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症候
书籍:中国针灸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98页(563字)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传导感应的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缪刺论篇》云:“夫邪之客于形也,必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临床上可见肝气犯胃、木火刑金证;此外,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络属于相同的脏腑而使其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下移小肠;脾虚运化失常可导致胃的受纳功能异常。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火上亢常见两胁胀痛、口苦、目赤,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部位有关;真心痛常表现为心前区痛且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亦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有关。
经络系统这种在病理情况下传递病邪,反映症候的特点,是临床正确分析病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