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科手册

共济失调

书籍:神经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科手册》第203页(2065字)

共济失调是在运动过程中失去正常的协调性平衡功能,而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

按病变的部位可分为末梢神经性共济失调、脊髓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及大脑性共济失调的几种临床类型。

一、末梢神经性共济失调

病变影响末梢神经或周围神经,表现为共济运动障碍。如多发性神经炎、砷中毒及酒精中毒等。

【诊断要点】

(一)肌无力轻度。

(二)末梢型感觉障碍。

(三)常有肌痛。

(四)或有反射减低。

【治疗】

(一)治疗病原病。

(二)多种维生素与解毒剂。

二、脊髓性共济失调(又名脊髓后索症状群)

【诊断要点】

(一)常见的病因有糖尿病、贫血性脊髓后侧索症状群及某些遗传性脊髓变性疾病。

(二)行走不稳,抬腿过高,落地声重。

(三)位置觉,音叉震动觉的深感觉障碍。

(四)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五)闭目难立征阳性。

(六)部分病人合并脊柱与足畸形。

【治疗】

(一)治疗病原病。

(二)维生素B1、B12、B6

(三)步行训练。

(四)针刺疗法:取穴脾关、血海、风市、足三里、昆仑。每日1次,中等刺激手法。

(五)中药治疗:地黄三钱,巴戟三钱,山萸肉三钱,石斛三钱,苁蓉二钱,附子一钱,五味子三钱,官桂二钱,麦冬三钱,菖蒲二钱,远志一钱。水煎服。

三、小脑性共济失调

见于小脑肿瘤、变性疾病、炎症及脊髓小脑变性病。

【诊断要点】

(一)肢体或躯干性共济失调征(如指鼻试验,快复动作,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肌回跳现象阳性等)。

(二)步态蹒跚(摇晃)。

(三)肌张力减低。

(四)眼球震颤,肢体意向性震颤。

(五)语言障碍,呈爆发性特点。

(六)肿瘤患者,多合并早期颅压增高。

【治疗】

(一)病原病治疗。

(二)功能训练。

(三)对症治疗。

(四)试用激素疗法与维生素B12,鞘内注射疗法。

四、大脑性共济失调

前额叶病、顶叶及某些视丘病,可见共济失调症状,多认为系累及额-桥-小脑传导束出现共济失调。

【诊断要点】

(一)病灶对侧肢体、偏侧性共济失调。

(二)中枢疾病的有关体征(精神症状、思维障碍及追索反射等)。

【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血管性病因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地巴唑、烟草酸)与代谢激活剂如γ-氨酪酸、细胞色素C等。

上一篇:神经衰弱 下一篇:神经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