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疝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50页(1501字)

凡体腔内容物向腔外鼓出,或睾丸或阴囊肿胀者称疝气,俗称小肠气。好发于小孩和老人。根据其症情不同还有不同的名称,如阴囊睾丸冷痛坚硬者称寒疝,阴囊肿大如斗者称疝,阴囊睾丸肿胀热痛者称湿热疝,因号哭或远行劳累即发者称气疝,乍进乍出者称狐疝,本证相当于现代医学腹股沟斜疝、直疝、脐疝、睾丸炎、鞘膜积液等。

【发病因素】

(1)先天禀赋不足 因胎气不旺、肾元不坚、任脉失充,致睾丸升降不及,筋经松而失守、腔隙豁而不闭致成疝根。

(2)气虚下陷 可因强力负重、徒步远行、劳作过度,致气机耗而下陷发为疝气。

(3)感受外邪 坐卧湿地,淋雨涉水,湿邪内侵,留而化热,湿热郁滞,与厥阴经气交阻发为湿热疝;或因风寒内袭任脉,与厥气互结而发为寒疝。

【辨证分型】

(1)狐疝型 为少腹气冲部,或左或右有一包状物下垂,多在行立时垂下,平卧时回复,一般无疼痛,但觉有异物下垂感。

(2)寒疝型 为阴囊寒冷,睾丸坚硬如石,痛引少腹。

(3)湿热疝型 为睾丸阴囊肿胀,焮红热痛,甚至恶寒发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4)脐疝型 为发于脐部。平时形小隐伏于脐,啼哭时渐渐鼓起形似灯泡。

【治疗】

治则:狐疝宜健筋达肝,益气举陷;寒疝宜温经散寒,软坚化结;湿热疝宜清热利湿,疏肝止痛;脐疝宜疏肝理气,填补冲任。

1.体针

取穴:(1)狐疝:归来、气冲、急脉、气海、太冲。(2)寒疝:归来、急脉、大敦。(3)湿热疝:急脉、气冲、三阴交、阴陵泉、曲池、行间。(4)脐疝:太冲、水分、阴交、肓俞。方法:捻转补泻,温针3壮,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灸法 取穴:狐疝、寒疝选气冲、急脉。脐疝选神阙。方法:隔姜或隔附子饼灸,每穴3壮,每日1次。

【古代文献选录】

《针经指南·流注通玄指要赋》:“嵇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

《神应经·阴疝小便部》:“卒疝:丘墟、大敦、阴市、照海。”

《针灸大全·席弘赋》:“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不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得迟。良久涌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

《针灸大成·玉歌》:“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备注】

针灸治疗疝气,只能暂时改善其症状,很难根治,若发作频繁而严重者,应予手术治疗较妥。

上一篇:肋软骨炎 下一篇:痔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