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程师手册

燃烧的基本条件及发展过程

书籍:工程师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382页(3108字)

燃烧是可燃物(即燃料)快速氧化,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的放热反应。其先决条件是必须有燃料和氧化剂,并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发生化学反应。燃料、氧化剂和热(点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有时可用燃烧的三角形表示。缺少任一要素就不能燃烧。这一原理对防火和灭火十分有用。有时化学反应本身也成为一个要素,使三角形成为一个四面体,每个边代表一个要素。如果除去四面体的任一边,就能灭火。

在防火安全中,燃料的性质很重要。其中燃料与氧化剂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火灾中主要氧化剂是空气中的氧,此外,氯、氟也能与某种燃料如氢反应而着火。

气体燃料、可燃蒸气、粉尘与空气必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能燃烧或爆炸。这个范围称为燃烧或爆炸的极限浓度,以浓度的上下限表示。只有混合物的比例在上下限之间,加上点火源,混合物才能燃烧或爆炸。

燃料的温度特性也很重要。燃点或着火点是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固体燃料一般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才着火,但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其燃点。燃料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温度。液体燃料表面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初次出现蓝色火焰的闪光时的温度叫闪点。闪点是表示液体燃料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将闪点低于45℃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超过45℃时称为可燃液体(美国规定为37.8℃)。

液体燃料的蒸气密度和比重也很重要。可燃蒸气密度大于1时,往往会在空气中下沉并把火焰带下去,小于1时向上升。液体和固体的比重小于1时,会浮在水面上。了解这些性质有助于灭火。几种常见的燃料性质见表5.2.2-1。

表5.2.2-1 几种常见的燃料性质

有些物质在没有明显外来热源时,也会着火,即自燃,当燃料疏松、内部含有空气、如果缓慢氧化使温度升高到燃点时,就会自燃。如煤堆,牧草堆,堆积的火药粉尘,油棉纱,锯末,油脂如亚麻仁油、桐油等干性油都可能产生自燃。

燃料着火所产生的发光发热的气体区域称为火馅,一旦具备燃烧的三要素,几乎所有的火灾都是从一点开始,然后以可预见的方式传播。燃烧的过程就是火焰的发展过程。以室内着火为例,大体可分为六步:

1.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有火源,温度达到着火点引起着火;

2.着火后火焰增大,当高度达到25cm,形成燃烧;

3.火焰高度达到1.4m称为维持燃烧;

4.如在室内,火焰升高到天花板,开始向水平方向传播;

5.火焰向所有方向传播充满整个房间;

6.火焰向邻近房间蔓延。

分析火焰发展过程发现:当火焰高度约达25cm时,燃烧放出的热只能维持本身燃烧,但辐射热很少。如果能把火焰控制在这个高度以下,所造成的损失很少,而且比较容易扑灭。当火焰高度超过1.4m时,空气中的氧足以使其维持继续燃烧。超过这一高度时,对通风产生影响。这时房间的形状、墙上的孔洞及天花板成为影响燃烧的重要因素。当火焰到达天花板时,被迫向水平方向蔓延。热量向所有方向辐射,火焰产生的烟在天花板下形成一个烟幕。房间里所有的可燃物都燃烧起来。这时墙、天花板、楼板的性质对火灾是否以及如何向相邻房间或地区蔓延是很重要的。

火焰发展过程所需的时间,首先取决于燃料的蒸发、气化或分解速度。也就是取决于燃料的性质。因为固体燃料是先蒸发、气化、分解后才燃烧。在设计防火措施时,需要注意燃烧过程火焰的传播方式。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火焰很快在燃完后熄灭,即使房间还有大量燃料,如果远离火焰也不会引燃、只有室温升高到其燃点才能燃烧。如果火焰没有被气流或抽风机吹向燃料,整个房间也个会着火。当火焰比较小,燃料得不到补充时,火灾会自行扑灭。

如果在火焰高度达到1.4m前没有被扑灭,必须动用主要的消防器材才能灭火。

火焰升高到天花板并向四周扩散,是火灾蔓延的主要阶段。房间的形状和尺寸、天花板的高度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火焰产生的热向房间里的物体和墙辐射,墙和物体受热后又将辐射热向四周传播,包括传给其他燃料以及传回火焰。室内的其他可燃物,如门窗、家俱,就会加剧火灾的蔓延。这种现象称为反馈并能使室温迅速上升。如果房间窄小或有起到墙一样作用能辐射热的大型物体时,火焰会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时应尽量将火灾遏制在着火的房间内。有关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将在下一节讨论。

燃料是燃烧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在防火中常用到燃料量这个概念。燃料量是指一定区域或房间内能引起火灾的总燃料量。火灾荷载是一定空间内的总潜热能。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燃料量的特性。为方便起见,将常见的燃料分为两类:纤维素材料和石油化工产品。燃料总量以木料的等效质量表示。为便于估算,假设单位纤维素材料的潜热能与木料相等(当然这并不完全正确);假设石油化工产品的潜热能为纤维素材料的两倍。

在分析火灾危险性时,燃料量密度很重要。一定区域内燃料量越多,发生火灾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量密度是木料的等效质量以kg/m2表示。

设计时要估算燃料在火灾时放出的热能。即计算已换算成木料等效质量的热能。对较低的燃料量密度(小于200kg/m2),以18.6×106kJ/kg计,中等燃料量密度(200~250kg/m2)以17.7×106kJ/kg计,较高的燃料量密度(超过250kg/m2)以16.7×106kJ/kg计。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只作为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作粗略的估计用。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燃料的连续性。如果不能补充燃料,火灾不会蔓延。但问题并非这样简单。所有燃料燃烧时必须呈气体或蒸气状态,固体和液体燃料也只能在表面燃烧。因此表面/质量比大的物体要比表面/质量比小的同样燃料的燃速快。100页散开的纸燃烧起来要比一本装订密实的100页书快得多。

燃料的连续性还包括在垂直、水平或所有传播火焰方向通道上所有的燃料。如果能避免一个小火焰接近其他燃料,火焰就容易扑灭。由于热空气要比冷空气轻,因而会迅速上升,使热和火焰容易传播到高处。如果室内有通风系统,通风管能将火焰和热量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向传播到其他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而且通风系统还会增加空气的循环,一般在发生火灾时,应停止使用。建筑物内设置的排烟系统应与通风系统分开。如要利用通风系统排烟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此外,一切可能成为燃料的材料应远离可能的着火源或火焰传播的地方。

上一篇:防火目标 下一篇:工程师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