病性格的病人,予以认知矫正治疗,有远期疗效。

(4)森田疗法:使病人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学会与症状共存,促使其自然地生活,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

2.药物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并无特效治疗药物,任何依靠某一药物治愈该疾病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但针对该疾病的一些伴发症状可行对症治疗。主要有以几点:

(1)对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病症状者,应予适当的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治疗,但宜选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且以小剂量治疗为宜。常用的有:丁螺环酮5mg,2~3次/日,苯二氮类的阿普唑仑0.4~0.8mg,1~3次/日,氯硝西泮1~2mg,1~2次/日。

(2)针对某些躯体症状,可予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如窦性心动速者,可选用普萘洛尔10mg,2~3次/日,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给予。

3.其他 生物反馈等治疗,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