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实用正骨手册

创伤性休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正骨手册》第88页(2559字)

(一)概述 创伤性休克是因创伤,失血后引起低血容量,导致组织器官灌流不足,进而发生微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多见于遭受严重创伤的病人,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

(二)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 表现为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烦躁,面色苍白、口渴、恶心、四肢湿冷,呼吸加速,脉搏快尚有力,尿量少,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增高,脉压小,此期为休克代偿期。

2.休克期 表现为血压降低,收缩压在90mmHg(1mmHg=0.133kPa)左右,脉搏加快,在110~140次/分,呼吸浅促,皮肤发绀,神志淡漠,少尿或无尿。

3.休克晚期 表现为病情危重,心肺肾脑重要器官功能及微循环出现明显衰竭。如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冷、脉搏扪不清,血压降至60mmHg以下甚至测不到,无尿。

4.休克的分度 正常成年人循环总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小儿大约是8%~9%(80~90ml/kg),根据失血的百分率分为四度:

(1)Ⅰ度 丢失<15%的血容量,表现为轻微心动过速,血压正常,不需补偿,能自行恢复。

(2)Ⅱ度 丢失15%~30%的血容量,表现为心跳加快,超过100次/分,呼吸急促,烦躁,尿量少,血压降低。

(3)Ⅲ度 丢失30%~40%的血容量,典型的组织灌流不足的表现,心率加快,呼吸快速,意识淡漠,血压下降。

(4)Ⅳ度 丢失40%以上的血容量,表现为病情危重,血压明显降低甚至测不到。

(三)诊断要点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一般不难,重要的是要作出早期诊断,待到血压下降,才诊断休克,已太迟。凡遇到大量失血,失水,严重创伤时,均应想到休克的发生,以下各点可作为休克病情观察依据。

1.精神状态 反映脑灌流情况,如患者安静,神志清楚,表示循环血量尚好。反之烦躁,神志淡漠,则循环血量不足。

2.肢体温度、色泽 反映体表灌流情况,正常人四肢温暖,轻压指甲和口唇时,局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放手后迅即转红润,休克则恢复缓慢或呈紫绀,四肢湿冷。

3.脉搏和血压 脉快,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小于30mmHg,常属休克表现。

4.尿量 尿量是肾脏灌流情况的反映,一般每小时少于30ml,是诊断早期休克的依据。

(四)治疗

1.治疗原则 创伤性休克的病因主要是创伤和出血,治疗原则为:①积极,迅速的抢救,稳定和消除创伤,有效地止血;②快速补液扩容;③防止并发症。

2.急救 首先采取紧急措施,解除能即刻影响生命的因素,按ABCD系统快速,准确进行估计气道,呼吸,循环,意识情况。

(1)气道(A) 是否通畅,是否需建立人工气道。

(2)呼吸(B) 要有足够通气交换。建立通畅气道后,面罩给氧。

(3)控制出血(C) 一般先采用暂时止血的措施,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止血措施。当难以用暂时止血措施控制出血时,应一面补充血容量,一面进行手术止血。

(4)其他(D) 确定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3.补充血容量 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休克病人不但要补充已丢失的血容量,还要补充已开放的毛细血管床,才能纠正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

创伤性休克以失血为主,应输全血,休克时间越长,需要补充血容量的液体也愈多,补液量应根据体重和失血情况,补液量(L)=体重(kg)×7%×丢失的血容量%。血容量已补足的临床指标:①病人神志清楚、安静。②脉搏减慢,成人在100次/分以下。③周围循环改善。④尿量在30ml以上。⑤收缩压在90mmHg以上,脉压大于30mmHg。

4.改善心功能 心功能低下,可选用心血管药物,用于治疗一些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淤斑,周围循环不良的病人。

(1)去甲肾上腺素 有兴奋心肌、收缩血管、提高周围循环阻力和升高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一般用量5~10mg加入5%G·S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

(2)间羟胺(阿拉明) 具有兴奋心肌,收缩血管作用,一般用量10~20mg加入5%G·S溶液100ml静脉滴注。

(3)多巴胺 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排血量,又能扩张动脉,一般用量20~40mg加入5%G·S溶液250ml静脉滴注。

(4)异丙肾上腺素 能扩张血管,增加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和心率,用量1mg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溶液,静脉滴注。

(5)西地兰 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5.预防感染 休克期间机体抵抗力降低,应选用广谱抗生素,静脉给予足量,预防感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