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整骨手册

肱骨外髁骨折

书籍:整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整骨手册》第179页(2101字)

肱骨外髁骨折为小儿常见骨折,多见于3~8岁的儿童。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无移位骨折:表现为裂隙。

二、轻度移位骨折:骨折块轻度向外移位。

三、翻转移位骨折:骨折块因前臂伸肌群的牵拉发生沿矢状面或额状面翻转和旋转移位(图10~33)。

图10~33 肱骨外髁骨折分型

【症状及诊断】 肘部疼痛、肿胀,以外侧为着,局部压痛。半数伤员有皮下瘀血斑。如能扪及活动的骨块,则说明骨折有翻转移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诊断及移位情况。

【整复手法】 复位前认真分析X线片,明确骨折块错位及旋转的方向和程度,制订复位方法和步骤。小儿仰卧位或坐于亲人怀中,臂丛或血肿内麻醉。术者先按摩局部驱散瘀血,摸清骨折块。以左侧肱骨外髁骨折为例,一助手握住上臂中下段,术者以左手握前臂下段,屈肘135度左右,前臂旋后位,右手先摸清骨片位置及折面边缘(图10~34),如单纯沿横轴错位,则以拇、食指捏住向外上方旋转错位骨折块的内侧部分,中指抵住向下旋转移位骨折块的外侧缘,拇、食指用力向内下按压,中指随之向上翻转,以使骨折块下移及折面上转(图10~35)。同时,左手内收前臂,加大肘关节外侧间隙,即可复位。如骨片同时有前后移位或沿纵轴旋转者,则先以相反方向按挤转动,矫正前后及沿纵轴的旋转移位。复位后拍X线片,观察复位情况满意后,进行固定。

图10~34 肱骨外髁骨折复位手法(摸清骨块边缘)

图10~35 肱骨外髁骨折复位手法(反转复位)

【固定方法】

一、小夹板固定:

(一)器材:超肘弧形夹板4块,平垫1块,布带、三角巾、绷带等。

(二)方法:于外髁处置平垫,胶布固定,局部包以纱布衬垫,内、外、前、后各置小夹板1块,四条布带捆绑,屈肘90度或伸肘170度,前臂旋后位固定(图10~36)。

图10~36 肱骨外髁骨折小夹板固定

(三)固定时间:三周左右。

二、闭合插钢针固定: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或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用夹板固定者。

(一)器材:骨圆针(1.5毫米)1支,直角铁丝托1个,绷带等。

(二)方法:复位后,助手维持位置,术者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骨折块,右手持骨圆针。由断离的外髁中心,斜向内上呈45度刺入皮下,直达骨膜,助手操锤打入,使钢针贯穿固定于肱骨干上,针尾留于皮外0.5厘米,无菌纱布包扎,屈肘90度,用直角铁丝托固定,前臂于旋后位,用项带悬挂于胸前。

(三)固定时间:术后两周去外固定,三周拔出钢针。

【注意事项】

一、一周内勿作前臂旋转、握拳及腕关节伸屈活动,一周后开始逐渐进行腕关节活动,解除外固定后练习肘关节伸屈。一般2~3月肘关节功能可恢复正常,个别病例需六个月左右。故在此期间,切不可为追求功能迅速恢复,而采用粗暴地被动牵拉活动。

二、小儿生机旺盛,一般在伤后一周,骨折块即与周围粘连,手法复位多为困难,要先以手法试之,如果失败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忌多次反复整复。

【附】 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行肘外侧纵形切口,将肱三头肌向后拉开,将肱桡肌和肱二头肌向前牵开,清除积血和增生组织,但需注意,如骨折时间超过两个月,常因局部有大量瘢痕组织和骨痂形成,需清除骨折块周围的骨痂和增生的结蒂组织才能复位。在剥离中应注意勿将与骨折块相连的前臂伸肌止点切断,否则会造成供应肱骨外髁血运断绝,引起外髁无菌性坏死。显露骨折的两断面,根据骨折移位方向,用布巾钳夹住骨块,屈肘,前臂尽量旋后,使伸肌松弛,将骨折块正确对位,用1支或2支骨圆针贯穿固定(图10~37),针尾留于皮下.或用7号丝线缝合固定。术后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

图10~37 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上一篇:肱骨髁间骨折 下一篇:整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