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位检查方法及检查前的准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745页(14136字)

(一)颅脑CT检查

1.普通检查:颅脑CT检查多用横断层面。有时加用冠状层面。横断检查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入扫描架的孔内。扫描所用基线多为眶耳线(OML)或称眦耳线(CML),即外眦与外耳道的连线。依CT装置和需要的不同而选用0.5cm或1.0cm层厚,由基线依次向上对各层面进行扫描。

CT扫描中,患者的制动极为重要,因为轻微的活动,就会产生伪影,使图像难用于诊断。除多做解释,取得患者合作外,头部及躯干均需用制动带固定。儿童或不合作的患者需给镇静剂或麻醉。可用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因此,应按麻醉的要求进行准备和观察。呼吸急促患者,麻醉也难于控制活动,应暂缓检查。

2.特殊检查

(1)薄层扫描技术:是指层厚为5mm以下的扫描。它可以观察病变的细节。由横断层面扫描重建冠状和矢状面图像时须用薄层扫描技术。但是轻微的活动仍可能使小病灶不被显示,而且患者接受的X线照射量增加。

(2)重叠扫描技术:是在依次进行横断层面扫描时,所移动的距离小于层面厚度的方法。例如层厚为1cm,而移动距离为5mm,则层面有部分重叠。这种方法可以减小部分容积效应影响,从而减少小病灶漏诊的机会,但扫描层面增多,照射量也增加是其缺点。重叠扫描技术对蝶鞍区及后颅凹肿瘤有诊断价值。

(3)两种电压扫描技术:该扫描技术是对同一个层面采用两种电压的技术条件进行扫描的技术,例如,用100kV和140kV两种电压对某一层面进行两次扫描。当普通扫描发现有高密度灶时,为判断有否钙质时应用。如病变中含有钙质,用较高电压扫描时,可见CT值急剧下降;如为不含钙质的凝血块时,则CT值变化小。这种技术要检查的病灶CT值一般在100HU以下时才采用。如在100HU以上则无需采用本法,即可判定有钙质。可用于颅咽管瘤、脑膜瘤和新鲜血肿的鉴别诊断。

(4)高精度扫描技术:需要用能进行高精度扫描的设备。探测器收集的信息越多,则影像分辨力越高。当病变需要用高分辨力图像显示时则可采用本法。但患者接受照射量增加,伪影,特别是患者活动所引起伪影的机会也增多。对于髓质退行性病变的检查有所帮助。

3.造影增强检查:当病变组织与正常脑组织间对X线的吸收没有或仅有少许差别而于CT上难以显示或显示不清时,可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脑组织间的吸收差别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出率的方法为造影增强检查。为与造影增强检查区别,也常把普通检查称为非增强检查。造影剂一般用血管造影所应用的水溶性碘造影剂。

(1)造影增强方法:静脉给予造影剂的方法是在几分钟内将造影剂注射于静脉中。常用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60~100ml(含碘量为280~300mg/ml)。全量注射完后开始扫描。这种方法为一次静脉注射法或称造影剂团注射法。此法节省时间,用药较少,但反应发生机会较多。亦可在给予造影剂几小时后进行扫描以了解病变强化情况,称为延迟增强检查。

(2)造影增强检查适应证:急性脑内出血、先天性畸形、急性颅脑外伤、脑积水和曾做增强检查无异常强化的复查病例,可只行普通扫描,而不用增强检查。如发现异常,可再行增强检查。

对于只能增强检查才能显示病变的复查病例和肿瘤术后复查者,可只行造影增强检查而不需普通扫描。对脑瘤、脑梗死、脑脓肿、外伤患者普通扫描表现正常和怀疑为血管性病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于普通扫描后再行增强检查。对于脑梗死,若普通扫描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不行增强检查,因为增强检查可能加剧病情。

(3)副作用与并发症:造影剂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荨麻疹、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亡。因此,行造影增强检查时应注意防治。

4.阿米培克脑池造影:系采用神经毒作用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阿米培克(Amipaque)经脊蛛网膜下腔注入,充盈脑池,再行扫描,以清楚显示脑池的方法。多用于观察鞍上池和桥小脑角池,借以诊断该区的脑瘤和观察脑脊液动力异常。脑池在普通扫描上即可显影,但注入造影剂后,则对比度提高,显影更加清楚。

脑池造影也可用气体,同样可清楚显示脑池。

5.颅脑CT检查适应证

(1)脑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听神经瘤等。

(2)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死、珠网膜下腔出血等。

(3)脑外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

(4)颅内炎症:脑脓肿、脑炎、脑膜炎、硬膜下积脓等。

(5)先天畸形:脑穿通畸形囊肿、结节硬化、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四脑室中侧孔闭塞等。

(二)脊柱CT检查

1.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

①位置:常规仰卧位。为了减少脊柱正常弯曲造成的影响,颈段采取头屈曲位,腰段采取双膝屈曲位。

②定位:普通X线正侧位片和常规脊髓造影片对病变的定位很重要。扫描前仍需做CT定位片,以决定扫描架倾斜角度,并在扫描时随时调整,保持层面与脊柱长轴垂直;还可以把扫描层次标在定位片上,以明确各层面的位置。

③层厚和间距:依扫描部位和所要观察的病变而定。检查颈和胸椎间盘用1~3mm层厚,腰椎间盘用3~5mm层厚,对其他病变,一律用5~10mm层厚,连续扫描。

④扫描条件:对新式扫描机,扫描条件已程序化,按照扫描部位使用所规定条件即可。对老式扫描机,需由操作人员设置条件。

(2)造影增强检查和造影检查:包括静脉注射经肾排泄的水溶性碘造影剂进行造影增强扫描和经椎管内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做CTM检查,前者用于病变的强化,后者用于发现和定位椎管内病变。非离子型造影剂为碘曲仑(Iotrolan),商品名为伊索显(Isovist),或用碘苯六醇。

①病人造影前准备:造影前禁食;造影前1小时服镇静剂;术前做碘过敏试验。

②窗技术:对脊柱应分别观察骨和软组织结构,一般观察骨,窗宽为1000HU,窗位为150HU;而观察软组织,窗宽为350HU,窗位为50HU。

③重建技术:在横断面扫描的基础上,利用CT软件功能做冠状、矢状的重建,便于多轴位观察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三维CT重建图像,能产生立体浮雕图像,有助于显示脊柱骨骼复杂区域的解剖结构,便于确定病变与骨结构的关系。

2.脊柱CT检查适应证

(1)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如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及成血管细胞瘤;髓外硬脊膜内肿瘤如神经纤维瘤、脊膜瘤和脂肪瘤;硬脊膜外肿瘤以恶性肿瘤为主,主要有转移瘤、肉瘤和淋巴瘤。但也可以见到良性肿瘤。

(2)脊柱退行性变:椎间盘膨出与脱出,许莫氏结节,脊椎小关节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

(3)脊椎肿瘤

①良性肿瘤:血管瘤、骨样骨瘤、成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嗜伊红肉芽肿、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等。

②恶性肿瘤:骨髓瘤、脊索瘤、转移瘤等。

(4)脊柱外伤:颈椎骨折C1:杰(Jefferson)氏骨折。C2:CT可显示齿状突骨折和前、后半脱位。C2~C3:常见汉(Hangman)氏骨折。C3~C7:为最常发生损伤的位置,常见的骨折为压缩性骨折和爆裂骨折(burstfracture),平扫不仅能显示骨折位置和半脱位情况,并且可以显示碎片进入椎管而造成的继发性狭窄。CT对确定颈椎损伤情况,如:①无骨折;②骨折是否累及椎管;③骨折累及椎管是否引起狭窄及其狭窄的程度;④爆裂骨折等有很大帮助。胸、腰椎常见压缩性和爆裂骨折。

(5)椎管内损伤:脊髓水肿、脊髓撕裂和横断、脊髓出血、脊蛛网膜下腔出血、脊蛛网膜下腔血肿、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撕裂和假性脊膜膨出、硬脊膜外血肿、外伤后脊髓空洞。

(6)脊柱炎症:椎间盘和脊柱化脓性感染、脊柱结核、脊蛛网膜炎。

(7)脊柱闭合不全:脊膜、脊髓、脂肪膨出,脊髓纵裂,低位脊髓圆锥,终丝增粗,硬脊膜囊扩大,椎管内脂肪异常堆积。

(三)胸部CT检查

胸部CT的临床应用,无论在胸部疾病的定位还是定性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横切面的图像能清楚显示胸部的解剖细节,不受影像重叠的影响,且密度分辨率很高,可以区分胸部各种组织的密度(测定CT值),如骨骼、软组织、脂肪、液体等。并通过增强扫描和图像的技术处理,来区分胸部病灶的性质(如血管性、实质性、脂肪性或囊性等),这对于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CT易于发现胸部隐蔽部位的病灶,判断毗邻组织和器官是否受侵以及识别淋巴系统的转移状况,因而具有独到的重要价值。

胸部CT扫描一般取仰卧位,辅以俯卧位、左右斜位及左右侧位。先作胸部定位片,以确定扫描范围。通常,从肺尖到肋膈角均为胸部的扫描范围。较大的病灶选用厚层,较小的病灶采用薄层;大的病变可用间隔扫描,小的病变则用重叠扫描,以避免遗漏。

在胸部CT扫描中,对肺、纵隔、横膈、胸膜和胸壁、心与心包病变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胸部CT扫描能精确区分肺组织和胸廓结构的吸收值,且具有较高的分辨力。由于其为横断扫描,所以断层面没有解剖结构的重叠,因而比常规X线胸片更清晰、更真实。通常横断扫描包括等距扫描(即层厚与层隔相等)、间隔扫描(即层隔大于层厚)、重叠扫描(即层隔小于层厚)、薄层扫描(2~5mm的层厚与层隔)、常规扫描(1cm的层厚与层隔)。可根据胸部病变的实际情况选择扫描的方式。在CT机中由于采用了探测器代替胶片,每一横断层面测得的数以万计的讯号又高度精确地数字化,因此可以对人体内各种组织密度作出定量分析(即CT值的测定);再结合含碘造影剂对比增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CT图像的重建、调制和处理,构成了CT临床应用的四个特点,这也是与传统X线检查相区别的四个标志。

1.胸部CT检查的适应证

(1)纵隔

①肿块:显示并鉴别肿块的囊性、实性、脂肪性、血管性、淋巴结。

②增宽:病理性、解剖变异、生理性脂肪沉积等。如在解剖变异中,老年性的胸主动脉、无名动脉段可以扭曲而突向右肺,使纵隔增宽。生理性脂肪沉积使纵隔外缘呈轻微波浪状,而纵隔内为脂肪密度的低密度区,气管和食管无移位,但血管可以被牵扯伸长。

③肺门:当X线体层不能肯定时,用以鉴别肺动脉扩大及实性肿块和淋巴结增大。

④脊柱旁增宽:为淋巴结增大与脊柱旁肿块的鉴别。

⑤寻找隐匿性胸腺瘤或胸腺增生。

(2)肺

①寻找肺内病变:肿块、炎性、不张等。

②寻找原发的隐伏性肺癌,肺癌手术切除前寻找隐匿性肺转移,发现转移性肺结节,揭露被纵隔或横膈隐藏的病灶。

③肺癌的术前分期及术后肿瘤有无复发,胸部受侵情况。

④一般体层片不能分辨的结节内钙化。

⑤早期肺间质病变的评价。

(3)胸膜、胸壁:评价转移性肿瘤、间皮瘤、淋巴瘤的侵犯范围,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与肺脓肿的鉴别;肺切除后残腔内肿瘤复发或感染的诊断。发现少量胸腔积液及小的胸膜浸润。在有较多积液时应作仰卧、俯卧、侧卧多体位的扫描,以观察明确肺内有无被遮盖的病变。炎症或肿瘤向胸膜的侵犯。胸膜斑和胸膜转移灶的早期发现。骨、肌肉、皮下组织病变。

(4)穿刺:为穿刺活检作导向。

(5)心脏及大血管

①区别心室壁瘤与心外的纵隔和肺病变。

②区别心内、心包病变及心瓣膜的钙化。

③大血管畸形、血管瘤、血栓、夹层动脉瘤。

④肿瘤侵犯血管或腔静脉内瘤栓形成。

⑤心内病变及搭桥术后等的动态扫描观察。

(6)纵隔:纵隔轮廓异常或可疑性异常,脂肪性肿块、心包囊肿、胸腺瘤、纵隔脓肿、支气管囊肿、淋巴瘤、神经原性肿瘤等。

2.胸部CT检查方法

(1)纵隔检查方法

①呼吸:平静状态下屏气或不屏气。

②层厚:5~10mm。

③层隔:5~10mm或10~20mm。

④上界:胸骨柄切迹。

⑤下界:心室水平。

⑥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可用快速点滴法或Bolus团注法。

(2)肺检查方法

①呼吸:平静状态下屏气或不屏气。

②层厚:2~5~10mm,视病灶大小而定。

③层隔:2~5~10mm,亦视病灶大小而定。

④上界:肺尖或根据病灶位置而定。

⑤下界:横膈或根据病灶位置而定(如可达到肾上腺水平)。

⑥静脉注射造影剂:一般不用,除非疑有血管性病变或明确肿块与纵隔肺血管的关系时可用。

(3)胸部200斜位CT扫描方法

①呼吸:平静状态下屏气或不屏气。

②层厚:1~1.5mm。

③层隔:10mm。

④上、下界:视所检查的肺段及次肺段支气管而定。

⑤静脉注射造影剂:一般不用。

⑥扫描时间:2~3秒,扫描架均向足侧倾斜200°。

(4)心血管检查方法

①呼吸:平静状态下屏气或不屏气。

②层厚:5~10mm。

③层隔:5~10mm。

④上界:主动脉弓以上,或根据要求再做定位片决定。

⑤下界:心膈面或根据需要做定位片决定。

⑥静脉注射造影剂:Bolus团注法后立即在病灶部位进行扫描。

(5)乳腺的检查方法

①呼吸:平静状态下屏气或不屏气。

②层厚:2~5mm。

③层隔:2~5mm。

④上界:第3前肋水平。

⑤下界:第6前肋水平。

⑥静脉注射造影剂:Bolus法后立即扫描。

3.胸部病变CT值测定:目前第三代、第四代及超快速的第五代CT,其密度分辨已达到2~3mm、0.25%对比细节常数。即在CT图像上,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为0.25%,2~3mm的微细病灶,就能与正常组织分辨出来。因此,CT的一大优点是密度分辨率很高,它能区分胸部各种组织的密度,并能对这些不同组织的密度进行定量测定,用数字形式——CT值表达出来。

在胸部CT诊断中,还常将病灶的密度与被检组织的密度做相对比较,采用等、低、高或混合密度的CT术语。所谓等密度,表示病灶的密度与被检组织的密度相等;高密度表示病灶密度较周围被检组织的密度增高;混合密度即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既有低密度成分,也夹杂等密度或高密度的成分。

(四)肝、胆、胰、脾CT检查

1.肝脏:肝脏检查与其他部位一样,既有一般的原则,又必须根据疾病要求个别对待。又因为肝脏的血液供应和造影剂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其造影增强技术方法较多也较复杂。

(1)检查前的准备:扫描前30分钟空腹口服2%的泛影葡胺或胃影葡胺500~800ml,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将产生伪影。

(2)检查方法

①平扫:平扫应列为常规,尤其对造成肝脏密度改变的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血色素沉着症以及肝硬化等。对肝内钙化灶的显示平扫也是不可缺少的,如肝内胆管结石、血吸虫病肝内钙化、肿瘤钙化等。

②增强扫描

a.增强扫描的作用

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可疑的病灶,多数肝内占位病灶的CT衰减值低于正常肝实质,部分病灶CT值与正常肝实质尤其与伴脂肪浸润的肝实质差异不大或根本无差别,单纯平扫就难以检出。

根据病灶的增强特征鉴别病灶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区分平扫图上见到的血管截面与小结节病灶或扩张的肝内胆管。

在增强图上,肝门结构包括门静脉、胆总管,甚至肝动脉均显示较清楚。

b.增强方式:涉及静脉内注射造影剂的量、注射速度和扫描的方式三个方面,大致可分为以下数种:快速滴注增强、团注非动态扫描、团注动态扫描以及血管造影增强扫描。

c.CT血管造影(CTA):造影与CT扫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对肝内小的肿瘤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包括动态CT)或血管造影,被公认为是对≤3cm的肝癌尤其是≤1cm的小病灶最为敏感的一种检查技术。根据插管部位、增强扫描方法和原理不同分为两种:动脉造影CT(CTA)和门脉造影CT(CTAP)。

(3)肝脏CT检查的适应证

①原发性肝细胞癌。

②肝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

③非肝细胞性肝脏恶性肿瘤:如胆管细胞癌、胆管细胞囊腺癌、肝脏肉瘤。

④肝血管瘤。

⑤肝囊肿。

⑥肝转移瘤。

⑦肝脓肿、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脏病变。

2.胆系

(1)检查前的准备

①CT扫描前一天中午吃多油脂食物,以便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因为浓稠的胆汁密度较高,可能掩盖泥砂样结石,而且难以和造影剂混合均匀而被误诊为阴性结石。

②CT扫描前1周不做胃肠造影,前一天晚吃少渣少产气食物,以免形成伪影。

③除急诊外,扫描前应禁食6~8小时,因为进食后胆囊收缩胆囊壁增厚,难以与病理性改变相区别。

④CT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泛影葡胺500ml,有利于显示十二指肠与胰头和胆总管下端的关系。怀疑胆总管结石时可饮水而不服造影剂,以免胆总管结石与十二指肠内或十二指肠憩室内造影剂相混淆。

⑤需注射含碘造影剂作CT扫描者,应先了解有无碘过敏史。

(2)检查方法

①平扫,病人仰卧位,层厚10mm,层距10mm,从肝顶扫到胰头钩突。

②口服胆囊造影剂CT扫描,口服碘番酸0.5~1g,14小时后扫描。胆囊浓缩功能正常者胆囊内充满造影剂,阴性结石和胆囊息肉呈低密度充盈缺损。脂肪餐后1小时俯卧位扫描,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内病变有无位置变化。

③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80ml扫描,可见胆囊壁和胆系血管性病变增强。静脉注射胆影葡胺20ml后30~60分钟扫描,可更清楚显示胆囊和胆管。

④CT定位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系造影,主要用于梗阻性胆系扩张而其他方法不能明确病因者,同时可做胆系引流,起到治疗作用。

(3)胆道系统CT检查的适应证

①胆囊炎和胆石症。

②胆囊息肉样病变。

③胆囊癌。

④胆总管囊肿。

⑤胆系扩张及梗阻性疾病等。

3.胰腺

(1)检查前准备:前一天晚进流食,检查当日清晨禁食,扫描前30分钟,口服1.5%泛影葡胺600ml,上床后再口服250ml。胃和小肠充盈造影剂是显示胰腺,消除伪影必要的条件。

(2)检查方法:仰卧位,以剑突为标记“XY”,平扫从肝顶到胰腺钩突以下一层,10mm层厚及间隔,胰腺范围约在胸11~腰2。动态增强扫描,快速一次注射60%泛影葡胺2ml/s,共100ml注射完后立即扫描全胰,3~5mm层厚及间隔,每层扫描时间为2秒,然后以10mm层厚及间隔扫完全肝。动态薄层CT扫描对诊断胰腺小肿块,显示胰管、总胆管远端病变、脾血管堵塞以及多血管肿瘤等帮助很大。

(3)胰腺CT检查的适应证

①胰腺肿瘤诊断

a.发现原发胰腺肿瘤的部位及病变分期等。

b.转移性肿瘤原发灶不明病例作胰腺CT检查。

c.确定胰腺是否为原发灶。

d.黄疸的病因诊断。

e.上腹部肿瘤明确肿瘤来源及与胰腺的关系。

f.胰腺肿瘤经手术、放疗或化疗后的随访。

②各种胰腺炎的诊断:检查目的是了解并发症的情况及其范围。

a.了解假性囊肿的数目、大小、部位和范围等。

b.经保守治疗或手术后假性囊肿变化的随访。

c.了解有否积液、蜂窝织炎和脓肿存在,以及病变的部位等。

d.可对胰腺炎进一步分型。

4.脾脏:脾脏的检查方法

(1)增强扫描:腹部CT平扫常常不能确诊脾疾病而需造影增强。注射造影剂后,脾明显增强,因此可以鉴别病变是原发于脾或附近脏器,如胃、胰、肾上腺或肾。

(2)动态扫描:以每秒2~3ml,总量100~180ml,静脉注入,或者100ml在40秒内注完。

(五)肾、肾上腺CT检查

1.肾脏

(1)检查前的准备:扫描前3天,禁服钡剂、钙或含金属药物。扫描前6小时,禁饮食。扫描前30分钟口服1.5%泛影葡胺液400ml,上床扫描前,再喝200ml对比剂。患者仰卧,训练病人在平静呼吸时,保持呼吸相一致。

扫描层包括全肾,如可疑输尿管病变,扫描向下达盆腔。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可疑小病灶,应加作局部薄层扫描,层厚1.5~5mm,间隔3~5mm。

(2)检查方法:平扫是为了发现肾钙化或结石,肾及肾周出血。常规需作肾增强扫描,快速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化对比剂60~100ml,2ml/s,进行动态CT扫描。

(3)肾脏CT检查适应证

①肾脏肿块:CT的主要价值在于确定肿块的存在,鉴别肿块的性质,对恶性肿瘤进行分期,为临床正确的处理提供依据。

a.肾实质性肿块:包括各种良恶性肿瘤和炎性病变。如肾细胞癌、肾盂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腺瘤等。

b.肾囊性肿块:包括各种囊性病变,如单纯囊肿、多囊肾、伴发肿瘤的肾囊肿性病变等。

②肾感染性病变:肾急性炎症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气肿性肾盂肾炎、化脓性肾盂肾炎、肾脓肿等。慢性炎症性病变,如慢性肾盂肾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积水。

③肾脏先天异常:肾缺如、异位肾、蹄肾、肾盂输尿管重复和畸形等。

④输尿管病变: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核。

⑤膀胱病变:膀胱癌、膀胱憩室等。

2.肾上腺

(1)检查方法:扫描前30分钟,口服1.5%泛影葡胺400ml,临扫描前再服200ml以充盈胃、十二指肠及小肠。若疑为醛固酮增多症时,应做1.5~3mm薄层扫描,以防1cm以下肿物漏诊。临床高度疑嗜铬细胞瘤,而CT肾上腺正常者,根据临床表现加扫胸、腹或盆腔,以发现异位嗜铬细胞瘤。一般肾上腺扫描不需做对比增强,但为了鉴别良、恶性,则需注射造影剂。为了鉴别肿物来自肾上腺、肝或肾,可做矢状及冠状面图像重建。

(2)肾上腺CT检查适应证: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生化检查阳性,CT检查是为了病灶定位;其他检查如B超等发现肾上腺区有肿块存在,需进一步明确肿块的起源和性质;CT可帮助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怀疑有肾上腺病变,但生化检查阴性或模棱两可的病人进一步确诊。已知有原发癌,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了解是否有肾上腺转移。

(六)盆腔CT检查

1.检查方法:盆腔脏器及病变种类较多,但CT扫描一般可按下述基本方法进行:检查前四天开始少量饮食,检查前两晚各口服缓泻剂1次,扫描前12小时及3小时各口服1%胃影葡胺或泛影葡胺250ml,以充盈小肠及结肠。有时需向直肠内注入造影剂充盈直肠和乙状结肠,有时扫描前静脉注射解痉灵(20mg),或654-2(10mg)以抑制肠蠕动。一般采用平扫,特殊需要可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30~60ml,以显示输尿管和膀胱。已婚妇女于阴道内放置纱布塞子以显示阴道和宫颈的部位,但应避免将塞子深放到阴道穹隆部,以避免把宫颈误为肿块。对膀胱肿瘤的CT扫描,最有效简单而易行的检查方法是扫描前让病人大量饮水,在膀胱胀满时进行CT扫描;但亦可插Foley导管,放尽尿液,扫描前从导管中注入1%泛影葡胺20ml和空气40ml。

一般扫描病人取仰卧位,扫描自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层厚10mm,层距10mm。对前列腺病变或膀胱较小的肿瘤可加扫5mm薄层片。如发现盆腔肿大淋巴结,应继续向上扫描至肾静脉水平。

2.适应证: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其分期、睾丸肿瘤、隐睾的诊断及其定位诊断、精囊囊肿;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体癌的诊断及其临床分期;卵巢囊肿、囊腺瘤、畸胎瘤的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其分期;盆腔内脂肪增多症、脊索瘤及平滑肌肉瘤等其他盆腔疾病。

(七)腹膜后腔CT检查

后腹膜腔有丰富的脂肪组织,横断面解剖不太复杂,特别适合用CT检查。腹膜后腔CT检查的准备和技术与腹部其他部位的检查大致相同。扫描前空腹4~6小时,扫描前1小时口服2.5%复方泛影葡胺800~1000ml,使结肠和远端小肠显影;扫描前15分钟再服300ml,使胃及近端小肠显示。腹膜后间隙CT检查有以下特点及要求:①由于腹膜后间隙范围较宽广,上起膈下,下与盆腔筋膜间隙相通连,因此扫描范围应足够大;一般从剑突向下至髂嵴水平。层厚10mm,间隔为10mm或20mm。②腹膜后间隙中诸筋膜、间隙,对诊断疾病及认识其扩散情况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很好地显示它们,宜选择适当的窗技术,窗宽一般宜稍宽一些。③为了显示病变的三维立体情况,需做冠状或/和矢状重建。④为了显示中线区域大血管及周围间隙,有必要做增强扫描。

腹膜后CT检查适应证:腹主动脉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真性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腹膜后肿瘤,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组织细胞肉瘤、恶性畸胎瘤、神经纤维肉瘤、神经母细胞肉瘤、横纹肌肉瘤和血管肉瘤等。腹膜后纤维化、腰肌脓肿、腰肌血肿等疾病,均可通过CT检查确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