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忍冬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239页(1573字)

金银花,也叫忍冬花、银花、双花、二花。开花后由起初的淡黄白色渐转为淡茶色,同时并存黄、白两色花,所以叫金银花、双花、二花。在中药里简称为银花。此花秋冬落叶很晚,有时霜冻时节,枝上尚可见绿叶,因而称为忍冬。

金银花是常见的藤本庭院花卉,香气芬芳喜人,我国各地多有栽培,或野生。实际有多种,一般均可作药用。

金银花是着名的清热解毒中药,藤称忍冬藤,也入药用,又称金银藤。

开花季节,清晨摘取花蕾晾干或阴干即可入药。秋冬间割取带叶茎藤,晒干,即忍冬藤。

鲜金银花与茶叶同泡茶饮,气味清新,可清暑气,并防治一般饮食感染。有人称,制成凉茶可以预防感冒、中暑及肠道传染病。

清代《验方新编》卷24有金银花酒,治一切无名肿毒及异疮恶毒。以金银花捣汁,冲黄酒热服。

又记载:治痈疽发背初起,用金银花连藤叶一大把,捣烂,入酒少许,涂患处四周,只留一口,泄其毒气。再用金银花五两(约190g)、生甘草节一两(约37g),水三碗,淡酒一碗,慢火煎至两碗,去渣,分作三服,一昼夜服完。病势重者连服三剂,至大、小便通利,则疮自消。清代《洞天奥旨》的金银花酒与此基本相同。这个方法与《本草纲目》所引《外科摘要》的忍冬酒方大致相同,只是用忍冬藤五两,木槌槌碎,勿犯铁器,加生甘草一两,水二碗,文、武火慢煎至一碗,加烧酒一大碗,再煎十数沸,去滓,分为三服,一日一夜吃尽。病势重者一日二剂,至大、小肠通利。《药用花卉》验方:治痈疮肿毒溃烂,日久不愈,用金银藤300g,加水2000ml,煎至1000ml洗患处。

洗后用金银花适量,焙干,研粉,撒患处,每日2~3次。金银花、忍冬藤均无毒,剂量可不必十分严格。

《验方新编》卷24又有银花甘草汤:金银花二两(约74g)、生甘草三钱(约11g),水煎,清酒冲服。凡肿毒初起,急服此方。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金银花散与此相类,治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用金银花四两(约150g)原注:“无花,用留叶嫩茎代之”,甘草一两(约37g)共为粗末,分三服,酒、水各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实际,金银花的制剂内服、外用都可应用。有人用金银花、蒲公英等制成眼药水,频频滴眼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取得很好的效果。

《积善堂经验方》用金银花连茎叶,取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滓外敷。治疗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急性扁桃体炎)。山乡居住这一方法较为便捷,可用。

清人《惠直堂经验方》卷1有忍冬散,即用焙枯存性(不成炭)的金银花五钱(约19g)治疗痢疾,红痢以白蜜水调服;白痢以沙糖水调服,一服即愈。原书称:“否则,亦必渐出黑粪,次日霍然。”《验方新编》卷7方则用金银花5钱,炒枯研末,痢疾不论红、白,用开水调白糖,空心服。服后,其痢更甚,两日全愈。

以上几个方法治疗的疾病主要是各种致病菌感染引起。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金银花和忍冬藤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特别是金银花,对于可以引起疮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都有很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又没有毒性,取用方便,可以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