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锈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31页(844字)

【症状】 病叶正反两面均呈圆形、黄色水渍状小斑,后期圆形增大,有疱状突起。病斑橙褐色至褐色,边缘出现黄绿色斑环,直径2~6毫米;病部小疱开裂散出橘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堆。冬天在病斑上产生深褐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严重受害的病叶,病斑累累,并可汇合成大块不定形的坏死区域(图8-2)。

图8-2 美人蕉锈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冬孢子堆 3.病原菌的夏孢子堆

【病原】 为Puccinia sp.。夏孢子黄白色至橙黄色,长卵形至椭圆形,厚壁,具刺,生于短梗上,大小20~25微米×16~22微米。冬孢子堆生于表皮下,后期常与夏孢子堆混杂出现。冬孢子堆长椭圆形至棍棒形,顶端圆或略扁平,下窄,双细胞,在分隔处略收缩,色淡黄,大小25~60微米×13~18微米。冬孢子生于暗褐色梗上。有时在叶片上出现密密麻麻的黑褐色斑,并产生一些开裂的黑色粒点,此即为寄生菌(Darluca filum)。

【发病规律】 此菌与锈菌复合为害,病情加重,病斑迅速扩大,叶片卷曲凋萎。风吹水溅可将夏孢子传至健叶上,萌发、侵入、反复为害。在广州10~12月的凉爽天气发病仍很严重,炎热干燥的天气反而较轻。一般4月份即见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禁带病繁殖材料引进或输出。病区在种植之前苗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2)冬季清除庭园病叶及病株残体,集中烧毁。

(3)用65%福美锌400倍液,每隔7天1次,共2~3次,或喷0.3度石硫合剂1次,或20%粉锈宁乳剂2000~3000倍液1次,注意交替使用,可以减轻病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