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花卉施肥手册

年生长周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施肥手册》第12页(3349字)

年生长周期是指每年随气候变化,花卉生长发育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规律的形态变化。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有规律的形态变化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时期,我们也称它为物候期,即某种花卉自然条件下,发芽、开花、结果、休眠的时期。绝大多数球根花卉和落叶花木均有较为明显的物候变化。温室条件下,花卉的物候期会由于栽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但其生命活动规律不变。

1.生长期 生长期是物候期中动态变化最为明显的阶段,各器官形态建成及生理功能的完善表达均是在生长期完成的。这段时期也是我们施肥技术最为关注的时期。各种花卉由于遗传特性的差异,其物候期及进程是不同的,有的先叶后花,有的先花后叶,有的一年只开一次花,有的四季花开不断,以上种种习性都是在系统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的遗传本性。

(1)落叶花木 落叶花木包含种类较多,像只有一个生命周期的草花,原产北方的月季、牡丹、紫薇等花木,郁金香、仙客来、鸢尾、水仙等球根花卉均属此类。落叶花木开始新一轮生长期的时期不尽相同,大多数是在春天,如牡丹、月季、菊花等,也有许多种类,如仙客来、水仙等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其遗传特性有关。近年来,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通过人为调控环境条件来改变花木原始的物候期变化,进行花木反季节栽培已取得较大成效,如牡丹春季催花技术的应用,切花菊、切花月季的四季生产等。但不论物候期如何改变,所有的栽培措施都应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上,否则,轻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降低观赏价值;重者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浪费花木资源。

(2)常绿花木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绿花木,开花、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有些种类能够在一年内多次萌发新梢,并分化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其物候期错综复杂,难以确切划分。如金橘、代代等,可形成春梢、夏梢、秋梢或冬梢,春梢及春梢上长出的夏梢和秋梢在条件适合时均可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有些种类新梢或新叶仅发生于茎枝顶端,而不象柑橘属、枳属等新梢或新叶与老叶相迭合生长,如铁树、棕榈等。顶部新叶发生、扩大植株、基部老叶衰亡、露出茎干形成秃裸。这一类花木有一定的物候期特征,同落叶花木相类似,春季是发枝展叶的最佳时期。

不管是落叶花木还是常绿花木,地下根系同样有相对稳定的物候变化,都包括根系开始活动期、生长高峰期、生长缓慢期和停止生长期(停止生长的明显程度不同)。由于地上地下的相关性,地下物候的变化可以由地上的变化推测出。生长季常绿花木与落叶花木物候期虽然有较多差异,但也有一些相对统一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是每种花木遗传规律的不同物候表现。首先,物候期进行的有序性。花木同一器官的物候期出现顺序基本一致,每一物候期都是在前一物候期通过后出现的,同时又为后一物候期作准备,像扶桑的先抽梢后开花即属此类,没有新梢的生长就不会有花的开放。其次,物候期的重叠性。即不同器官的几个物候期有可能出现重叠,如代代,几年的果子同挂一枝,同时一些枝正开花,而另一些枝正有新梢抽出。第三,物候期在某一条件下具重演性。如由于人为或灾害造成器官发育中止,或改变外界条件适于某些器官的多次活动时,某些物候期可能在同一年内重复发生,出现多次生长、多次开花、多次结果或二次落叶等。

2.休眠期 休眠期是花木的芽或其他器官暂时停止生长,仅维持微弱生命活动的时期,休眠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适应策略,是在系统的长期发育中形成的。植株休眠的生理活性特征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即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自然休眠又称内休眠、真休眠或生理休眠。它是指由内在因子确定的一种生长发育停滞。即使外部的环境条件适宜生长,芽仍然不能萌动,只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自身逐渐发生生理生化变化,才可解除内休眠,正常萌芽生长。

被迫休眠也称外休眠,是由于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的胁迫而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逆境解除,即可再次恢复生长。如落叶花木的根系休眠。

此外,还有一类休眠称相关休眠或相互抑制,是指由于其他器官的存在使部分芽不能萌发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如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而抑制侧芽萌发等。

与生长期相似,由于休眠期各种生命活动均相对处于停滞状态,对养分的需求极其微弱,一般不考虑营养物质的供应问题。而且,在进入自然休眠前植株本身养分的回流积蓄,完全可以支持植物体休眠期及萌动初期的营养消耗。但是休眠期间的营养贮备水平的高低对逆境的抵御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针对休眠的不同类型,调整施肥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营养贮备是安全度过休眠期的保证。

栽培管理上常采取多种措施对休眠期进行调控。

(1)促进休眠 对多年生幼龄花木或长势偏旺的花木需促其正常进入休眠,以利安全越冬或越夏。可在生长后期或休眠前限制浇水,少施氮肥,或利用生长抑制物质,抑制营养生长。

(2)推迟休眠 由于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延长观赏期或改变花期的早晚可以用推迟休眠的方法,如夏季重修剪,多施氮肥,加强浇水,越夏植物降低温度等。

(3)延长休眠期 延长休眠期可以对花期进行适当调整,一则避开逆境伤害,二则延长花卉的观展。采用的方法有保持低温环境或高温条件,使用激素类物质等,也有研究者在休眠期喷布硫酸铁延长休眠期。

3.年周期的节奏模式与营养调配 在生长期各器官的建造过程是交错重叠的,每个时期均有较为明显的营养竞争中心,呈现出生长发育的节奏变化。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节奏顺序表现稳定、协调、清晰。这种节奏感是遗传、激素及矿质营养诸方面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但在实际栽培管理中,由于环境条件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营养中心或生长中心有节奏的跳转往往被打乱,形成多中心的竞争,从而造成植株生长发育的紊乱,影响花木的商品价值。

根据营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性,可以把花木的生长期划分为四个时期,各期都有物质分配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1)贮藏营养供应为主的器官建造期 花木起始生长时,由于地温偏底或根系生理机能还未完全恢复正常,植株各器官的建造几乎完全依赖于贮藏营养的供应,贮藏营养的水平决定器官建造质量及数量和水平。

(2)营养转换期 随着花木枝叶的展开及根系活力的恢复,各种同化物及矿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植株各器官。同时,贮藏营养也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期是一个营养的多源供应期,同时,由于各器官的建造需求,也是一个营养的多源竞争期。在施肥调控上应注意保持器官功能的稳定性,减少强势中心的出现,避免刺激性措施,如大量肥水,偏施氮肥等。

(3)营养自给期 这一时期营养的供应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功能稳定,器官建造基本完成,物质分配较为平衡,此期施肥管理上应以加强叶片功能、稳定根系结构为主。

(4)贮藏营养积累期 叶片衰老,功能下降,养分逐渐回流,根系相对稳定,此期应注意叶面施肥,以氮为主,尽量延缓叶片早衰,同时早施基肥,增施速效全元肥料,以利贮养水平的提高。尤其对促成栽培的花卉,由于开花造成营养的消耗较大,同化养分回流较少,根系发育滞后,如不注意及时追肥补充势必造成各营养器官的逐步衰竭,影响花卉的进一步发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