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蚱蝉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20页(1185字)

【学名】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别名】 蚱蝉、知了。

【分布与为害】 遍及中国各地。寄主有桂花、腊梅、梅、紫玉兰、白玉兰、碧桃、樱花、樱桃、葡萄、柑橘、桃、杏、柳、李等。若虫在土中吸食根部汁液,成虫在枝干上刺吸汁液,还产卵枝条上,造成枝条枯萎而死。

【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44~48毫米,翅展125毫米,黑色,有光泽,被金色绒毛。复眼淡赤褐色。头部中央及颊上方有红黄色斑纹。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翅前缘淡黄褐色,基部1/3黑色。后翅基部2/5黑色,翅脉黄色兼有暗黑色。足淡黄褐色,腿节的条纹、胫节的基部及端部黑色。腹部1~2节有鸣器。雌虫体长38~44毫米,无鸣器,产卵器显而易见(图9-30)。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长2.4毫米,宽0.5毫米,乳白色。初孵若虫体细长1毫米,乳白色。孵化后,当年11月中旬体黄白色,体长8~10毫米。头、胸细长,腹部膨大成球形;至次年11月中旬,体呈黄色,体长15~20毫米,宽10毫米;第三年11月中旬,体呈黄褐色,体长30~37毫米,头胸部粗大,与腹部等宽,其宽约20毫米,翅芽已较完整。

图9-30 黑蚱蝉

1.成虫 2.卵 3.若虫 4.小枝条上的卵

【生活习性】 据山东滨州农校陈贵平1990年报告,在鲁西4年完成1代。以卵和若虫在土中越冬。卵期1年,若虫期3年,成虫期3个月。6月下旬至7月中旬,若虫陆续出土羽化,7月中旬成虫产卵于枝条上,至8月上、中旬产卵枝条枯死。成虫9月下旬终见。次年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若虫入土,钻入地下刺吸根部汁液。若虫经2~3年老熟后,出土,爬至树干上,1小时后羽化。成虫羽化时蜕下的壳称蝉壳,中药用。成虫羽化初,乳白色,后变淡乳黄色、淡青玉色,最后成黑色。雄虫从早到晚鸣叫,气温越高,鸣叫声越烈。雌虫产卵于4~7毫米的枝梢上的木质部内。产卵时头朝下,先将产卵器插入枝条木质部,造成卵窝,再产卵。卵依照枝长排列成直线,一般17~33厘米,少数弯曲或成螺旋状排列。1枝条上有卵80~100粒。每雌虫腹内有卵500~800粒。蚱蝉出土羽化在梅雨期1周左右,气温22℃以上时出土。

【防治方法】 5月下旬至7月上旬,寻找刚出土的老熟若虫,可供食用。成虫盛发期,夜间举火把诱杀成虫。7~8月剪除产卵的未枯枝条,灭卵。若虫孵化,6~7月入土时,在被害株下,喷浇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若虫。

上一篇:腊梅白纹羽病 下一篇:黄褐天幕毛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