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顿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11页(2383字)

凡阵发而接连不断地咳嗽后,稍一停顿,随即伴有一特殊啼样吸气性回声者称顿咳,也称痉咳。好发于冬春季节,多见于5岁以下小孩。百日咳或百日咳综合征属此范畴。

【发病因素】

时行疫邪从卫鼻而入,逗留肺系,致肺失清肃,疫邪冲逆而成顿咳。若久咳不已,则损及正气而成虚症,或咳伤肺络而见痰中带血。

【辨证分型】

(1)外感风热 发热汗出,鼻塞流涕,喷嚏连作,咳嗽频频,咯痰不爽,咽喉焮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痰热蕴肺 咳嗽频作,咳末喉间有鸡啼样回声,昼轻夜重,咳时颜面涨红,涕泪俱下,眼泡浮肿,甚至随即吐出乳食或痰液,吐后顿咳方可暂停。咳嗽剧烈者可见痰中带血,如此反复发作,旷日不愈,舌红苔黄糙,脉数。

(3)脾胃虚弱 咳嗽久延不已,体弱肢软,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薄或花剥,脉软弱。

(4)肺阴损伤 干咳少痰,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夜有盗汗,唇干而裂,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而干裂,脉沉细带数。

【治疗】

治则:外感风热者疏解风热;痰热蕴肺者清肃肺气,化痰止咳;脾胃虚弱者培土生金;肺阴损伤者滋阴润肺。

1.体针 取穴:大椎、四缝、少商、尺泽、内关、合谷、列缺。随症配穴:初咳期加风门、丰隆;痉咳期加大椎、身柱;恢复期加肺俞、脾俞、太渊、足三里;外感风热者加外关、迎香、风池、风府;痰热蕴肺者加肺俞、天突、丰隆;肺胃虚弱者加中脘、足三里;肺阴损伤者加肺俞、太溪。方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挤出黄白色黏液或血水少许,接着针内关、合谷穴,用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效不佳时加用其他穴,施捻转补泻。患孩不能自控者,速刺不留针。每日1次,直至痊愈。

2.拨罐 取穴:主穴为项背部脊柱两旁、大椎、身柱、风门、肺俞,配穴为内关、足三里。方法:选取适当穴位3-4个予以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连治7-14日。

3.针罐 取穴:肺俞(双)、风门(双)。方法:用轻刺激手法,捻转不留针,针后即拨罐,每日1次,一般3-5次可愈。

4.皮肤针 取穴:督脉颈背部、风门、肺俞、中府、膻中、尺泽、丰隆。方法:七星针中等度叩击,每日1次。

5.敷脐 取穴:神阙。方法:五倍子、罂粟壳,任选一味,研粉,用黄酒或米醋调制成略大于脐的软饼,贴脐部,外覆塑料薄膜一层,加盖纱布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1次,7-10日为一疗程。

6.水针 取穴:大杼、肺俞、天突等。方法:每次选2-3穴,各穴交替使用,每穴注射维生素B12 0.1毫克溶液或蒸馏水0.5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7.耳针 取穴:气管、支气管、肺、咽、平喘、枕、脾、交感、神门、肾上腺、耳尖。方法:每次选4-6穴,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作耳穴压丸法,每次5-7穴,每次贴一耳。左右交替,每日按压3-4次,每次100下,每周交换2-3次,连治7-14次。

【现代临床举例】

(1)张氏治疗百日咳样咳嗽综合征120例,取四缝放血,取背俞拔罐,有效率达97.5%。(张丽民,上海针灸杂志,1993;(1):28)

(2)顾氏以独取四缝穴治疗小儿百日咳112例,用三棱针(婴儿可用5分毫针代替)点刺,挤出黏液。每日1次,每次一手,两手交替。疗程最短为3日,最长为14日,平均治疗5日,痊愈82例,显效21例。(顾天培,中医杂志,1983;(2):51)

(3)王氏治疗百日咳240例,针刺主穴风门、肺俞、定喘、天突,配穴际、少商、丰隆等,每日或隔日1次。结果:治愈194例,显效21例,痊愈病例平均治疗4.2次。(王瑞恒,山东中医杂志,1982;(4):218)

【古代文献选录】

《甲乙经》卷十二:“小儿咳而泄,不欲食者,商丘主之。”

《古今医统》卷八十九:“小儿咳嗽不瘥,灸肺俞穴。”

《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小儿部)治肺中风,多因嗽而始……急灸肺俞,其喘立定。”

【备注】

(1)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四缝放液疗效尤着,但对虚弱病孩,或有并发症者,宜配以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2)本病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

(3)患儿居室要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上一篇:急慢惊风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