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111页(1650字)
肠套叠是婴幼儿梗阻最常见的原因。2岁以下小儿多见,男多于女。绝大多数肠套叠在小儿属原发性,少数为继发性,可继发于肠炎、肠息肉、腹型紫癜、美克尔氏(Meckel)憩室、肠道肿瘤等。肠套叠一般认为是由于肠蠕动的节律紊乱,肠环形肌发生持续性的局部痉挛,其上部剧烈的肠蠕动将痉挛段推入下部肠腔内所形成。病理类型以回结肠最多见,即回肠套入结肠内,其次为小肠型及结肠型。套入部淤血、水肿,可发生静脉性坏死,复位后可发生肠穿孔。本病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及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
【X线诊断】
平片与透视可见右侧腹部大小不一的软组织块影,肠管积气扩张,出现大小不等气液面。发病48小时以后肠管胀气逐渐加重,出现阶梯状液平,结肠内无气体呈完全性肠梗阻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腹腔渗液及肠坏死征象。
空气或钡剂灌肠是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整复治疗的有效方法。钡剂灌肠有穿孔的危险,目前很少采用,可见钡剂到达套入部远端时突然停止前进,套入部头部出现杯口状或子宫颈样充盈缺损。钡剂进入套入部与鞘部之间则可见特征性袖套状、平行环状或弹簧状表现,在钡剂排出后表现最明显。加压后套入部向回盲部方向退缩,肠套叠可完全整复,此时可见钡剂突然大量涌入回肠。
发病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较好,无严重肠梗阻、腹膜炎及肠坏死征象者均可进行空气灌肠检查并可试行加压复位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压力8.0~16.0kPa(60~120mmHg)。由肛门插入带气囊的导管后在透视下注气,当气体抵达套入部时显示致密的半圆形软组织块影突向充气的远端结肠形成杯口状,为肠套叠的诊断依据。注入较多气体后部分气体进入套叠鞘部、呈长短不等之钳状。气体继续注入,有较多量的气体围绕套叠部周围,使套叠部对比显示球状或圆柱状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整齐,横径小于充气的结肠横径。
整复时首先见到块影在注气过程中互相转变,反复出现,其次为块影逆行移动。块影抵达回盲部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息肉状影,受回盲瓣阻挡,息肉状影停留时间较长。是整复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部位。息肉状影消失和小肠充气是肠套叠注气后整复的主要依据。通常不用手法按摩加压以免发生肠穿孔。空气灌肠穿孔的发生率约为0.1%,穿孔常在注气后不久发生。透视下腹部透亮度突然增加,可见肠管外廓,气体外泄较多时肝影与膈分离。此时应立即自肛门排气,腹穿抽出气体并立即手术。
小肠套叠时必须进行钡餐检查。可见病变肠腔呈鸟嘴状狭窄,并延长呈线状见充盈缺损,为钡剂进入狭窄之套入部所致。远端肠腔扩张,显示平行环状或弹簧状,并围绕在上述狭窄线状影周围。小肠排空明显延迟。
【超声诊断】
病变处可探及套叠肠段形成的特征性回声改变,即由肠壁及肠管腔界面形成的低回声与强回声交错的断面,多呈假肾征。横断面可见肿物回声光团中为大、小环套叠的同心圆状或强回声光环中有低回声的靶环征。纵断面可见多层管壁的管状结构,形成套管状。病变近端常可见肠粘膜水肿的低回声肠壁增厚。并有肠梗阻的声像图。
【CT诊断】
早期为系膜环绕的“靶块”,以后出现特征性的分层状包块,有肠系膜脂肪的一侧有3层肠壁可见,另一侧无肠系膜脂肪见到2层肠壁,故套入的肠腔常偏于一侧。附近肠管扩张和散在的气液平示肠梗阻存在。如套入部脂肪层模糊、增厚肠壁界线不清,受累的肠管为腹水包围,提示可能出现肠穿孔、肠壁内气影代表套入部血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