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81页(1985字)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是由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脊髓前角灰质受累的急性传染病。其表现为不对称或对称的无感觉障碍的弛缓性肢体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诊断要点】

(1)常见于2-4岁儿童。

(2)病初先有高热、头痛、拒抱、嗜睡、四肢肌肉疼痛等症状,数天后出现对称或不对称的肢体弛缓性瘫痪,以一侧下肢为多见,无感觉障碍,无排尿障碍。

(3)血清IgM型病毒特异抗体,病后4周时较早期高出4倍以上。

【治疗】

1.电排针 取穴:下肢:(1)胃经、脾经穴组;(2)膀胱经、胆经穴组、命门、腰阳关。上肢:(1)大肠经、肺经穴组;(2)小肠经、三焦经穴组、大椎。方法:每次选用1组穴位,沿经络循行,从受损部位的始端起,依次进针,针距约3厘米,相连成排。然后依次运针激气,得气后加大指力,以插为主,插多提少,诱发针感循经上下传导,直达病变经络,最后以细铜丝缠绕连结各针,接通脉冲电源,以规律脉冲波,频率40次/分。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需3个疗程以上。疗程之间休息1周。

2.体针 取穴:下肢瘫痪:腰1-5夹脊、上髎、次髎、环跳、殷门、髀关、伏、足五里、血海、阳陵泉、悬钟、足三里、下巨虚、承筋、承山;上肢瘫痪:颈4-7夹脊、肩髃、曲池、肩髎、臑俞、手三里、合谷、外关、天井、阳池。方法:在出现瘫痪时应立即进行针刺治疗。手法一般浅刺多针,不留针或少留针。病程较长者,可深刺、强刺激并留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

3.水针 取穴:同“体针”,每次选穴1-2对穴位,选用穴位从近心端穴位开始,随着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逐渐向离心端穴位发展。方法:用加兰他敏1-2.5毫克加维生素B1 100-200毫克、维生素B12 0.1-0.5毫克混合液或用当归、丹参注射液等,每穴注射0.5-1.0毫升,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4.埋线 取穴:参考“体针”,一般不取夹脊穴,而取靠近瘫痪肌肉附近穴位和靠近支配该瘫痪肌肉的神经干周围的穴位。一般先取阳经,后取阴经;先取肢体上部穴位,后取肢体下部穴位;多个肢体瘫痪时,先取病变轻侧肢体,后取重侧肢体。方法:每次选用1-2个穴位,用0号肠线,每穴埋藏1厘米,每月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顾氏用电排针治疗本病1000例,经三个疗程治疗,显效360例,有效340例,好转260例,无效40例。(顾光,中国针灸,1988;(5):1)

(2)李氏等用多经多穴法治疗小儿麻痹症500例,针刺尺泽、太渊、大椎、身柱、肩髃、曲池、合谷、外关、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环跳、阳陵、阴陵、绝骨、飞扬、三阴交等穴,并根据临床症状配相应穴位,每日1次,结果全部有效。(李延芳等,中国针灸,1991;(3):5)

(3)董氏等用穴位注线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284例,以阳明经穴为主,以瘫痪肌群为辅,取肩井、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大肠俞、肾俞、环跳、居髎、秩边、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悬钟、解溪等穴,将羊肠线注入穴位中,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结果总有效率达94.77%。(董敖齐,中国针灸,1988;(4):15)

(4)高氏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102例,除常规针刺外,用穴位注射疗法,取曲池、支沟、手三里、四渎;脾俞、足三里、髀关、肾俞、梁丘、伏兔等穴,注入当归注射液,隔日1次,结果总有效率为97.1%。(高光岩,中国针灸,1994;(1):21)

【备注】

(1)针灸对本病瘫痪的恢复,具有较好效果。初期以电排针、针刺疗法为主,可配合水针一起使用;后期可采用埋线疗法。本病的急性期应结合西医治疗。

(2)本病在中医中属“痿证”范畴。

(3)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功能锻炼。

上一篇:截瘫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