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色念珠菌性口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急症手册(修订本)》第398页(1460字)

急性白色念珠菌性口炎亦称雪口病或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传染性疾病。好发于新生儿或婴幼儿,多呈急性过程。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重者,低烧、拒食、哭闹不安、哺乳困难。

(2)局部烧灼感,口干。

(3)口角区损害一般为双侧性,该区皮肤、黏膜发生破裂,邻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破裂如糜烂渗出、结痂,启口时疼痛或溢血。

(二)体征

(1)病变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处,严重者波及气管、食道、咽部。

(2)色雪白,陈旧斑稍呈淡黄色。

(3)初起时黏膜充血,出现散在微突的小白点,融成乳斑块略高,呈白色丝绒状的斑片,不易拭去;若拭去易出血,则留舌上皮的出血面。

二、急救与护理

(一)局部

(1)2%~4%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存与繁殖。

(2)1%~2%胆紫或亚甲蓝、0.02%洗必泰溶液涂擦患区(缺点染色后不易发现病损的演变),每2~3h一次。

(3)1万~5万U/ml制霉菌素混悬液擦洗口腔。

(4)冰硼散、青黛散撒布患处。

(二)全身急救与护理

(1)加强营养,治疗全身慢性疾病。

(2)口服制霉菌素,成人50万~100万U,小儿10万U,每日3~4次,或含于口中待溶时徐徐咽下。克霉唑口服成人0.5g,每日3次,小儿酌减,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3g。

(3)咪康唑是一种新的抗白色念珠菌药,每日一次口服,每次0.2g,2~4周为一疗程。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

(5)中药以清心泻火,祛湿热为主,导赤散加减:生石膏30g;生地9g,木通9g,淡竹叶9g,甘草6g,麦冬9g,儿茶6g,板蓝根15g。

(6)转移因子2~4ml肌内注射,每周1~2次。

(7)应观察生命体征及病变区范围及变化。

(8)注意哺乳期妇幼卫生。

(9)哺乳工具消毒。

(10)做好重患者做好的口腔护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