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丙亚科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637页(4528字)

本亚科病毒的主要特征是都在淋巴母细胞中复制,一些种也能引起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溶解性感染。病毒对B或T细胞有嗜性。在淋巴细胞中,感染常在细胞溶解前期中止,病毒呈持续感染,基因组表达极少。或者在溶解期中止,使细胞死亡但没有产生完整的病毒子。在淋巴样组织中常有潜伏病毒。

本群病毒的可能成员有立克氏病疱疹病毒,火疱疹病毒,恶性卡他病毒等。它们的宿主范围窄,实验性宿主常局限于它们的自然宿主的同一目内。

一、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本病毒引起鸡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病毒常与细胞紧密结合,多存在于感染细胞核中。在一般病料中难于看到完整的病毒颗粒,只有在羽囊上皮中,才看到带囊膜的,直径为275~400nm的游离病毒。

病毒在病变细胞中,尤其在羽囊上皮细胞中引起包涵体形成,约半数细胞出现核内A型包涵体,也有的同时出现胞浆包涵体,但后者极少单独出现。

(一)样品采集 病鸡和外表正常的感染鸡都可分离到病毒,最好采取肿瘤细胞、肾细胞和全血或白细胞。维持细胞活力才能维持病毒活性,所以样品必须立即检查,否则应在液氮中保存,使细胞存活。感染母鸡所产的蛋一般不带毒。

(二)病毒分离

1.细胞培养 用病鸡肾作细胞培养直接分离病毒,是最敏感的方法。也可将样品接种于已长成单层的鸭成纤维细胞或鸡肾细胞培养中,24~48h后,吸除接种物,用Hanks液洗涤,加维持液培养2~3周。接种后5~14天出现由圆形和纺锤形,有折光性的细胞和多核细胞组成的特征性空斑,多核细胞中可检出A型核内包涵体。分离到的病毒可用感染细胞接种1日龄雏鸡,或用荧光抗体试验鉴定。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在敏感度上比雏鸡接种法低40~1000倍。

2.鸡胚接种 将可疑病鸡全血或白细胞,经卵黄囊或绒尿膜接种于鸡胚,分别在第4~6天或10~11天,在绒尿膜上产生痘斑。静脉接种10天龄鸡胚,5天后检查绒尿膜上的痘斑,以此定量测定本病毒,比绒尿膜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更敏感准确。

3.动物试验 接种旧龄雏鸡是分离本病毒最敏感的方法。选择易感品系,如美国的7系和康乃尔S系,腹腔接种待检样品,同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鸡,严格隔离饲养,6~8周作下列检查。

①脏器和神经的肉眼和显微病变。通常接种后14~28天出现组织学病变,21~42天出现肉眼病变。

②采取试验鸡的肿瘤细胞和血液,接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③用荧光抗体检验羽囊中的特异性抗原或病毒子。

④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特异性抗体。上述检查应至少持续10周。

(三)血清学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和间接荧光试验可检验感染鸡或康复鸡血清中的抗体。

1.琼脂扩散试验 用鸡胚或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马立克病毒作抗原,制备方法是当CPE联成一片时将细胞括下,稍加离心沉淀,将细胞悬浮于PBS中,使细胞浓度约为1×107/ml。将悬浮液冻融3次即可。也可用感染鸡的羽髓或羽囊皮肤匀浆作抗原。琼脂应含8%NaCl,设阳性和阴性对照孔,37℃中扩散24~72h后观察,在抗原孔与抗体抗之间可出现不止一条的沉淀线,其中有一条主要的,称A沉淀线,但实验室减毒株不出现这条沉淀线,因此本法可鉴别本病毒的强毒株和组织培养弱毒株。近年来发展了一种辐射状琼扩试验,即将阳性血清混于琼脂中,拔下待检鸡的小毛,连同羽囊插入琼脂,培养后观察周围的沉淀线。

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感染了本病毒的鸡肾单层细胞盖玻片,待出现空斑时,加稀释的待检鸡血清,经37℃作用,漂洗后,再用抗鸡γ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感染细胞核和细胞浆出现荧光时,被检血清为阳性。试验中应同时设立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对照。

二、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

本病毒生长过程中与宿主细胞紧密结合。它可能引起火鸡生殖力降低,少数强毒株可能引起火鸡产生肿瘤。它与马立克氏病病毒有共同的抗原成分,无毒株已用作预防马立克氏病的疫苗。

(一)样品采集 采取可疑感染火鸡或鸡的肿瘤,肾组织或全血。

(二)病毒分离

1.细胞培养 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一般于接种含毒样品24h后,开始出现少量散在、变圆、折光性增强的细胞,继而连结成葡萄串样,并发展成合胞体,组成灶状病变,病变中心出现空洞,形成空斑。感染细胞核和胞浆内可检出包涵体。分离的病毒也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中传代。

2.鸡胚接种 含毒样品经卵黄囊、绒尿膜或尿囊腔接种鸡胚,6~7天后鸡胚部分死亡,绒尿膜可见痘斑。多数鸡胚肉眼可见肝、脾肿大,肝变绿色。

3.动物试验 接种火鸡和鸡可感染。

(三)血清学试验

1.荧光抗体技术 用本病毒的荧光抗体染色,可检出感染细胞的核和胞浆中的病毒抗原。用马立克氏病病毒的荧光抗体染色,只能看到核内抗原。

2.中和试验 用本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作交叉中和试验,只出现本病毒抗体中和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单向中和现象。

三、恶性卡他热病毒(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virus)

本病毒十分脆弱,低温冷冻或冻干保存也只能存活几天。血液中的病毒与白细胞紧密结合。

病毒引起黄牛和水牛产生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称为恶性卡他热的传染病,牛之间不互相感染。牛只从带毒绵或带毒角马而受感染,故本病毒分绵羊型毒株和角马型毒株。

(一)样品采集 细胞培养样品最好采取病牛淋巴样组织。动物试验则大量采集患病高峰期的抗凝牛血液。从病死牛采集样品不应迟于死后1~2小时。在4℃中间与毒株能存活10~12天,样品贮存于-20℃或-70℃,短期内失去活力。但若将样品浸于含10%甘油和20%犊牛血清的营养液中贮存于-70℃,存活时间就要长得多。

(二)病毒分离

1.细胞培养 犊牛甲状腺和肾上腺细胞培养可分离和传代角马型毒株,但绵羊株不能。细胞培养技术如下。

(1)血液样品

①取10~20ml含0.5%EDTA的血样,2500~3000r/min离心20min。

②吸去血浆,吸出白细胞层装入离心管,加10~20ml生理盐水或PBS液混匀。

③2500r/min离心10min,取沉淀的血细胞,悬浮后接种原代犊牛甲状腺细胞管。

④转管培养18~24h后,用PBS液洗涤,去除红细胞和其他未附着的沉渣。每3天换一次营养液,持续培养18~20天,经常仔细检查。

⑤一般在培养3~14天或更长时间可见细胞病变,其特征是形成大合胞体。接种量小时,出现细胞病变很少,且不随培养时间而增加。有时可因成纤维细胞的增长而使部分或全部病变消除。

(2)淋巴样组织

①剪成直径约1~2mm的小块,用玻璃研磨器磨碎,加维持液配成10%悬浮液。接种时再稀释到10-2~103,以消除对细胞的毒性。

②按常规接种犊牛甲状腺细胞培养。

③由于病毒与细胞紧密结合,细胞培养继代必须用感染活细胞和甲状腺细胞按1∶3左右混合后培养。转管培养能提高病毒增殖率和细胞病变效应。以此法传7~20代,在细胞培养液中可获得有效数量的游离病毒。

2.动物试验 角马毒株经肠道易感染家,接种后9~60天出现症状,最后死亡,死亡家兔具有特征性病变,尤其表现于淋巴样组织。

(三)血清学试验 用常规病毒中和试验可检验康复牛血清特异性抗体。

四、兔疱疹病毒(Herpesvirus cuniculi)

天然情况下病毒仅在兔群中引起隐性感染。可用兔睾丸等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仅兔对病毒易感,各种途径接种均可使兔发生皮疹,偶而发生水疱。

五、棉尾兔疱疹病毒(Cottontail rabbit herpesVirus)

本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形态特征,但无明显的囊膜。引起美洲棕色棉尾兔的渐进性恶性淋巴瘤,感染兔终生带毒,其他动物和鸡胚不易感。

(一)样品采集 兔脱纤全血。

(二)病毒分离 一般用细胞培养。

取1∶10脱纤血0.5ml接种兔原代肾细胞培养,吸附2天后去掉接种物,换营养液,通常孵育10~15天后可产生疱疹病毒的典型细胞病变,连续继代和用高浓度病毒接种,可缩短到3~6天。最初出现局灶性细胞变形,1~2天后形成合胞体,5~7天细胞全部脱落。感染细胞可检出A型核内包涵体。

(三)血清学试验 中和试验可鉴定本病毒,区别兔疱疹病毒。阳性血清用美洲棕色棉尾兔或新西兰白兔制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