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整体关系与临床意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88页(2079字)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是十二经脉理论的深入发挥,密切了躯干近端与肢体远端的作用联系,对指导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四气街与四海所在处均在头身躯干部,即经脉的标部或结部,“标”为梢杪,“结”为归结,前者内通脏腑,外达腹背,是脉气通达躯内外(前后)的通道;后者蕴藏人体精、神、气、血四宝,是脉气归聚的大海。头胸气街之气出入会聚之处,即“四海”所在。

(2)十二经脉都以四肢为“本”、“根”,“根”在脉气所出的井穴,“本”在脉气所发之本干,均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故其处的穴位(五腧穴)亦名“本输穴”,说明“本”与“标”之间的作用影响,其排列皆与标本关系一致,即自远端向近端向心排列,不与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逆顺相接)一致(逆顺循行走向为适应营气运行的需要而来)。

(3)由于四肢肘膝以下为十二经脉“本”和“根”所在,所以腧穴(特别是某些特定穴)的远道主治性能也以本部穴为明显,即本(根)部穴均能治疗标(结)部病。

(4)由于阴经的标部和结部都在躯干,特别是六阴经标部在躯干的背俞穴与腹募穴,其气与各该内脏直接通联,故其本部腧穴的作用影响多与其内脏及背俞、腹募穴相呼应。这是《灵枢·寿夭刚柔》中所称:“病在阴(体腔)之阴(五脏)者,刺阴(阴经)之荥输”的理由,也是《素问·咳论篇》中:“治脏者治其俞(五输之第三穴)”原则的由来。

(5)由于阳经的标部和结部都在头部,其本(根)部的腧穴的作用影响多仅能与其标(结)所在头面部相呼应,不能直达其各该内腑,一般也不治本腑病(足三阳经例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称“(阳经)荥输治外经”的选穴原则,其理即在于此。

(6)基于以上两种关系,故《灵枢·经脉》所列十二经的病候中,六阴经脉一般均有本脏病的症状,而六阳经脉一般没有本腑病症状的记载(足三阳例外),特别是手三阳经更为明显。

(7)《灵枢》记载,位在足三阳经上膝关节以下本部的六府下合穴对六腑有较为直接的作用,即所谓“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称阳脉即指足三阳经。《灵枢·本输》中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三焦者……(足)太阳之别也”。基于这种认识,所以《灵枢·本输》中又说:“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并在叙述手三阳的本输穴时分别加有:“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大肠上合手阳明”。说明手三阳本部腧穴之脉气是由下而上从本腑“上合”而来,其作用不与本腑有关。这就补充说明了上述第五条现象(参阅2.1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循行分布条)。

(8)六阳经脉一般没有本腑病的症状记载,也不治本腑病,而足三阳经却例外,这是因为六腑的下合穴均位在足三阳,而胃、胆、膀胱三经的“下合穴”与本经本输穴的合穴完全一致,所以《灵枢·经脉》中记载十二经脉病候时足阳明经有胃中寒热的病候载述;足少阳经有口苦,善太息的胆腑病症状;足太阳经在《经脉》中虽没提到膀胱腑病,但《本输》中却补充说:“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足)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合治内腑”。至于六腑的下合穴的具体内容请参阅本书3.1.3特定穴及2.1十二经脉中足三阳条。

(9)内脏虽在体腔内,但它们除和有关的十二经脉远端肢体的本输穴有联系外,还和背腹部体表有紧密的联系。因脏腑在于体腔内,其气外通于背俞腹募穴,故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十二俞(六脏六腑的背俞穴)皆通于脏气”(《类经》)。元代医家滑寿也说:“脏腑背腹,气相通应”(《难经本义·67难》注)。这种脏腑内外,前后背腹,气相通应的认识,从十二经标本的联系中可以体现出来,是人体躯干前后联系依据之一。

(10)与标本、根结、气街、四海说有关联的,还有生气之原(人体先天之原气)为十二经脉之根本的认识。《难经·8难》中说:“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肾间动气,后人虞庶认为即“人之原气”,也就是肾阳之气。所以六经根结理论除阐述十二经脉蕴藏通行人体精、神、气、血四宝外,还必须以生气之原(原气)为根本,才能动而不息,巡乎四方,布敷于全身,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兹据上述关系绘图,见示意图2-2。

图2-2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与生气之原关系示意图

上一篇:皮部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