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第141页(23525字)
一、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阿糖腺苷(Arα-A)和阿糖腺苷单磷酸盐(Arα-AMP)Arα-A和Arα-AMP两者均为嘌呤核苷,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能抑制病毒DNA合成。
(1)作用机制:Arα-A在体内进入细胞后,磷酸化生成Arα-AMP、Arα-ADP和Arα-ATP。Arα-ATP能与脱氧ATP竞争性地结合到病毒的DNA聚合酶上,使该酶活性受到抑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Arα-A对病毒的DNA聚合酶的作用大于对宿主细胞DNA聚合酶的作用,因此治疗浓度的Arα-A能优先抑制病毒DNA的合成。Arα-ADP和Arα-ATP还能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和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活性,进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2)临床疗效:静滴Arα-A或静注(或肌注)Arα-AMP,可使DNA聚合酶活力显着降低,伴有HBeAg和HBV-DNA清除或减少,但停药后往往复发,远期疗效不够理想。一般而论,该药疗效与剂量和疗程有关。短程大剂量对HBV复制的抑制时间较短,并且毒性反应也较大。长程(几个疗程)小剂量治疗对HBV复制的抑制时间较久,可使血清感染指标明显下降或转阴,并伴血清转氨酶下降。
本品适用于肝活检证实的乙型CAH、HBsAg和HBVDNA阳性者。孕妇、哺乳期、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功能不良者禁用。
(3)给药方法:Arα-A,10~15mg/kg·d-1,稀释在1000ml5%葡萄糖溶液内,12h内缓慢静滴,连用14d,休息7~10d为一疗程,一般用2个疗程。
Arα-AMP:5~10mg/kg·d-1,分2次肌肉注射或静注,疗程同上,也可延长到3~6个月。近年来有人按上述方案,同时合用胸腺肽或乙肝疫苗,认为可提高疗效。
(4)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疼痛综合征,包括全身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感觉异常,可逆性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体重减轻等。副作用与剂量相关,严重时虽停药但仍可加重。
2.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组宿主蛋白,对细胞内病毒有抗病毒作用。根据产生干扰素的细胞及其抗原性,分为α、β及γ三型。
(1)作用机制: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性、间接性、相对种属特异性及选择性等特点。人的干扰素只能保护人细胞而不能使其他动物细胞获得抗病毒活性。干扰素抗病毒活性有选择性,未受病毒感染的细胞经干扰素处理则影响不大,病毒感染后再用干扰素处理,则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干扰素还具有抗细胞分裂活性及免疫调节活性。它通过调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来调节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如干扰素可增强感染的肝细胞膜上HLA-1的表达,使Tc细胞能增强识别HBV感染的肝细胞并破坏它,可抑制有丝分裂原促进T细胞增殖反应,还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并可通过调节K细胞及NK细胞的活性来调节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但干扰素不能清除细胞核内的超螺旋型DNA,而这种DNA是HBV-DNA复制的开始模板,故干扰素治疗后仍常有复发。
(2)剂量与疗程:综合国外应用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报道,IFN-α对HBV肯定有抑制作用。隔日或每周3次每次给予(2~10)×106IU/m3体表面积,肌肉注射,疗程3~6个月。有26%~6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或DNAP可持续转阴或明显降低,伴有HBeAg阴转和抗-HBe阳转,但HBsAg转阴者不到10%。亦有报道HBeAg阴转率可达50%左右,对HBsAg的阴转率仅5%~10%。
多数研究中使用IFN-α的剂量为(3~5)×106U/d,皮下或肌肉注射。更高的剂量伴有更多的副作用,但也伴有更高的病毒抑制程度及更高的最大反应率。直接比较1次/d和隔日1次注射干扰素对病毒抑制的程度未显示出差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每月3次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最高的反应率。此疗法优点还在于患者较易耐受,同时比每日注射简单些。因此IFN-α治疗慢性HBV的剂量为3×106U,每周3次,疗程为3~6个月,可望30%~45%病情缓解(部分反应:HBeAg阴转,肝组织学改善)及5%~25%的患者得到治愈(完全反应:HBeAg和HBsAg均消失)。
(3)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性别:女性的疗效较男性为好。②病型:CAH的疗效优于CPH,更优于HBV携带者。③肝功情况:血清ALT高者疗效较低者为好,ALT正常者疗效不好。④HBsAg、HBeAg及HBV-DNA的滴度:滴度较低者比较高者为好。⑤从未经过抗病毒治疗者的疗效比经过多种抗病毒治疗无效者为好。
HBsAg(+)、HBV-DNA(一)者,表示病毒并不活动,不需用IFN,HBV携带者不用IFN,失代偿期肝硬变不用IFN,否则会促进病情发展。
(4)有效指标:①症状改善。②AST、ALT下降。③HBeAg、HBV-DNA及DNA-P转阴。必须在治疗后维持阴性至少3个月才算真正有效,2~6个月时复发率最高,而6个月后复发率则低。
(5)提高IFN-α的反应率:1981年Scullard等开始试验联合疗法,在用Arα-A与IFN联合治疗的16例患者中,有7例(43%)血清DNA-P持久地受抑制,有2例(12%)血清标志(包括HBsAg)完全被清除。患者DNA-P阴转后疾病症状及活动也得到缓解。联合疗法的反应率明显高于单用IFN者(25%)或单用Arα-A者(16%)。1982年Smith等使用各种剂量干扰素及Arα-A联合治疗10例患者,DNA-P持久受抑制和HBeAg最后消除者仅有1例(10%)。虽然如此,联合疗法也许是临床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法以来最有希望的方法。联合国专家委员会认为,每28d为一疗程,Arα-A(0.5g/d)和干扰素(5×106U/d)交替治疗可获较好反应,坚持若干疗程则效果更好。
提高IFN-α的反应率最有希望的方法,可能是短程皮质激素撤除疗法后用干扰素。
(6)治疗后监护:①第1周末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因有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肾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炎,故要注意。副反应严重时应暂停用药。②注射后有发热者,注射前1h服退热药,IFN可刺激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前者是致热原。③第1个月每周测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肾功能、ALT、HBsAg、HBeAg,以后每2~3周测1次,直到治疗结束。
(7)副作用:①流感样综合征:当患者首次治疗时可出现,常在注射后1~2h发生,可用退热药控制,一般用药2周后该副反应减轻。②高热、战栗、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头痛及倦怠。③剂量过大(>20mU/d)、时间较长,患者可发生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出血、贫血。④严重副反应有:肝病加剧,尤其见于肝硬变患者,继发感染,严重精神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疮疫样综合征、甲状腺炎及血管炎)及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一旦发生严重副反应,应立即停药。
3.阿昔洛韦(无环鸟苷,ACV)
(1)作用机制:阿昔洛韦是一种合成的无环嘌呤核苷类化合物,抗疱疹病毒作用较强,特别是对单纯疱疹病毒能力强,效力比阿糖腺苷强160倍。阿昔洛韦进入人体细胞,先由病毒编码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磷酸化作用,形成单磷酸阿昔洛韦,再经宿主细胞鸟苷酸酶催化成二磷酸阿昔洛韦,最后由宿主细胞其他酸转化为三磷酸阿昔洛韦。三磷酸阿昔洛韦选择性地抗病毒DNA聚合酶比抗宿主细胞DNA聚合酶更有力。因此,它是抗疱疹病毒的理想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很小。许多研究表明,它对由疱疹病毒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部感染有效。但是,HBV未被证明具有内源性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BV感染的细胞也未被证实可引起这样一种细胞内的酶。但少数几组研究中用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成功。其机制可能是在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中,细胞的激酶将阿昔洛韦磷酸化成为三磷酸阿昔洛韦,从而发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2)用法与用量:治疗剂量15mg/kg,加在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滴,14d为一疗程,在用药两个疗程后发现该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DNA-P有显着抑制作用,作用在第一疗程末出现,但停药后DNA-P又有升高倾向。
国产阿昔洛韦应用于患者HBeAg阴转率可达22.7%(对照组0/22),随访一年后HBeAg阴转率为72%(对照组18.1%),HBV DNA阴转率为57.8%(对照组22.2%)。口服制剂在血中浓度较静滴者低。
将阿昔洛韦与其他抗病毒药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1987年Man等将IFN-α与阿昔洛韦联合应用,使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18例注射IFN-α4个月及继用阿昔洛韦8~16周,结果有7例获得持久的疗效,而对照组无一例有持久疗效。
(3)副作用:用药后偶有不适、发热、皮疹等,停药后迅速消失。静脉注射大剂量时,可出现可逆性肾功能紊乱,血浆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如给予大量饮水或静脉缓慢滴注,可减少此种不良反应。此外,可致患者血清转氨酶暂时性升高,偶见血栓性静脉炎。
4.磷甲酸(PFA) 磷甲酸或磷羧基甲酸钠,是焦磷酸类似物。当RNA或DNA合成时,它干扰聚合酶接触到三磷酸核苷。它抑制病毒聚合酶所需浓度远在封闭宿主细胞聚合酶所需浓度之下,并能使巨细胞病毒感染部分缓解,是逆转录病毒非竞争性的强抑制剂。因此,它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国外(Nordentelt,1979)及国内的陶其敏等均在体外证明,该药对HBV DNA-P有抑制作用。在黑猩猩慢性HBsAg携带者试验中,使用此药后引起血清DNA-P水平的抑制,用肝活检组织荧光显微镜检查,可见肝细胞内HBcAg反应性降低。在国内,用它在鸭肝炎病毒感染模型进行抗病毒研究,证明有一定作用。但因其磷酸部分有可能结合到患者骨中,从骨中再代谢出来很慢,被测量出来需要数年之久,有可能造成PFA毒性长期在骨组织中保留,故此药进一步在人身上的实验研究已停顿。在国外,一般用于临床治疗暴发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合并有艾滋病及丁型肝炎者。1986年国外普赖斯等用该药成功地治疗1例暴发性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肝炎。经首剂20mg/kg体重后,随即每小时输入1mg/kg体重,以后增加到1.7mg/kg体重,13d接受总剂量30g。在用药30d后患者完全恢复,HBsAg转阴。1986年国际肝炎会议上,有人综述磷甲酸治疗暴发性乙型或丁型混合型肝炎8例,其中6例存活且完全恢复。但治疗方法及疗效在国内尚在研究中。
5.聚肌胞(PolyI∶C) 聚肌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可诱生低水平的干扰素,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此外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某些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还可提高NK细胞单核细胞活性,达到抗肝细胞坏死和抗肿瘤作用等。
用量2~4mg,每周2次,肌肉注射,疗程3~6个月。亦可静脉注射10mg,每周2次,疗程同上。1985年中国生化药学会组织7家医院多中心双盲试验,79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聚肌胞4~6mg,肌肉注射,每周2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用安慰剂,结果HBsAg、HBeAg、抗-HBc、HBVDNA、DNA-P的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5.0%、48.7%、9.5%30.8%、28.6%;对照组分别为5.1%、27%、0、0、0;除HBsAg外,其他标志阴转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除DNA-P阴转率有显着性差异外,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
国产聚肌胞剂量在0.04~0.2mg/kg体重范围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约10%病例在最初几次用药后出现一过性低热,此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当聚肌胞剂量大于1mg/kg体重时,则几乎所有患者都发生一种类流感病样症状,如发冷、发热、肌痛、恶心等;当剂量大于6mg/kg体重时可使血清转氨酶暂时性上升,碱性磷酸酶亦可轻度暂时性升高。
为提高对慢乙肝的治疗效果,有作者曾在用Arα-A治疗少数慢乙肝患者28d疗程后,换聚肌胞治疗至3个月,其效果与持续应用抗病毒疗法相似。
6.其他抗病毒药 ①叠氮胸苷(AZT):对HBV DNA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为与TTP竞争作用。②舒拉明:此药与磷甲酸相似,对鸭乙肝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对HBV DNA有抑制活性作用,特别是和阿昔洛韦联合应用时作用更明显。阿昔洛韦按20mg/kg·d-1,共2周;舒拉明按20mg/kg,在7、9、14、21d注射,能有效地抑制DNA-P活性,停药后降低的DNA-P水平可维持3个星期,比这两种药单用维持时间长。③DDC(2′,3′-二脱氧胞苷)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药,在体外试验中,DDC有抑制HAV复制时逆转录酶作用,对HBV也具有抑制作用。因HBV复制通过一种RNA中间体并经逆转录酶作用形成负链,此药正进行临床初试,有待评价。
二、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损伤肝细胞。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炎时,尤其是CAH病理损害中,Tc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居主要地位,而杀伤(K)细胞介导的针对肝特异性膜脂蛋白(LSP)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效应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AH免疫功能失调极为复杂,涉及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紊乱以及复杂的自身免疫反应。
急性乙肝患者,在病程中尽管可以发生一些免疫病理反应,但一般都是一过性的,依赖机体本身的免疫调节机制,可以自然恢复。因此,临床经过多属良性,绝大多数患者可获痊愈,无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然而慢性肝炎与重症肝炎,多具有持续或严重的免疫病理反应,需要进行适当的免疫调节治疗,以便减轻免疫性肝损伤,使其临床过程趋向缓解与稳定。
根据免疫调节剂的效应大致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免疫促进剂及免疫抑制剂。目前在病毒性肝炎中,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尚有两个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①由于HBV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均参与发病过程,使用免疫促进剂,可使病毒复制活动增加,并有可能导致肝癌;使用免疫抑制剂时,虽可加强清除病毒,但又常引起肝细胞溶解,而使病情加剧。加之机体免疫功能错综复杂,并相互影响,又无简易实验检测方法,因此,目前尚难准确地掌握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某种免疫调节剂,而只能凭医生本人的经验与知识选择用药。寻求一种对清除病毒的细胞有激活效应,而对自身免疫具有抑制效应的双重免疫调节剂则是最理想的;②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机制相当复杂,现应用的免疫调节剂大多数是非特异性的,疗效不甚理想,因此,发展有针对性的特异的免疫调节剂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曾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药物有:①激素类药,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前列腺素;②细胞因子,如胸腺素、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2;③特异的或非特异的抗原或特异性抗体,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草分枝杆菌多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等;④影响细胞内环核苷酸的化合物,如咪唑类药物。
(一)胸腺素(肽)
胸腺素(thymosin)系从动物胸腺中提取制备的一种多肽,具有能诱导T细胞成熟和调节成熟T细胞的功能。临床应用后可不同程度增加T细胞数量、功能和受体;检测患者用药后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百分率多有明显上升至正常,使植物血凝素反应性明显增加,增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增加MIF及γ干扰素和淋巴毒素的生成,转氨酶下降,并伴其他肝功能改善。但对乙肝病毒的血清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Goldstein等提取的胸腺素组分5(TF5)及由它纯化的胸腺素α1(TA1)已用于临床。Mutchnick等对9例经肝组织学证明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全部病例ALT升高至少在5个月以上,并且血清HBsAg及HBV DNA阳性,4例接受合成的TA1(900μg/m2)及1例用TF5(90mg/m2),每周2次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对照组4例,接受安慰剂(NaHCO3)治疗。完成治疗6个月后观察12个月。给予胸腺素治疗的病例,ALT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198±86比42±7IU/L);相反,在对照组未见完全改善(100±12比194±81IU/L)。其中,虽有1例自然缓解,可见ALT恢复正常,其他均无改善。在观察的12个月中,4例治疗组患者(80%)及对照组1例(25%)血清HBV DNA清除。HBeAg阴转者,治疗组4例中有3例,而对照组3例中仅1例。HBsAg阴转者,治疗组1例(20%),对照组无。在观察的一年中,治疗组能够保持改善状态,并且清除HBsAg的患者抗-HBs阳转。未发现药物对全身及局部的严重毒副作用。
我国临床应用的小牛或猪胸腺素等纯化的TF5,分子量约1000。南京胸腺素研究协作组应用猪TF5,10mg/d,肌肉注射,治疗24例乙型CAH,另设严格对照组,用口服800mg/d,疗程3~6个月。结果提示治疗组有18例(66.7%)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阴转例数,治疗组4例,对照组无一例阴转,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张定风(1985年)用胸腺肽治疗20例CAH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见Ts功能不断增加,同时血清ALT逐步下降。张氏又用胸腺肽综合治疗重症肝炎29例,剂量为16~20mg/d,静脉滴注,结果存活13例(44.5%),并发现临床疗效与治疗前Ts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抗-LSP效价也相应下降。尽管国内在应用胸腺素治疗慢性乙肝和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做了一些工作,但对其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用法及用量: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因其体内半衰期短,为6~8h,故以静滴为宜。肌肉注射每次4~10mg,1d或隔日1次。静脉注射则用10~20mg加于10%葡萄糖中滴注,1次/d,疗程均为3个月。多数无不良反应,少数偶有皮疹、寒战及发热等过敏反应。如中途停药2周以上,需作过敏试验后方可继续使用。
(二)免疫核糖核酸
免疫核糖核酸(iRNA)是从HBsAg免疫动物(马、羊等)的脾脏和淋巴结中提取的核糖核酸,具有传递特异性免疫信息到正常人及动物,使后者产生抗体及细胞免疫,以达到治疗乙型肝炎的目的。研究表明,iRNA在体外可过继给乙型肝炎患者的白细胞,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信息,对HBsAg的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由阴性转为阳性,但对于乙型肝炎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约61%不能接受过继,这可能和免疫耐受有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周注射1~2次,持续到6个月,在50例患者中,80%HBsAg滴度下降,20%HBsAg被清除。血清转氨酶活力在治疗的患者中,64%降低及44%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照组21例患者中,仅3例(14%)HBsAg滴度下降,无1例转阴,此组患者中仅有2例(10%)血清转氨酶活力降低。
为了验证iRNA对HBV的作用进行了临床试验,采用双盲对照方法,治疗组18例中7例HBeAg被清除,其中1例发生HBeAg向抗HBe转换;对照组15例中1例HBeAg转阴,未发生血清转换患者。治疗组HBeAg阴转的8例中有6例ALT复常,而对照组15例中3例ALT恢复正常。国内356医院等用iRNA治疗12例CPH及16例CAH,结果HBsAg阴转7例(25%),HBeAg阴转11例(91.7%),抗-HBs阳转2例(7.1%),5例抗-HBc阳性者全部阴转。丁劲行等用iRNA治疗CAH及CPH共52例,并与聚肌胞组对照,结果iRNA组临床治愈率为36.5%,而聚肌胞组为21.3%,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南京部队肝炎协作组报道,每周用iRNA 2mg,6个月为一疗程,或4mg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HBeAg阴转率在CAH为17%,CPH为11%,CAH/LC(肝硬变)为25%;HBeAg阴转率分别为85%、72%、87%;抗-HBs阳转率分别为44%、42%、32%;抗-HBe阳转率分别为32%、20%、12%。302医院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作双盲配对治疗,结果提示iRNA对ALT复常率与HBeAg阴转率有一定疗效,但对HBsAg和抗-HBc阴转率效果不理想。南京部队肝炎协作组(1989年)报道,iRNA和胸腺肽联合治疗乙型CAH(分两组,各42例)与对照组的配对研究,结果两个治疗组近期治愈率分别为81%、66.7%,远期治愈率为55%和51.2%,高于对照组近期治愈率45.2%(P<0.05)及远期治愈率36.8%;HBeAg近期阴转率分别为60%和53.3%,一年阴转率为60%和56.7%,均高于对照组近期阴转率26.6%(P<0.05)及一年阴转率28.6(P<0.05);ALT近期复常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但复常所需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
用法及用量:2~4mg,上臂内皮下注射,或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周围注射,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三)转移因子(TF)
转移因子是一种从人体白细胞提取的,可能是双链多核苷酸或多核苷酸链或多肽链复合物,分子量小,无抗原性,不含HLA,不能参与体液免疫。其主要作用是将细胞免疫活性转移给受体,以提高后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还可促进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提高单核细胞内cAMP水平,产生趋化物质,诱导干扰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国内多用正常人白细胞、扁桃体、外伤脾或肝硬变脾提取的TF。空军广州医院报道,用肝硬变脾提取的TF,每周2次皮下注射,每次2ml(每ml相当于2×108个白细胞所产生的TF),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用2个疗程,治疗CPH358例,其中成人223例,儿童135例;CAH 48例,其中成人35例,儿童13例,结果:①儿童的CPH临床治愈率(84.66%)较成人为优(P<0.05);②中医辨证分型的肝郁脾虚疗效最好,其临床治愈率可达84.75%,与其他型相比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③肝特异膜脂蛋白-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LSP-LMIT)阴性病例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阳性病例(P<0.01);④E-玫瑰花形成试验低下病例的临床治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的体会是:年幼、体弱、易感冒、中医辨证阳虚气虚、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较适用TF治疗。叶维法等用健康献血员淋巴细胞TF治疗各类疾病80例,其中CPH 6例、CAH 28例、LC 5例、HBsAg携带者5例,治疗后自觉症状好转24例,无效20例。ALT活性增高者37例中,治疗后下降21例(56.7%),经免疫学观察,二硝基氯苯(DNCB)皮试23例中,阳性的13例,治后阳性程度增强2例,减弱3例,无变化3例,阴转5例,阴性的10例治疗后转为阳性6例,无变化4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治疗前正常对照组转化率为49.7%,6例肝病为41%,治疗后对照组为61.2%,肝病组为63.9%。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TF无种属特异性,用动物淋巴细胞制取的TF,能够给人转移细胞介导免疫功能。李在连报道,用纯乙肝病毒疫苗免疫猪后,取其脾脏制成匀浆,经冻融,负压透析制备乙肝特异性TF,用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浓缩的透析液,各种乙肝相关抗原抗体均为阴性,并且确定该制品具有抗乙肝病毒特异性免疫活性。说明该制剂安全有效,并使用这种制剂治疗慢性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肝功能好转,免疫状态改善,乙肝病毒感染指标转阴或降低,HBeAg转阴率为53%。张光曙(1990年)报道,用手术摘除的HBV感染阳性人脾和感染的人胎盘制成两种乙肝特异性T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0例,两组的HBeAg的血清反转率分别为54.1%和32.8%。
虽然如此,持久的对疾病活动或血清学感染指标的有利效果尚未得到证明。过去,仅根据HBsAg是否被清除来进行评价,不能对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疗效做出正确评价。应对HBV复制指标、病毒组织学改变及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在制备转移因子时,对它的稳定性、效力的检定及标准化应做出统一规定,这些都需进一步研究。
(四)白细胞介素2(IL-2)
IL-2是TH在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它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近年来在免疫治疗上颇受重视的生物制剂,原称T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人类CD4+细胞产生,其次CD8+细胞、CD11+细胞、二酰肽转移酶Ⅳ阳性细胞、唾液酸GM1阳性自然杀伤细胞、脐血淋巴细胞和Jurket辅助性T细胞系细胞等也可产生,对IL-2发生应答的反应细胞有细胞毒性T细胞前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前体细胞、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AK细胞)、正常B细胞和白血病B细胞等。IL-2具有在体外维持T细胞克隆的长期生长,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增殖扩大,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诱导LAK细胞的产生,促进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T细胞分泌免疫干扰素(IFN-γ)等多种功能。1983年已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IL-2(rIL-2),并以三种形式应用于临床:①体内直接给药;②在体外先以rIL-2刺激淋巴细胞,然后输给患者(过继免疫疗法);③过继免疫疗法和直接给药疗法联合应用,以联合疗法效果较好。
由于慢性HBV感染者IL-2活性显着下降,CTL介导的细胞毒反应相应降低,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清除感染肝细胞的功能,提示可应用IL-2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987年Nishioka报道,应用rIL-2治疗5例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者,2例用rIL-2250U/d,连续7d,以后400U/d,连用14d;另2例250U/d,以后500U/d连用27d;余1例500U/d连用28d。结果4例DNA-P活性增高者中,3例经治疗4周后转阴,其中2例停药后2个月仍未测到DNA-P;2例HBeAg转阴,其中1例HBeAg消失呈一过性;治疗后2个月内仍未见到HBeAg血清转换为抗-HBe。在开始治疗后2周内,4例患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停药后2周再次升高,然后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治疗中T4和T8无明显改变。NK细胞活性增高。日本恩地森一用rIL-2治疗11例慢性HBV感染者,结果2例HBsAg转阴,其中1例HBeAg转阴。南京医科大学唐保元等用IL-2治疗CAH 10例,4例HBeAg转阴,部分患者在rIL2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以低热及头痛最常见,其它不良反应有乏力、纳减及畏寒。这些不良反应均易于耐受,且随着治疗的继续而消失,不需中止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一过性ALT增高,可能系CTL活性增强,促进已感染的肝细胞溶解所致。rIL-2治疗CAH的最佳剂量和疗程有待进一步验证。
(五)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
LAK细胞是一类在IL-2短期刺激下具有对多种瘤细胞产生杀伤效应的淋巴细胞。它可以杀伤各种肿瘤细胞,但并不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另外这种杀伤作用不受组织相容性的影响。LAK细胞活性的诱导及其在体内的维持均有赖于IL2的存在。
治疗方法:取患者自身全血50~100ml(肝素抗凝),经分层液处理分离出淋巴细胞5×107~5×108,加入IL-25000~10000U,并与自体血浆混匀,放置于37C、5%二氧化碳孵箱中培养3h,取出后再与自身红细胞混合,按输血要求通过患者静脉输回。输前15min为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mg或选用其他抗过敏药物,以防止发生输液反应。一般为每周1次(每次100ml全血)或2次(每次50ml全血),6次或12次为一疗程。
临床资料:1987年起试用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0例,结果表明,此种疗法有促进HBeAg阴转,抗-HBe阳转及ALT复常的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3%与11.1%;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2.4%与8.3%。两组无论在HBeAg阴转率或抗-HBe阳转率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疗程期满时,ALT复常率分别为55.3%与30.5%,经统计学处理亦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ALT复常病例绝大多数伴有HBeAg阴转;停止治疗后进行半年及1年随访,HBeAg阴转率分别为60%及83.3%。在整个治疗和停药后随访过程中,HBV-DNA的动态改变,与HBeAg的阴转率相一致。在一年的观察期内,复发率较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HBV复制标志阴转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两组治疗前后的HBsAg与抗-HBe均无变化。北京第一传染病院用于治疗慢性HBV感染12例,治疗后HBV-DNA阴转6例(50%),半年后升至9例(75%),1年后随访5例为阴性(83%);HBeAg阴转4例(33%),半年后增至6例(50%),1年后6例随访5例阴转(83%);HBeAg 1年后阴转1例,效果甚好,尤其是远期疗效。姚宁等报道,国家“七五”肝炎攻关组应用自身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瞻性临床随机试验结果,治疗组39例用单一LAK细胞回输疗法,对照组25例用10%葡萄糖静脉滴注,疗程均6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53.8%、28.2%、33.3%与20.0%、8.0%、4.0%,两组差异显着(分别为P<0.01、<0.05、<0.01)。
自身LAK细胞回输疗法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自身NK细胞活性、增强NK细胞产生LAK能力和细胞毒T细胞功能有关。通过这些作用而产生抑制HBV复制,进而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临床疗效。本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中的最适剂量与疗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疗效尚需更多病例以作出较正确的评价。本疗法无明显副作用,仅少数病例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低热。
(六)卡介苗及卡介苗多糖疗法
卡介苗(BCG)是一种牛型分支杆菌的减毒菌株,一直被用做结核病的自动免疫,能明显提高机体抗结核的细胞免疫力,预防效果显着。后经研究证明,接种BCG,通过以下机制,还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①BCG能诱生IFN,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增强NK细胞的活性;②BCG能使血流中活化T细胞增多;③BCG能增强ADCC效应细胞——K细胞的杀伤活性;④BCG能直接诱导、激活NK细胞,使其杀伤作用增强;⑤BCG可使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⑥BCG对肿瘤抗原发挥作用。
基于BCG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国内近年来试用BCG治疗慢性HBV感染。江文森等报道,用BCG肩部皮内接种治疗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HBV-DNA阳性及抗-HBs阴性)185例,每次0.1ml,治疗的开始3个月每月接种1次,共4次,以后改为3个月1次,从首次接种1年后,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HBV-DNA,以后每隔3个月采血1次,连续3次。对照组49例不予特殊治疗,于相应的第18个月采血复查HBsAg、抗-HBs及HBV-DNA,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sAg阴转率分别为46/185例与5/49例,有显着差异(P<0.05),故认为BCG皮内接种对HBsAg阴转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封太昌等报道,应用接种BCG和口服双嘧达莫治疗11例慢性乙型肝炎,并设对照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HBsAg阴转3例,抗-HBs阳转3例,HBsAg阴转8例及抗-HBe阳转7例,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1984年日本Hidemasa等应用结核菌多糖(SSM)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14例,HBeAg阴转率占42.9%。鲍云等应用SSM治疗慢性乙肝12例,HBeAg阴转率为33.3%。1988~1989年鲍云等的研究组将从非致病性草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多糖命名为草分枝杆菌多糖(MPS)。MPS与SSM所含成分及药理特点相似。同时,谢贤春等从BCG的培养液中亦提取出多糖,命名为卡介苗多糖。这三种成分、特性及作用极为相似。在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试MPS并经过临床2期试验,在“七五”慢性肝炎治疗课题中进行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两期试验HBeAg阴转率在治疗期完成时可达42%~47%,阴转后持续而可靠,卡介苗多糖结果亦类似。在HBeAg阴转的32例中,有23例用药后1~2个月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时HBeAg阴转;持续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追踪,患者肝功能未见异常。治疗前后检测患者T4/T8比值,可见治疗后水平上升。动物试验中,MPS对鸭乙肝病毒DNA的清除有较好的效果,还可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七)左旋咪唑疗法
左旋咪唑(LMS)是一种广谱驱虫剂。1971年发现有免疫增强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增强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反应性,促使T细胞转化增殖成为免疫活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LMS还能非特异地增强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调节和增强体液免疫。
LMS作为细胞免疫增强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认为LMS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某些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但是还未肯定它能够降低HBV感染标志或是对这种感染过程有持久的疗效,故随机对照试验仍有待研究,与其它抗病毒药联合治疗中有无辅助作用也需进一步试验。
用法与用量:每周或隔周口服LMS 3d,或每隔3d用1d,星期日不用,150mg/d(儿童为2.5mg/kg·d-1),分3次服,也可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疗程3个月以上。间歇用可增强免疫,连续服用抑制免疫。
副作用:本品毒性低,常见不良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无力、关节痛、腹痛等。长期(6个月以上)用药,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用药过程中如有不明原因发热,应立即停药观察。
(八)猪苓多糖和并用乙肝疫苗疗法
猪苓多糖系从中药猪苓提取的有效成分。实验研究表明,猪苓多糖能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及促进机体提前产生抗HBs抗体和增加滴度的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也有增强作用。
猪苓多糖注射液含10mg/ml有效成分,剂量为40mg/次·d-1,必须深部肌肉注射以防止局部肌肉疼痛。连续应用20d,间歇10d,3个月为一个疗程。临床双盲对照研究,从近期疗效评价,对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促进表面抗原下降、e抗原阴转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2例中10例HBeAg阴转,对照组11例中2例阴转。以前非双盲研究中,治疗组150例有60例阴转,而对照组36例中仅1例阴转。从少数治疗前后两次肝穿结果分析,6例中4例病变明显好转,另2例也有好转。
我国“七五”攻关课题“慢性肝炎治疗的研究”中,曾观察猪苓多糖注射液合并较大剂量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HBeAg阴转率达60%(对照组12%);HBV-DNA阴转率为67.5%(对照组33.3%);抗-HBe阳转率为10%(对照组3%);ALT复常率为95.9%(对照组33.3%)。上述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着性差异。有10例患者治疗前后做2次肝活检,肝组织学亦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部分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HBeAg和HBV-DNA阴转。
上海市传染病院治疗经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38例,上法治疗后ALT增高者全部复常,HBeAg阴转率达68%,而对照组仅11%,有显着差异(P<0.05)。
本疗法未见对患者心、肺、造血系统和肾功能造成损害。通过3个月至6年随访观察,患者HBeAg和HBV-DNA分别为66%和56%持续阴转。远期疗效比较满意。上述临床资料显示,与以前文献报道的单用猪苓多糖治疗者(HBeAg阴转率34.17%)相比,疗效明显提高。
使用方法:猪苓多糖用法同上,乙肝疫苗每隔两周皮下注射1次(30μg),连续6次为一个疗程。
(九)甘草甜素
甘草甜素是从甘草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起初用于抗过敏,特别是抗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后知其能影响动物的免疫活性,并对中毒性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肝功能。
甘草甜素具有类固醇样作用,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有抗病毒作用(可使血清HBeAg/HBeAb转变),可诱生γ干扰素,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巨噬细胞产生IL-1,抑制PG的产生,从而促进TH产生IL-2,发挥促进Ts/Tc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作用。此外,尚有保护膜结构,强烈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能抑制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入而产生的细胞损害。
目前有两种制剂,即“强力新”(国产名强力宁),和“克肤疾朗”,前者为注射液,后者系口服片剂。强力宁注射液含甘草甜素0.2%、胱氨酸0.1%和甘氨酸2%,可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克肤疾朗2号每片中含甘草甜素25mg、DL-甲硫氨酸25mg、甘氨酸25mg和沉淀碳酸钙50mg。
据日本全国性协作研究报道,强力新40mg/d静脉注射,连用4周,治疗慢性肝炎,较对照组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对ALT与γ-GT降低尤为明显,而且稳定,停药后很少有反跳发生。日本一组资料报道,用强力新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变109例,总有效率67.9%。治疗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肝炎117例,总有效率82.1%,治疗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56例,总有效率83.9%。熊田博光等报道,用强力新治疗HBeAg阳性CAH8例,6例HBeAg转阴,其中3例产生抗-HBe。吴惟一等报道,用国产强力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6例,总有效率达86.5%,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对100例经肝穿活检证实的乙型慢性肝炎患者,用强力宁80~100ml/d治疗后,ALT与AST同步下降,表明该药对肝实质细胞损害的改善有良好作用。综合国内用强力宁治疗各型肝炎2884例的总有效率为92.36%,其中CAH 625例的有效率为80.2%。有对比检测的资料表明,强力宁对HBV标志的近期转换率也高于对照组。对8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治疗前后2次肝活检对比观察,发现治疗后肝组织坏死范围显着缩小,炎症明显减轻,增生的纤维组织明显吸收,淤胆消除,肝微循环改善。其中2例肝硬变见假小叶消失,说明强力宁可使肝组织的结构明显改善。对病毒标志物转阴,不同作者观察结果不一致,对照研究无显着性差异。
(十)肝炎灵注射液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药物研究所从广西出产的山豆根提取的有效成分,命名为肝炎灵注射液。每支2ml,内含生物碱35mg/ml,肌肉注射,每次2ml,2次/d。动物实验表明,该药能降低受试动物已升高的转氨酶,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肝糖原含量,激活网状内皮细胞,提高非特异免疫功能。
广西肝炎协作组1983年用肝炎灵治疗CAH 402例,总有效率为91.8%。1987年王培生报道,治疗CAH 142例和CPH 33例,结果转氨酶恢复正常者达85.6%。1987年田庚善等选择HBV-DNA、DNA-P和HBeAg均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肝炎灵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转氨酶复常率及HBeAg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在体外试验,用1∶20~1∶60药物浓度对Ⅰ型疮疹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肝炎灵很少有副作用。
(十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肝炎具有以下治疗作用:①抑制免疫反应:皮质激素可抑制T、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抑制这些细胞介导和参与的免疫病理反应,还可抑制补体生成,并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能力。②抗炎作用: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抑制炎症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肝、胆管细胞的炎症水肿等。③对肝脏代谢及结构的作用:可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促进肝内酶蛋白合成增加;还有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及稳定溶酶体膜的功能。④抗毒素作用:降低人对多种内毒素的反应性,使中毒症状得到迅速改善。
主要适应证是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olemen指出,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炎,不能减轻肝细胞坏死,也不能缩短病程,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而且停用后病情容易复发。目前一致认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炎,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机体对肝炎病毒的抑制和消除,促使病情慢性化,故不宜使用。
皮质激素对CAH可激活病毒复制,加重病情,主张不用。Lam等报道,用泼尼松龙治疗25例CAH,并设对照组26例,随访三年半,发现用泼尼松龙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与复发率均比对照组高,而缓解率却较低。邬祥惠报道,用泼尼松治疗的20例CAH,治疗后随访3~7年,其存活率为70%,而同期未用皮质激素治疗的30例CAH,存活率为63.3%,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
HBsAg阴性的CAH,病情反复波动,伴有肝外自身免疫征象如慢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肝功能异常、ALT反复波动、AIG倒置,经其他治疗无效者,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类风湿因子持续阳性和自身抗体持续阳性者,多主张应用泼尼松治疗,40~60mg/d,2~8周后缓慢减量,继以5~20mg/d维持3个月以上,可缓解症状,降低胆红素及ALT,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降低死亡率。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短程皮质激素撤除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认为有一定疗效。1984年Omato等在日本治疗49例HBeAg阳性慢性患者,分5种治疗方案,单用α干扰素、单用阿糖腺苷、单用泼尼松龙、短疗程泼尼松龙撤除后继用阿糖腺苷及短疗程泼尼松龙撤除后继用干扰素,分别观察其血清HBeAg、DNA-P、HBV-DNA阴转情况。在治疗期间和5个月的随访期中,HBeAg持久消失者,在短程激素撤除后继用Ara-AMP组9例患者中发生6例(67%);在短程激素撤除继用α干扰素组的5例患者中发生3例(60%);相反,单用干扰素组15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HBeAg持久消失;单用AraAMP组10例患者中仅1例;单用泼尼松龙组10例中仅有2例,前两组合在一起,即短程激素撤除后继用抗病毒药物疗法共14例,有9例HBeAg转阴(64%),而单一药物组35例中仅3例(9%)转阴(P<0.01)。Perrillo等报道,用皮质激素撤退后,加Ara-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例,其中9例HBVDNA转阴持续16个月,比单用干扰素疗效好。秦绍明报道,用皮质激素撤除后,继以聚肌胞或聚肌胞加胸腺肽治疗CAH疗效较好。
这些结果提示,短程皮质激素疗法后,快速停药,可引起一次急性样发作,促使慢性乙肝患者病情恶化,随后加用抗病毒药或免疫抑制剂,可增加患者对抗病毒的反应性。我们也曾在单用抗病毒药物失败的2例中进行过这种疗法而收到良好反应,患者的HBV标志获得持久的消失。
(十二)苦参碱注射液
苦参碱是302医院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协作,从中药苦参中提取的。实验表明,苦参碱注射液对中毒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使转氨酶下降,肝细胞再生活跃,并可使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明显减轻,对乙肝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987年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药物研究室研制的苦参碱,每5ml安瓿含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点滴。无反应,次日可增加到100mg,1次/d,持续2个月为一疗程。1991年巫善明等报道,应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130例(CPH77例,CAH53例),对照组乙肝患者65例,结果症状体征及化验结果的改善和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及丹参注射液)相比,两者相似,但抑制病毒复制效果较好,HBeAg、抗-HBeIgM、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1%、58%、37%,而对照组分别为9.2%、0%和0%。
(十三)苦味叶下珠
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amanrus),又名珍珠草、阴阳草、山皂角等,为大戟科油相属植物。叶下珠的主要或分是叶下珠素,具有保护肝细胞受毒物的损害和护肝作用。印度学者Thyagarajan等应用叶下珠全草干粉胶囊(200mg/粒),3次/d,疗程30d,治疗37例HBsAg携带者,结果22例(59%)HBsAg阴转,而对照组23例中仅1例(4%)阴转(P<0.001)。治疗组HBsAg阳性、HBeAg和抗-HBc IgM阴性的14例中有13例(93%)HBsAg消失;HBsAg和HBeAg阳性、抗-HBcIgM阴性的9例中有4例(44%)HBsAg消失;上述3项标记均阳性的8例中仅1例(13%)HBsAg消失;HBsAg和抗-HBc IgM阳性而HBeAg阴性的6例中,有4例(67%)HBsAg消失。总之,HBeAg阳性携带者的HBsAg的消失率(29%,5/17)较HBeAg阴性者(85%,17/20)为低(P<0.001),未发现该药的毒副作用。
Leelarasamet在泰国重复上述试验,治疗组59例,仅1例转阴。上海中医学院曙光医院王灵台报道,用苦味叶下珠胶囊制剂治疗65例CPH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经3个月疗程,HBsAg转阴率10.8%。HBeAg、DNA-P和抗HBe IgM转阴率分别为62.9%、41.7%和66.7%。CPH转阴率高于ASC。上海华东医院诸福明对75例HBV标志物阳性病例分成3组,叶下珠煎剂组、叶下珠冲剂组、聚肌胞注射组,三组HBsAg阴转率分别为4.3%、4.2%、3.6%,均无明显效果。但在HBeAg阴转方面,叶下珠冲剂组为62.5%(P<0.01),叶下珠煎剂组阴转率为28.5%(P<0.05),聚肌胞注射组为5.9%。河南省医科所王美霞等用Thyagarajan提供的苦味叶下珠干粉胶囊后(0.5g)对11例进行了治疗,其中3例ASC,7例CPC,1例CAH,结果11例治疗3个月,无1例转阴,也无1例HBeAg阴转。
因此,苦味叶下珠抗病毒的作用尚未得到验证,是否不同产地含抗病毒成分不同,或剂量不足,或选择HBsAg无症状携带者对任何治疗都不产生反应,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十四)虫草头孢菌丝
我国已生产出虫草头孢菌丝胶囊。剂量为每次5粒(1.25g),口服3次/d。用于治疗CAH,疗程3~6个月。患者服药后,其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对降低转氨酶及TTT可达到93%与68%,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对病毒标志物HBeAg阴转,治疗组为40%,而对照组为16%,表明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
三、导向疗法
导向疗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疗法。鉴于所有抗病毒药物均有较大的毒性反应,故人们试图减少药物剂量,并使这些少量药物集中到靶器官,而形成局部高浓度,从而提高疗效。由于这种抗病毒药是借助载体导向而不是在全身分布,其毒副作用也随之减轻。
导向载体多使用脂质体或乳糖胺化人血清白蛋白(LHSA),它由受体介导的细胞内摄作用而能选择地穿入肝细胞。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用脂质体包裹a干扰素(1MU),做成导向肝脏的接合剂应用于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邱德凯等应用脂质体包裹冬虫夏草多糖.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3个月,与单用冬虫夏草多糖的25例患者比较,结果CD4/CD8比值和NK活性等细胞免疫功能、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γ-GT活性等肝功能,以及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转化率,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
导向疗法不仅能降低抗病毒药物的剂量,而且可提高疗效,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肝细胞移植及肝细胞刺激再生因子疗法
苏盛等将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切除的肝组织加以研磨获得的肝细胞注射于脾脏获得成功。证明肝细胞在脾脏可发展成组织块,并有一定的肝功能,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Gupta等(1991年)采用能生产HBsAg的G7HBV转基因肝细胞,或用1111n标记的细胞来检验脾内移植的肝细胞的分布,发现大多数肝细胞移位到肝脏(55%±7%),而小部分留在脾内(15%±3%);并且有一些移植的肝细胞定位在肺部(3%)或胰腺(1%)。移位的肝细胞很快进入肝小叶。移植的肝细胞迅速地接种并移入宿主肝脏,保持正常的功能及持久地成活。
我国采用胎肝细胞悬液(FLC)输注疗法。1987年我国陈成伟等报道,运用人胎肝细胞悬液输注疗法治疗重型肝炎取得满意疗效。所采用的FLC悬液系选择怀孕4~6个月的健康孕妇,经水囊引产,取其胎儿肝脏,在无菌室内超净台上制成肝细胞悬液,然后立即输注给患者。
1990年慢性肝炎“七五”攻关协作组进行一项多中心配对对照研究试验,收集到70例CAH患者,配成35对,两组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FLC悬液输注,每周1次,每次一个胎肝,连续10周。对照组每周输注一次葡萄糖溶液,连续10周。疗程结束后分析,治疗组ALT、TTT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明显的显着性差异(P<0.05~0.01)。但HBV标志物则无明显的变化。多数患者自觉食欲改善,乏力减轻,有舒适感。FLC悬液输注无副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人胎肝细胞具有某种代谢的支持作用或存在着某种未明的刺激因子,使它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我国湖南医科大学苏先狮等参照Labrecque制备肝细胞刺激物质的方法,并加以改进,从新鲜乳猪肝脏提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并用于临床治疗重症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结果表明,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转氨酶活力水平、加速黄疸消退有效。
五、对症治疗
对症疗法主要是指应用降低转氨酶及促进黄疽消退的药物治疗慢性肝炎。能使转氨酶降低的药物,主要是五味子、联苯双酯、垂盆草、水飞蓟、齐墩果酸等保肝药。
实验研究表明,五味子和联苯双酯对中毒性肝损伤引起的ALT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并可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但其降酶机制尚未最后阐明。实验研究表明,该药无直接灭活或加速转氨酶失活的作用。其防止肝损害的机制可能有三个方面:①五味子及联苯双酯对CCl4引起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以及CCl4与微粒体脂质的共价结合,有显着抑制作用,可部分保护内质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肝细胞损伤因而减轻;②对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联苯双酯能显着增强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对抗因膜脂质过氧化所造成的膜流动性异常降低,因而可减轻肝细胞膜的损伤;③联苯双酯可调整人红细胞膜屏障功能,维持红细胞的可塑性和变形性,有可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而有利于肝细胞的供血、供氧、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以维持或恢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
五味子和联苯双酯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对肝微粒体药酶有诱导作用及免疫调控、抗细胞突变作用等,还有显着降低转氨酶的作用,有效率可达84%~97.9%,复常率可达75%,平均降酶天数为20d。它具有降酶速度快、幅度大等特点。但停药后约50%患者转氨酶复升。王锡育用联苯双酯治疗8例慢肝患者,疗程23d~10个月,ALT降到正常或显着下降,但肝穿刺病理检查无1例恢复正常。故认为联苯双酯对肝炎病毒所致肝损伤无明显修复作用,不能改变肝病的进程。
病毒性肝炎肝损伤的机制是免疫损伤,和其他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的肝损伤机制不同。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与病毒的持续存在、病毒复制以及宿主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病毒性肝炎患者,转氨酶正常时并无任何症状,而病毒复制活跃,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改变。故仅依靠症状的有无或轻重、转氨酶正常与否,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另外,有许多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在出现疗效前常可见转氨酶短暂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并恢复正常水平。
因此,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点不是降低转氨酶,而是首先要解除病毒在肝脏组织内的存在及复制,同时要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以便清除病毒。病毒消除后,肝脏功能自然恢复。中毒性、药物性及酒精性肝炎,以及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使用降酶药可以帮助肝脏增强解毒功能,是可以长期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