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71页(1897字)

急性脊髓炎系指脊髓白质和灰质的一组炎性变性疾病。但以白色损害为主,脊神经根偶可受损。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脊髓充血、水肿和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如病变呈横贯性者,称横贯性脊髓炎;如病变较弥漫者,称播散性脊髓炎;如病变不断上升者,称上升性脊髓炎;如同时伴有视神经炎者,称视神经脊髓炎;如同时伴有脑炎症状(如意识障碍、兴奋躁动、癫癎发作、脑神经麻痹和偏侧瘫痪等局灶性神经体征等)者,称播散性脑脊髓炎。

一、临床表现

一般多呈急性发病。如系病毒所致者,病前多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如系其他原因所致者,病前可有相应的感染、中毒或疫苗预防接种史等。临床体征则以病变水平以下的躯干和肢体同时出现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双下肢截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除少数患者白细胞及蛋白含量轻度增高外,多数正常。如颈髓受损时,可出现四肢瘫痪,且可有向枕或肩部、上肢放射的神经痛及强迫头位。若高颈位受损,可因膈肌及肋间肌运动障碍而出现呼吸困难。

二、急救与护理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2)由于感觉运动消失及神经营养障碍,极易引起压疮,故应保持床铺平整、干燥、皮肤清洁。对易受压部位及骨突出部位应放置气圈或棉圈,定时翻身,用樟脑酒精和红花酒精按摩,每日1~2次。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肺部并发症。下肢失去知觉者,不宜使用热水袋,以免烫伤。

(4)防止尿路感染。早期因尿潴留常须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因而易发生尿路感染,故在导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早、晚各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一次,至尿液清亮为止。在膀胱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前,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一旦发现有感染征象,即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5)防治肺部感染。因腹部胀气和膈肌上升,再加腹肌和肋间肌功能低下,呼吸及咳嗽活动受限,故须定时翻身、吸痰,帮助咳嗽和给予抗生素。如痰液黏稠、深,在不易咯出和影响气体交换时,可考虑早期气管切开。如呼吸困难,可间断给氧和行辅助人工呼吸。

(6)预防肢体畸形和挛缩,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可给予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及按摩,并保持在正常功能位置,以防止足下垂、下肢关节强直和挛缩畸形。急性期过后,可加用针灸、理疗,以及加兰他敏2.5m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并鼓励患者积极地加强功能锻炼,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7)药物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14d后如病情稳定,可逐渐减量或改为口服强的松。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量至停用。使用激素期间应同时给予补钾。

2)抗感染药物。为了防治尿路和肺部等处的感染,应同时选用有效而又足量的抗生素,如有条件应根据细菌培养后的药物敏感试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则疗效更佳。

3)神经细胞营养药。维生素B1100m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维生素B12100~500μ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维生素B6100mg,每日一次,肌内注射,或10mg口服,每日三次。此外,尚可用ATP、细胞色素C、辅酶A、胞二磷胆碱、神经生长因子等,促进神经细胞代谢及修复能力。

4)调整免疫功能药物。丙种球蛋白每日每千克体重100~400mg,或成人每次10~20g,静脉滴注。危重患者连用5~6d。

(8)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提高脊髓中氧含量和氧分压,不仅可减轻和纠正脊髓的缺氧状态,减轻水肿,而且对已发生病理损害但属可逆的神经组织有促进恢复的作用,及时应用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