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胃肠神经官能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33页(1244字)

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诊断要点】

(1)起病大多缓慢,病程常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可局限于咽、食管或胃,如感咽底部不适或食后无明显恶心突然呕吐,或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嗳气,或厌食伴严重的体重减轻和闭经或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等,但以肠道症状最常见。

(2)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分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3)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症状可因精神治疗如暗示而暂时消退。

【治疗】

1.体针 取穴:(1)内关、足三里;(2)神门、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随症取穴:咽部不适加天突、膻中;呕吐嗳气加中脘;腹痛、腹泻加天枢;便秘加支沟等。方法:以补法为主,或平补平泻,间歇运针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针 取穴:胃、肝、交感、皮质下、神门、相应病变部位,每次选3-4穴,两耳同时针刺。方法:发作期宜用毫针法,较强刺激,每次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恢复期可用埋针法或压籽法,3天换1次。

3.水针 取穴: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随症加减1-2穴。方法:采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每穴注入0.5毫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徐氏应用针刺和艾灸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98例。取穴为下脘、天枢、神阙、气海、足三里和内关。结果治愈52例,显效28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徐洲荣,中国针灸,1992;(4):14)

【备注】

(1)依据本病主症的不同,可分属于中医学“梅核气”、“呕吐”、“腹痛”、“泄泻”或“便秘”等范畴。

(2)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要十分慎重,在作出诊断之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若初步诊断为本病,之后还须密切随访,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才能肯定诊断。

(3)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决思想矛盾,调整脏器功能,而不能单纯依靠某种特定的药物及针灸等措施。

上一篇:胃下垂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