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609页(1231字)

在无菌条件下穿刺进入腹腔抽取标本或注入药物后,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腹腔穿刺。穿刺所得标本,可进行生化测定细胞、病理检验及培养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有助于诊断及判断预后,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可通过穿刺,留置塑料导管,放出腹水使症状减轻,并注入化学药物做治疗。

【目的】 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胸腔给药,或为了减轻大量积液所致的压迫症状等。

【物品准备】 无菌腹腔穿刺包1个(内有无菌洞巾,7~9号腰穿针、换药碗、纱布、导管和橡皮管)、无菌手套1~2副、一次性引流袋、0.5%~1%普鲁卡因、腹带、一次性垫巾。

【操作方法】

1.用屏风遮挡,嘱病人排空膀胱后坐位或侧卧位或半坐卧位,注意保暖。

2.置一次性垫巾于穿刺点下方避免污染床单、衣裤。

3.常规消毒穿刺点位置,铺好洞巾。穿刺点一般选择在左下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偏左或右1.5cm处。

4.一般用0.5%~1%普鲁卡因行局麻,然后用穿刺针从选定的穿刺点垂直进针,通过腹壁后,有突破感,拨出针芯,即有液体流出,随即连接注射器或引流袋,按需要量抽取液体,或注入药物。

5.术毕,拨出针头再次消毒局部,并盖上无菌纱布,压迫片刻后,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在放液过程中和术毕,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放大量腹水时速度宜慢,注意观察通畅度及体位调节,以每小时不超过1000ml为宜,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5000ml,以防腹压骤减,造成腹腔充血,全身有效循环量减少,导致病人虚脱。术毕应腹部置沙袋,用腹带束紧,增加腹腔压力。

3.术后注意穿刺点漏液情况,若敷料潮湿应及时更换。

4.穿刺液应按医嘱送检,各标本均需注明标签,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生化测定者,各取20ml,做病理检验者宜将余液全部送检,标本应立即送检,以免变质。脓性液体还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5.因气腹造影而做穿刺者,摄片完,须作穿刺将气体放出。

6.注意无菌操作,以免腹腔感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