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用药速查手册》第166页(1280字)
【释文】:
片剂:0.05g,0.1g,0.2g;控释片剂:0.225g,0.1g,0.3g;缓释片剂:0.1g;注射剂:0.125g,0.25g,0.5g/2ml,0.25g/10ml;栓剂:0.25g。
【药理作用】:
本品为茶碱和乙二胺的复合物,约含茶碱77%~83%。乙二胺可增加茶碱的水溶性,并增强其作用。主要作用为: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在解痉的同时还可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②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疲劳。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小剂量一般不加快心率。④舒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和胆管。⑤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具有利尿作用。口服吸收完全。用药后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80%~90%的药物在肝脏代谢。正常人半衰期为(9.0±2.1)小时,早产儿、新生儿、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肺心病等延长,急性心功能不全病人半衰期为3~80小时。
【主要用途和用法】: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与β受体激动剂合用可提高疗效;在哮喘持续状态,常选用本品与肾上腺皮质激素配伍;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缓解胆绞痛。口服:成人常用量0.1~0.2g,tid;0.3~0.6g/d;极量每次0.5g,1g/d。小儿3~5mg/kg,tid。目前常规用量(0.1g,tid)往往低于有效血药浓度。故在病人胃肠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宜适当增加剂量。肌注或静注:成人常用量,0.25~0.50g,0.5~1.0g/d;极量,一次0.5g,1g/d。小儿每次2~3mg/kg,以50%GS20~40ml稀释后缓慢静注,不得少于10分钟。或以5%GS500ml稀释后静滴。直肠给药:栓剂或保留灌肠,0.3~0.5g,qd或bid。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①本品碱性较强,局部刺激作用强。口服可致恶心、呕吐,损伤胃黏膜。一次口服最大耐受量0.5g。饭后服、与氢氧化铝同服或服用糖衣片均可减轻其刺激。肌注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现极少用。②静滴过快或浓度过高(血药浓度>25μg/ml)可强烈兴奋心脏,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严重者可致惊厥。故必须稀释后缓慢注射。③少数病人兴奋激动不安、失眠。剂量过大时谵妄、惊厥。可用镇静药对抗。④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压显着降低者忌用。⑤乙醇中毒、心律失常、严重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肝脏疾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心肌损害、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有溃疡病史及肾脏疾病病人,妊娠和哺乳妇女慎用。⑥稀盐酸可减少其吸收,并增加其排泄;碱性药物减少其排泄。⑦西咪替丁、红霉素、四环素可使其半衰期延长,易致中毒。⑧苯妥英钠加速其代谢,应酌增加用量。⑨静脉用药时,应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族盐酸盐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