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质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420页(4600字)
1.管理的实质
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管理作了如下的定义:“管理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这就是说管理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共同劳动决定的。凡是有许多人在一起相互配合,共同劳动,就必须要有管理工作,其职责就是尽可能地使每一个人都能对集体的目标作出最好的贡献。所以要管理,一定存在一个集体;另外,还需要有该集体的共同目标。当这种共同劳动的分工越细致,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管理就显得越重要。这说明管理是面向集体,面向共同劳动,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以后随着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深入,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下过定义,其中美国管理学家孔茨(H.Koontz)的表述有代表性。他说:“管理就是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能在集体中一道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其他学者又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归纳这些定义得出,管理有如下五方面的要点。
(1)管理的重要特征
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面向集体的。这个集体可以大至国家、军队,也可以是企业、学校和某一个具体的组织机构。
(2)管理的重要任务
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是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企业,从一开始就是要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创造一种环境。尔后则是如何保持这种环境。当然,这种保持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再创造的性质。这才能始终使这个组织处于良好的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各项管理职能,将各种管理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的目标。
对于不同的组织其管理要素各不相同,应该有所侧重和区别。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其基本的管理要素包括:人(Men)、资金(Money)、机器设备(Machines)、物资(Materials)、市场(Market)、方法(Methods)和工作精神(Morale)。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用人(Staffing)、领导(Leading)、控制(Controlling)等管理职能将上述管理要素充分地加以利用,发挥其各自单独时所没有的综合作用。
(3)管理的重要目的
管理的重要目的在于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剖析。
①无目标的活动也就无需管理的存在。要管理必需预先规定明确的奋斗目标;
②目标的水平和完成程度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和基本依据。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内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设置不同的指标,并对不同的指标设置不同的权数。同时把考核评价与奖励结合起来就能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企业内部各单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例如当企业内部提高质量是主要矛盾时,则行使质量对其它指标有否决权(即将质量指标的权数提得相当高),这样就必然引导全体职工重视质量。
③企业的目标既有总目标也有分目标,它们体现了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同一层次内又不是单一目标,而是需要协调的多个目标。因此,就形成了上下之间,由下至上层层保证,左右之间相互协调的多目标体系。
④实现目标并非易事,存在着许多约束和限制条件。指标必须经过努力始能实现,才能起到动员作用,促进企业改进管理和克服内部的薄弱环节。
(4)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正如有人指出的“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前一句话是说明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决策。后一句话则说明决策并非是高层领导人所独具的行为。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决策,只不过在决策的范围上有大小之分,重要性上有区别罢了。
(5)管理的性质
管理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是属于生产力合理组织的客观要求,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因此,这方面资本主义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社会属性是与社会制度紧密相关的。要认识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结合本国的特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要认识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且又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的理由。美国社会学家M.K.巴达威认为:“管理理论是一门科学,管理的实践是一门艺术,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则是艺术的艺术。”这是对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很好的总结。
2.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企业管理中面临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其中主要有:
(1)技术在进步,市场处于动荡状态,环境又在不断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样保持灵活性、弹性和应变能力。任何一个机敏的企业都是善于明智地发展和准备实施应变的策略,来应付难以预料事件的出现。有效管理的实质就在于灵活性的管理。有效的管理者不仅要认识到变化的需要,而且能及时地调整自身适应这些变化的需要。
面对外部环境存在的不肯定性,一是通过预测,事先研究采取对策;二是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潜力,才能积极地作出反应,适应环境。又需要面对企业内部过时的组织,无效率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以及人们对变化和改革所持的抵制态度等方面,设计出实施组织调整和变化的方法。还需要在政府政策、法律等无法改变的硬性规定方面创造出企业适应变化的灵活方法。
(2)如何使创造性与统一性(一致性)之间取得恰如其分的平衡。
毫无疑义,作为现代化的工业企业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需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协作以完成集体的目标;需要按正确的程序作出决策,然后按统一意志、统一指挥和统一的行动去实施决策。
但是有远见和发展前途的企业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职工的创造性和抱负得到发挥,这是企业活力的主要源泉。集体性、一致性过多就会减少个人的责任和创造性地作出贡献的机会。但是如何创造和保持两者并行不悖的内部环境是管理面临的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3)集体劳动中天然地带有平均主义的倾向,怎样对个人实施有效的激励。
管理是面向集体和共同劳动的,集体劳动中需要共同协作,还需要满足职工的各种需求,但又需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实施有效的激励作用。要让企业有辞退职工的权利以维持自身的高效率经营,则有赖于建立有足够吸收能力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一种强大的稳压器,它可以克服“铁饭碗”和“大锅饭”带来缺乏活力的弊病,也可以缓和辞退带来的社会不安定。但是这种社会保险又要有一个限度。过高的福利可能又会带来某些惰性。需要在一个更大范围的系统中取得协调。
怎样采取奖惩和激励?这是管理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它们所提供的激励理论和知识,是企业家可以利用并大有作为的。
(4)新的管理方法的推广问题。
新的管理方法难以推广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领导人对新方法缺乏了解,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另一方面是一些专家故弄玄虚,满足于术语连篇,词藻华丽而不切合实际。要认识到,在管理领域中采用系统方法和新的管理技术(如运筹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需要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和从简化一些程序和模型两方面入手。着名预测学者阿姆斯特朗认为一个好的预测方法,应该有两条标准才易于推广和实际应用。一是要能用笔和计算器计算出结果;二是要在了解问题而并不熟悉数学的人面前能将数学模型解释清楚,使他们能够接受。这些观点是现实而且具有建设性的。
近期发展的启发发式方法(Heuristic method)是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H.A西蒙在研究人工智能中提出,尔后被用作为解决管理决策中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它简便易行,容易推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也是以模型作为工具,只不过模型的优化是以逻辑和日常经验总结出来的判别准则为依据。这些准则是由通过观察、总结和分析高明决策的人在决策时产生的感觉和思想方法中所得出来的。另外,积累资料数据和各类模型,建立数据库和模型库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也是值得重视的新方向。
(5)提高信息的质量问题。无论是对环境的预测,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提高信息的质量和保证准确及时,都是管理中紧迫而又是颇有巨大潜力的新课题。
数据在设计和形成信息之前是无用的原料。只有使用信息的管理人员明确所希望取得的结果,并能够采取措施取得它们,力争准确可靠,否则就难以达到有用的最终要求。
计算机是有巨大能力的工具,但是需要改变目前存在的管理人员与计算机人员之间的脱节现象。要提倡相互结合,互相渗透,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信息的高质量又有赖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和完善。
(6)提高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地十分注意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与评价。由于管理知识的增长,变革速度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类企业争相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紧迫感,使得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经理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碰到改善经营和采用新的管理方法的要求和机会。这也意味着,管理工作老化的危险将会继续扩大。现代管理方法已经被提炼成有意义的原则、理论、概念、模型和技术。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和运用知识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防止老化的唯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