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银行结算方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295页(6680字)

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成为相对独立的核算主体,并有各自的经济利益是实行厂内银行管理的前提。在实行厂内银行制度的企业里,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货币形成反映,并进行核算,从目前的情况看,完成这种结算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厂内货币和厂内银行转帐结算,通过厂内货币和厂内银行转帐结算,使企业内部各项物资转移和劳务供应以及费用开支等关系,从无偿领拨变成等价交换的买卖关系,从而推动企业全面经济核算工作的开展。现介绍内部货币的发行,使用及厂内很行的转帐结算。

一、厂内货币结算方式

(一)厂内货币及其与人民币的区别

我们知道,货币是能够充分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和五大职能,它是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推行厂内银行制度,可以使用厂内货币来实现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那么,什么是厂内货币呢?根据厂内货币作如下表术、厂内货币就是在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实行相对独立核算的情况下,在实行内部银行管理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单位进行“商品”交换和劳务供应时而使用的一种流通手段。它是在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贯彻全面济核算原则的新形势下,吸取五十年代企业内容管理中使用“代金券”、“金额券”的经验的发展形成的。厂内货币具有一定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其形式、面额、图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每个企业都不完全相同。

为了加深我们对厂内货币的理解,正确使用厂内货币为结算服务,有必要弄清它与人民币的区别。

厂内货币,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内部流通和使用的货币,它与国家发行的人民币是具有显着区别的两个概念。总的来说,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流通范围不同

我们在流通中使用的是人民币现钞,其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其流通范围是全国,它作为一种我国商品流通的手段。厂内货币则是企业为了贯彻经济责任制,加强经济核算,实行厂内银行管理,讲求经济效益的工具,它是由企业有关部门发行的,并且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超出企业的范围,内部货币无效,因此厂内货币不能在社会上流通。

2.职能不同

人民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支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而厂内货币只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内部各单位所生产“商品”价值的大小,并以它作为价值流通的手段。但厂内货币不具有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更不能充当世界货币。

3.外形上不同

人民币有其特定的外表形式、印记和图案,任何有价证卷等都不得与人民币有相同的形式和图案,厂内货币的形式多样,图案也很灵活,每个企业都各不相同,而且不得采用人民币的外形和图案。在厂内货币的面额上经文印刷有“××厂(公司)内部货币”的字样,以表明内部货币所属的企业。

(二)厂内货币的作用

总的来说,运用厂内货币,对于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控制生产耗费,简化核算工作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厂内货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内部货币控制的生产耗费,直观形象,并且有花费钱财的真实感,易于引起广大职工对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视。从物资流动上看,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是物资(原材料、半成品等)的领拨关系,在不实行内部核算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物资调拨关系没有同各自的经济效益挂勾,因而职工不重视物资的管理。但是,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并采用厂内银行管理资金的情况的情况下,厂内货币不仅要充分企业内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的交换媒介,并按期进行清点考核,而且还要按费用定额检查经济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实行节约受奖,超支受罚的原则。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不计价值的物资领拨关系较变为按合适的内部价格进行等价交换的商品关系,从而调动广大职工和内部各单位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自觉地控制生产耗费、厉行节约、减少资金占用,达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按费用定额发行厂内货币,由企业内部各单位和个人控制使用是发动广大职工当家理财,控制资金使用,并为广大职工所掌握的好形式。采用厂内货币,类似于运用职工个人管理和控制家庭的经济收支办法来强化职工直接管理企业的意识,这种方法生动、形象,很容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按费用定额发放厂内货币,由各生产车间、班组、科室和职工个人自己控制使用,并严格执行规定的奖罚制度,这不仅易于广大职工所掌握,而且可以使各车间、班组、部门和个人精打细算,杜绝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3)运用厂内货币,可以减少人民币的流通,有利于严格贯彻现金管理制度,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和控制。在实行厂内银行管理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根据生产任务和费用定额发放适量的厂内货币,以此来代替人民币在企业里流通,能够减少人民币的流通量,从全社会看,将大大节约人民币的需要量。反之,若内部交易不用厂内货币,而直接使用人民币,势必造成人民币需求量的增加,而且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不利于人民币的控制和管理。

(4)采用厂内货币结算,可以简化厂内银行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在实行厂内银行管理制度的条件下;企业内部限额以内的“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等以厂内货币直接结算支付,而限额以上的大宗“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通过厂内银行进行转帐结算,正如人民银行关于限额以上的商品交易等经济往来才通过人民银行转帐结算所带来的好处一样,发行适量厂内货币作为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小额交易等的流通手段,可以大大地简化核算的手续和工作量。

(三)厂内货币的管理

1.厂内货币的发行管理

企业的厂内银行是厂内货币管理的执行机构,是全厂厂内货币出纳的中心。厂内货币的发行权统一集中在内部银行,任何单位不得自行发行厂内货币。企业内部每个单位都必须按照厂内银行制定的经总厂批准的厂内货币管理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收支内部货币,并应接受厂内银行的监督。厂内银行在发行厂内货币时,应考虑厂内货币发行量。厂内货币发行量是以厂内货币必需量为依据的,而企业内部流通中厂内货币必需量决定于两个因素:用厂内货币支付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总额和厂内货币流通速度。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测定流通中厂内货币的必需量。

不过,厂内银行在决定发行厂内货币量时不能把厂内货币必要量绝对化,认为点也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而应当以厂内货币必要量为依据,考虑“市场”弹性。

2.厂内货币的使用范围

企业内部单位在经济交往中,凡是直接用厂内货币进行结算的,叫厂内货币结算;通过厂内银行划拨转帐的,叫非厂内货币结算,或叫转帐结算。企业建立起厂内银行后,必然相应地规定厂内货币的使用范围。如果企业内部单位的款项结算只采用厂内货币而不采用非厂内货币结算方式,那么,厂内货币的使用范围则可定为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款项的缴拨等的结算,如果企业既采用厂内货币结算,又采用银行转帐结算,则厂内货币的使用只限于转帐结算限额以下的内部单位之间的款项支付。但不管采用几种结算形式,厂内货币都不得用于对外单位的款项支付和对内职工工资、福利费、奖金、差旅费等的支付。

二、厂内转帐结算方式

厂内转帐结算方式又可分作厂内支票和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二种,分述如下:

(一)厂内支票

1.厂内支票的含义和格式

厂内支票是企业内部单位之间以及与财会部门之间发生经济往来,通过厂内银行进行转帐结算的结算凭证。

厂内支票的一般形式通常由三联组成,一联为付款凭证,由付款单位留存;二联为转帐凭证,由厂内银行作为结算记帐凭证;三联为收款凭证,由收款单位作记帐凭证,格式见图表3-1。厂内支票一般应由厂内银行统一印制并掌握发放,在办理结算手续时,应由会款单位会计员加盖印鉴签发厂内支票。

图表3-1

2.厂内支票结算方式

使用厂内支票进行结算,一般有两种方式。

(1)事前结算方式。即在发生内部经济往来业务之前,由付款单位按发生结算的金额填具厂内支票,先到厂内银行办理结算手续,厂内银行审核其帐户余额,认为有支付能力时,方予办理结算手续,然后付款单位持已转帐的内部支票到有关供应部门领取(购买)物资等。这种方式的优点便于事前控制结算业务,防止空头结算,缺点是手续多、业务量大。

(2)事后结算方式。即在发生厂内经济往来业务之后,由收款单位将所到的厂内支票填具结算余额后,在规定的结算期内到厂内银行办理转帐结算手续。这种结算方式的优点是手续简便、减少工作量同时通过严格结算纪律,可以调动厂内单位自己控制结算付款,加强资金管理的主动性,缺点是容易产生空头;

厂内支票除了一般形式外,根据其与会计核算及厂内银行职能的关系,还有以下三种特殊形式。

(1)结算功能与计帐功能的结合形式。这是考虑财务会计核算需要和厂内银行结算需要的结合形式,不仅适用单轨制,而且在双轨制下也能够使财务会计和厂内银行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勾销关系,这种特殊形式为厂内支票。一般也有两种具体形式。

付款(转帐)记帐凭证——厂内支票也称付款通知书。一般由厂内单位(付款方)签约,格式与厂内支票的一般形式相同。

收款(转帐)记帐凭证——厂内支票也称回款通知书,一般由企业财务部门(或厂内银行)根据实际收到的销售货款签发划转有关厂内单位,格式见图表3-2。

图表3-2

回款通知书(代收款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与结算功能的结合形式。这是一种简化的厂内支票,一般适用于业务结算量较少的小型企业,缺点是不利于树立商品货币观点。一般有三种具体形式:

领料单——内部支票形式(见图表3-3)入库单——内部支票形式;转移单——内部支票形式。

图表3-3

领料单(代转帐支票)

(3)用于控制职能的厂内结算工具企业常用的控制职能的厂内结算工具有:拨款通知单、厂内货款申请书、厂内货款偿还书、利息通知单、罚款通知单等,具体格式可参见有关章节。

(二)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

这是具有结算和帐簿双重作用的厂内结算工具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适用于费用的控制,特别是一些不设专职核算员,也不开展会计核算的职能处室。

使用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一般采用事前控制的方式。拨入费用预算款时,由厂内银行会计员在收入栏填入拨入额并签单,支出款项时应根据所要支付的金额,挂领用凭证和厂内结算限额支出薄,先到厂内银行办理结算手续,厂内银行会计员在“支出薄”的支出栏填入支出金额并结出余额,然后在领用凭证上签单,以此作为领用的依据,如其“支出簿”存款余额不足以支付时,厂内银行应拒绝办理结算手续。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的样式如图表3-4所示。

图表3

厂内结算限额支票簿

三、厂内结算工具的选择

(一)选择厂内结算工具的一般原则

1.要有利于树立商品价值观念和市场观念

2.要有利于厂内银行对企业厂内结构经济活动的反映、监督、控制

3.要从本行业的特点和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力求简便实用

4.要易于被广大职工接受,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二)厂内结算工具的具体选择

厂内结算工具的选择有多种组合形式,从企业的实践看,常用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三种。

1.厂内货币、厂内支票和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的结合形式

也就是将上述三种结算工具同时用于企业内部经济往来结算,具体做法是:

(1)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用于职能科室的费用支付结算。

(2)厂内货币则主要是用于规定限额以下的内部结算。

(3)厂内支票则主要是用于分厂车间及供产销部门之间的资金往来结算。

2.厂内货币和厂内支票的结合形式

选择这种结算工具的企业比较多,在内部经济往来结算中,一般是规定一个结算限额,在限额以上必须使用厂内支票,以便于厂内银行对这些结算业务的监督和控制;而在限额以下则可使用厂内货币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进行结算。

3.厂内支票的单一形式

厂内经济往来均使用厂内支票进行结算,可以充分发挥厂内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监督、控制职能作用。许多工业企业和大部分商业企业都采用这种形式。

在厂内结算工具的选择上,除以上几种情况外;有的企业还将厂内货币和厂内结算限额支出簿用于控制分厂车间内部的费用开支,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有的企业按作业计划发放厂内货币,用于“购买”材料,当完成加工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将产品交库后所剩的厂内货币就体现为节约额,并按照一定比例提成奖励,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