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60页(1249字)

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重要的历史哲学着作。写于413-426年。中心思想是批驳罗异教者对基督教的责难。全书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1-10卷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哀叹罗马帝国频于灭亡是罪有应得,其原因是罗马人敬奉的神是假的,只有基督教的神是唯一真神,能拯救人类。他说唯有柏拉图哲学承认这一真神,肯定这个神是真理和幸福的根源,所以,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教义最为接近,它应居其他哲学之上。11-22卷为第二部分,论述“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的起源、发展和终结。所谓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是指善和恶两种不同性质的统治。上帝之城是神的国度,由善统治,过精神生活,向往至善,追求永生。人间之城是人的国度,由恶统治,过肉体生活,犯罪作恶,贪求现世享受。他断言,以人为中心,爱自己而蔑视神,追求人间享受的“人间之城”必然衰落消亡;以神为中心,爱神而蔑视自己,追求神的“上帝之城”必然兴旺,永世长存。因此,他规劝“人间之城”接受基督教的领导。他力图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归结为基督教的发展史,这一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中世纪哲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欧洲奴隶制覆灭和封建社会的开始。史学家通常把欧洲封建时代,即从476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称为中世纪时期。“中世纪”一语出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思是指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与古典文化复兴时期之间的时代,因此,今天讲的中世纪大都是指从5世纪到15世纪这段历史时期。这样,5-15世纪期间的哲学就称之为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过程约可分为三个时期:5-10世纪为早期中世纪哲学。这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一方面,古罗马时期形成的粗鄙的教父学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波爱修和爱留根纳的哲学。波爱修的突出贡献是对“共相”本性的分析,从而使他成为连结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的桥梁。爱留根纳把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哲学体系,推动了教父学向经院哲学的过渡,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11-13世纪为中期中世纪哲学,是经院哲学形成、发展和全盛时期。由于封建社会的发展,理性思辨兴起,产生了以抽象思辨和烦琐论证为特征的经院哲学,并在其内部形成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分歧与论争。13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既改变了自奥古斯丁以来所一贯认为的理性来自启示的信仰,理性与信仰不可分的主张,明确地区分信仰与理性为不同领域,又把经院哲学加以系统化,把经院哲学推向顶峰。14-15世纪为晚期中世纪哲学,是经院哲学衰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罗马公教会逐渐衰落。由于后期唯名论者罗·培根、邓斯·司各特、奥康的威廉等人,进一步谋求宗教信仰与理性的进一步分离;由于思辨神秘主义的发展;也由于怀疑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抬头,从而既促进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衰落,又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