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土地管理法手册

土地管理的目的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土地管理法手册》第21页(865字)

土地管理的产生决定于土地管理的目的。土地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下述两点:

(1)巩固和维护土地所有制,是国家实行土地管理的主要目的。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而且是构成社会土地关系的客观物质基础;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必然为某个人或某个集团所占有、使用或由占有者交与其它人使用,由此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关系和土地制度。自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为了取得对土地占有的合法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机构,其目的就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确定、巩固和维护土地所有制。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管理是维护土地私有制的工具,是实施阶级压迫的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管理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用以维护土地公有制的一项国家管理措施,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目前在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权属紊乱,违法占用土地,买卖、非法转让土地,以土地谋取私利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严重的侵犯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因此,土地管理首先是为了保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制止和约束对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侵犯行为,维护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改善、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土地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土地在人口、生产建设、经济供给,生态环境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切实保护和合理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我国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在我国人地供求关系紧张,土地承载力负荷超载状态下,努力调整土地关系,合理布局、改善用地结构,平衡土地要求,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是土地管理要实现的重要目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例如浪费土地,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资源遭受破坏较为严重,土地质量下降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土地管理的实施去解决。

上一篇:土地管理 下一篇:土地管理法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