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蝼蛄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08页(1357字)

【学名】 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ler

【别名】 小蝼蛄、土子、拉拉蛄。

【分布与为害】 是世界性害虫。中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南方受害较重。食性杂。为害多种花木、幼根、根茎,切口常参差不齐,甚至有纤维粘连。尤其是一、二年生草本及扦插苗,被咬幼苗,常枯萎而死。蝼蛄在土表层来回串行,造成纵横隧道,使苗根部与土层脱离,失水枯干而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50毫米。前胸宽6~8毫米,淡黄褐色。腹部近纺锤形。全体密被细毛。头部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呈卵圆形,中央有1凹陷,暗红色斑明显,斑长4~5毫米。前翅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长,超过腹部末端。雄性前翅后缘中部,靠里区域上Cu2脉,呈角状弯曲,并与A脉愈合组成粗大坚硬的音挫。雌性前翅Cu2弯曲度较缓,折角状不明显,且无愈合A脉的现象。前足特化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侧有刺3~4根,腹末具1对尾须(图5-46)。卵椭圆形,长2.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初孵若虫乳白色,腹部漆红色或棕色,半天后变成灰褐色,似成虫。复眼淡红色,无翅或仅有翅芽。

图5-46 东方蝼蛄

1.成虫 2.前足 3.后足 4.雌成虫前翅 5.雄成虫前翅 6.卵堆 7.卵

【生活习性】 1年1代。11月份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上升到土表。越冬代成虫于次年5月中、下旬陆续产卵。产卵前先在腐殖质多的土层筑土室,产卵其中。1个土室内有卵30~50粒,每雌虫可产250粒。越冬代若虫在4月上旬为害,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交尾产卵,6月为产卵盛期。卵期21~30天。初孵若虫有群集性,3~6天后分散为害。若虫经过5次蜕皮变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趋光性,嗜食粪或在有机肥堆集处群集。喜在潮湿土壤中生活,雨后活动频繁,有“蝼蛄跑湿,不跑干”之说。在春秋雨季,平均气温和在20厘米深处的土温均达到16~20℃时,蝼蛄猖獗为害,故一年中有2个为害高峰。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点黑光灯诱杀成虫,雨前无风,闷热天气点灯诱杀效果最佳。

(2)园艺防治。在蝼蛄发生多的地区,在其附近挖坑用马粪、粪拌草、麦麸置坑中,诱杀成虫和若虫。在产卵盛期,挖土5~10厘米灭卵。

(3)药物防治。在蝼蛄发生较严重地区,用0.5千克敌百虫加水10千克,喷种子,晾干后播种,可防止其为害。虫口密度较大,为害率上升时,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香石竹上的害虫除以上所述外,尚有小地老、甘蓝夜蛾、银纹夜蛾、桃蚜、棉蚜、豌豆潜叶蝇、二斑叶螨等。参看本书其他花卉上虫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