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白绢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90页(688字)

【症状】 白绢病多在近土表的茎基部发生。病部变褐腐烂。切开病茎,可见外侧有茶褐色或黑褐色的腐烂向中心延伸,木质部向上变色,羽状辐射生长的白色菌丝可蔓延到周围土表,以后在病部及周围土表菌丝体上长出白色、后转黄褐色油菜籽状大小的菌核。菌核表面光滑。感病植株通常全株倒伏死亡。在扦插苗床上,病菌可引起严重的根茎腐烂。

【病原】 为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无性孢子未发现。有性世代为担子菌Pellicularia rolfsii,但不常发生。菌核表生,直径0.5~1.0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光滑如油菜籽。除为害香石竹外,还侵害君子兰、兰花、瓜叶菊、鸢尾、郁金香、风信子、大丽花、蹄莲、百合等。

【发病规律】 以菌丝或菌核残存表土层越冬。可营腐生性生活,常在高温高湿时发生。主要通过土壤、带菌苗及未腐熟堆肥传染。菌核在土中可存活3~4年。

【防治方法】

(1)病地实行轮作,如连茬种植在种前用75%五氯硝基苯土壤消毒,每平方米10克左右。适当通风,栽植不可过密,浇水不宜过量,肥料要充分腐熟。

(2)拔除重病株,并浇施75%五氯硝基苯500倍液,3升/米2进行土壤消毒。初发病时可浇25%敌力脱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天施1次,连续2~3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