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痢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19页(2518字)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等。

【发病因素】

(1)外感时邪 外感暑湿或疫毒之邪,邪犯肠胃,湿热郁蒸或疫毒弥漫,气血阻滞而成。

(2)内伤饮食 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湿热内蕴,腑气壅阻,气血凝滞而成。

【辨证分型】

(1)湿热痢 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舌红,苔腻微黄,脉滑数。

(2)疫毒痢 发病急,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湿热痢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3)寒湿痢 腹痛,大便赤白黏冻,伴头身困重,脘痞纳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

(4)虚寒痢 病久迁延不已,下痢稀薄,带白黏冻,排便不爽,腹部隐痛,食少神疲,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弱。

(5)休息痢 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神疲乏力,食少,嗜卧,临厕腹痛里急,大便赤白黏冻。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数。

【治疗】

治则:湿热痢者清热解毒,调气行血;疫毒痢者清热凉血解毒;寒湿痢者温化寒湿;虚寒痢者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休息痢者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1.体针 取穴:天枢、水分、府舍、腹结、上巨虚、曲池。湿热痢加大横、隐白;疫毒痢加十宣、大椎;噤口痢加中脘、内关;寒湿痢加气海、阴陵泉;休息痢加脾俞、命门。方法:针刺主穴用强刺激持续行针,每穴5分钟左右,不留针。或留针30分钟,加电针中度刺激。每日治疗2次,症状减轻后每日治疗1次。曲池用泻法,可清热;气海用补法,可治里急后重;其他穴位酌情补泻。

2.灸法 适宜于虚寒痢和休息痢。取穴:关元、神阙、脾俞、肾俞、足三里、大肠俞、气海。方法:每次选2-3穴,神阙穴隔盐再覆薄姜片施灸,其他穴位均可用隔附子饼或隔姜灸,以艾炷灸7-10壮,每日灸1-2次,症状减轻后,隔日灸1次,直至痢愈。

3.水针 取穴:天枢、水分、石门、上巨虚。方法:用黄连素注射液,或腥草注射液,或注射用水加维生素B1,每穴各注射0.5-1毫升,每日1-2次,直至痢止。

4.耳针 取穴:大肠、小肠、直肠下段、神门、交感、肾上腺、耳尖。方法:耳尖用三棱针放血,余穴均用毫针刺,行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7天;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疗法;或用维生素B1注射,每穴注射0.2-0.3毫升;或注入硫酸阿托品,每穴0.15毫升,每次选择单侧2穴,每日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毛氏以隔蒜灸为主治疗急性痢疾36例,取关元、气海为主穴,配阿是穴(气海穴旁开各4寸)。将独头大蒜1个,切成2.5-5毫米厚4片,分别置于4个穴位上,将艾卷点燃,在离蒜片5-10毫米之间熏灼,主穴灸8分钟,配穴灸2-4分钟,每日4-6次,对发热较高、老年体弱者加服中药治疗。结果:22例治愈,14例配合中药,先后于5-8天痊愈出院。(毛长宏,陕西中医,1985;(2):78)

(2)陈氏报道一男性,26岁。突然恶寒发热,腹痛腹泻,下痢赤多白少,服用氯霉素、白头翁汤等中西药物,恶寒发热好转,但第二天夜间下痢次数增至20余次,第三天日间有30-40次之多,其他症状不减,里急后重明显,伴头晕肢软、神疲、四肢不温、口渴等。取天枢(左)、上巨虚(右),针后次日下痢次数减至夜间5次,里急后重亦减轻,但余症仍同前。继取天枢(右)、上巨虚(左),灸中脘、神阙。三诊,针灸并用。观察1周告痊愈。(陈维杨,江西中医药,1984;5:28)

【古代文献选录】

《神应经·肠痔大便部》:“痢疾:曲泉、太溪、太冲、丹田、脾俞、小肠俞。”

《针灸大全·灵光赋》:“百会鸠尾治痢疾。”

《针灸聚英·百证赋》:“中脘主乎积痢。”

《针灸大成》卷九:“第六十九、赤白痢疾,如赤:内庭、天枢、隐白、气海、照海、内关。”

《神灸经纶》卷三:“久痢:中脘、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赤白痢:长强、命门。”

《针灸集成》卷二:“赤白痢:脐中百壮,神效。”“冷痢食不化:脾俞年壮,天枢五十壮,胃俞三壮,脐中百壮。”“赤白痢疾:脐中七壮至百壮,三阴交七壮。”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对症状的改善和大便细菌培养转阴的效果与抗生素相比,疗效相似,但病程较应用西药短。

(2)对虚寒痢和休息痢,应用灸法,疗效显着。

(3)治疗时注意辨证分型,并结合相应治疗方法,中毒性菌痢病情危重时,需积极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