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46页(3024字)

本病主要病变在小肠及结肠,以广泛性或局限节段性出血与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点。临床主要表现有腹胀、腹泻、便血、呕吐、腹痛、发热和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时治疗,预后差。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可能与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机体过敏反应、营养不良、饮食不当或长期食入胰蛋白酶抑制的食物(如甘薯、蚕豆)有关。西医无特效治疗,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属“便血”“瘀血”之证。患儿便血多为暗红色、果冻样大便、腥臭。多因感受湿热、秽毒等,伤及脾胃肠道,内蕴之热与邪毒相结,伤及肠络,兼血瘀肠间,血不循经而便血。血瘀气滞,肠道腑气不通而见腹胀、腹痛、呕吐及发热。

【辨证论治】

(一)瘀血伤络(一般型)

〔证候〕持续或反复发热,腹泻,便血,腹痛,常伴呕吐、烦躁、纳差和便血暗红、果冻样、腥臭,尿少而黄,面色晦暗,腹胀,全腹压痛,肠鸣音正常或减低。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黄。脉数。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下瘀血消炎方。

【歌诀】 大黄延归榆二丹,腥蝉蒲生地添,

瘀血解除痛胀消,热退呕止恢复全。

〔按语〕本方以大黄、当归为主药,主下瘀血通便,配合地榆、生地、凉血止血。方中前五味均有活血化瘀作用,延胡索止腹痛疗效明显,蝉蜕抗过敏、解热、镇静,大黄、丹皮、生地、蒲公英、鱼腥草均有广谱抑菌作用。若患儿大便不畅而腹痛、腹胀,方中大黄泻下通便,当归润肠通便,也可加大两药剂量,或加①、②行气消满,以通为顺。

笔者曾治一例2岁女孩因发热、便血、腹胀、腹痛、腹泻6日入院,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经禁食、输液与抗生素治疗7日,腹泻停止,腹痛、腹胀加重,于服本方3剂后,热退,大便通畅,腹痛、腹胀消失,再经调理脾胃后痊愈出院。

(二)邪毒伤络,瘀血内停

〔证候〕起病急,高热,腹胀,腹痛,大便不畅,排出暗红色血水或果冻样大便,腥臭,尿少而黄,面色晦暗,精神委靡,四肢厥冷,口渴,纳差,饮水则呕,呕出咖啡色物。舌质红暗,苔厚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解毒凉血,扶正祛瘀。

〔方药〕扶正祛瘀方。

【歌诀】 参麦芪归兼大黄,延芎七英丹皮方,

邪盛正衰服之用,扶正祛瘀通便良。

〔按语〕本方主治邪盛正衰,瘀血内停重证。参、芪补气,麦、归养阴补血;黄、归、延、芎、三七活血止血、通便除满,方中三七为冲服量;蒲、芎、丹清热解毒、杀菌抑菌及抗毒。参、芪强心,归、芎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参、芪、归、蒲、大黄有免疫调节作用。合而为扶正祛瘀方。本型病情危重,常需与西医联合治疗。

(三)气血两虚,余邪稽留

〔证候〕无热或低热,多汗,消瘦,苍白,眼下眶发黑,口渴,乏力,纳差,尿黄,大便褐色或黑色,匿血试验阳性。日常仍有腹痛、腹胀,或有便秘。舌质红,苔黄、根厚。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理气。

〔方药〕益气活血方。

【歌诀】 归芍丹延地党参,芪陈枳银板蓝根,

养血活血止痛好,益气抑菌免疫真。

〔按语〕归、芍、丹养血,加延胡索活血止痛,地榆、银花止血,参、芪益气,陈、枳理气,合大剂当归润便。板、银广谱抑菌,归、芍、参、芪与板蓝根均有调节免疫作用。大便不通者加①,便秘者加②。本病病程较长,在本病恢复期,我们常用此方加减调理,对防治症状反复有明显疗效。

【单验方】

1.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 能改善肠微循环,疏通脉络。新生儿用量同第三章新生儿硬肿症节所述。大于新生儿者,应酌加用量。

2.茵栀黄注射液 可用于伴有败血症黄疸的本病患儿。其药物组成与用法见新生儿黄疸节,惟对不同年龄小儿,应酌情增大用量。

3.药物灌肠与外治 方①:云南白药灌肠,新生儿可用3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连用3日。其他年龄可酌加用量。方②:大黄、吴茱萸、槟榔、川厚朴、丁香,按3∶1∶1∶1∶1比例,打碎成粗粉,每包50~100g,炒热后用纱布包好外敷腹部,隔8小时再炒1次,24小时换药1次。

【体会】本病是一病情较重,病程持续较长,预后较差的疾病。它可能与感染有关,因此西医多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但临床效果常不满意。我们对本病一般型与恢复期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疗效较好。重症则需中西医联合治疗。

本病病机属“瘀血内停”“不通则痛”,治以祛瘀泻下,“通则不痛”。采用前述方剂使邪毒秽物或瘀血从大便排出,则邪祛正复。应用活血祛瘀、通便排毒与解毒的治法贯彻始终。急性期中药缓解症状较迅速明显,恢复期继用中药可防止症状的反复发作。对重症邪盛正衰或恢复期气虚血瘀者,采用扶正祛邪之法,均可获良好效果。

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上海有报告应禁食、补液等并加用中药治疗。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大黄(新生儿每日3g),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共治27例,治愈19例,死亡5例(18.5%)。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17例(病死率58.3%)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另有报告对1例西医治疗15天无效,病情反复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停抗生素改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熟大黄、丹皮、桃仁、没药、地榆、三七各3g,金银花、蒲公英各6g,红藤10g。煎汤成100mL,每次20mL,每日2次,胃管给药。服药后2日,未便血,随访2周未复发〔中医杂志,1992,(4):41〕。我们认为,如对本病采用中西结合,内服外治并用,是能够降低本病病死率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