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麻醉科手册

周围神经刺激器在神经阻滞术中的应用

书籍:麻醉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麻醉科手册》第288页(1957字)

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关键之一取决于正确的定位和穿刺。要做到这一点,目前主要依靠病人能否及时反映“放射性异感”的主诉。如果病人不能合作(如紧张恐惧、术前药较重、神志不清、聋哑或言语不通,以及小儿等情况),则这种异感主诉就难于正确获得,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就受影响。为客观反映异感,以协助神经阻滞的定位,可利用能输出感应电流的“周围神经刺激器”对神经干的刺激来获得。

一、“周围神经刺激器”简解:又称“阻滞指示器”,是一种简单的方波发生器,负载电阻1,000欧姆时(相当于人体皮肤的电阻),输出电压为0~20伏可调,输出电流为0~400毫安可调,频率为60~300次/分可调。针尖部位的电流量最集中,约占整个输出电量的30%,其余70%则分散于针杆的各个部位,即针尖的电量相对比针杆各个部位输出者为高。刺激器有两个电极:阴极为有效电极,即能引起肌肉明显收缩的一极,接以小金属夹,以便与针杆连接;阳极为无关电极,接以小铅片,用以固定于阻滞对侧的皮肤上。根据上述性能的描述,与国内现用的“低频针麻仪”的性能基本相同,故可用后者代替“周围神经刺激器”应用于神经阻滞的操作中。

二、作用原理 周围神经干受到脉冲电流的刺激后,病人可出现异感,也可能毫无异感,但由该神经干所支配的肌肉群则必然产生相应的肌肉动作。临床上根据该肌肉动作的有无或强弱,即可推断针尖的位置与所欲阻滞的神经干之间的距离远近,由此指示阻滞术的正确定位。这是周围神经刺激器的基本作用原理。

各类神经的刺激阈随神经直径大小而异,例如细小神经1~2伏;直径3毫米者3~5伏;6毫米者10伏;8毫米者15~20伏。当较粗的神经干被电针直接刺中时,仅需3.1伏0.25毫安电刺激量即可引起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产生相应的收缩动作。例如臂丛神经阻滞术中,当电针刺激肌皮神经时,即可引起臂肌前群肱二头肌及喙肱肌收缩而出现屈肘动作;刺激桡神经时,可引起臂肌后群肱三头肌及肘肌收缩而出现伸肘动作;刺激正中神经可使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收缩而出现前臂内旋动作;刺激尺神经可使无名指及小指屈指肌收缩而出现指的掌侧屈动作。又如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当电针刺激坐骨神经时,即可出现足的背侧屈和跖侧屈动作。

三、应用方法

(一)将刺激器调试好,频率选择60~120次/分,输出电压选择2~4伏及4~8伏两档(参阅第五章第一节附二)。先拨到4~8伏处备用。阳极铅片涂以导电胶后固定于阻滞对侧的肢体上,阴极电线保持无菌状态备用。

(二)按规定方法进行穿刺点定位和穿刺。针刺过皮丘后,将阴极电线的金属夹与穿刺针杆连接,开启刺激器电源,继续按规定方法去接近神经干,同时密切观察由所欲阻滞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的收缩动作。

(三)针尖愈接近神经干,肌肉动作愈明显;针尖尚未接近神经干或已越过神经干时,肌肉的收缩动作则愈不明显或由强转弱或完全消失。根据肌肉收缩动作,调整穿刺针尖的位置,直至仅用最小电刺激量出现最明显的肌肉动作为止,此表示针尖的位置最接近神经干。

(四)当出现最明显的肌肉动作时,固定好针头,逐渐扭小电压输出钮至1~3伏处,仅以维持肌肉只有轻度收缩即可。

(五)经仔细抽吸证实无血或无脑脊液后,先注入试验剂量麻药,一般可用2%利多卡因1~2毫升,然后继续观察肌肉收缩动作。如果在30秒钟内相应的肌肉收缩动作已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表示针尖前方的少量麻药已阻滞了相应的神经干,肌肉收缩动作因此停止,故说明针尖的位置正确,就可将全量麻药予以一次注入后拔针。如果相应的肌肉仍继续收缩如前,很可能为针刺过深,因针杆的放电继续刺激神经干所致,宜稍退针少许,调整针尖位置,再注入试验剂量进行观察及注药。

四、适应范围 本刺激器最适用于不能合作的病人或神经处于较深部位的神经阻滞术,如坐骨神经、闭孔神经、肌间沟法或锁骨下法臂丛神经、腰大肌肌间沟神经丛等的阻滞术。

五、注意事项 必须按上述步骤正确使用刺激器,特别要切实掌握输出电量,不能过大,否则可引起肌肉强烈收缩、甚至强直,由此可能造成肢体的意外损伤,或使已创伤的组织损害或骨折错位加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