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常见肿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222页(1932字)

(一)诊断要点

1.良性肿瘤有包膜,界限明显,呈膨胀性生长,移动性较大,不浸润邻近组织,生长缓慢,有时终止生长,不溃烂,无转移性,不引起全身性反应。恶性肿瘤无包膜,界限不清楚,呈浸润性生长,移动性小或无移动性,生于表皮时呈菜花样、蕈伞状或结节状,生长迅速,瘤体中央发生坏死或溃疡,易转移。感染、手术或其他刺激因素,可加速瘤细胞的转移,残留和转移的瘤细胞是再发的原因。

2.诊断方法 兽医临床常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法、X线检查法、超声波检查法、CT检查法、MRI检查法、内窥镜检查法和化验室检查法等。常采用手术切取小块肿瘤组织,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或对胸水、腹水、阴道分泌物和肿瘤组织内的液体涂片,染色检查,发现其中的肿瘤细胞。

3.常见肿瘤的临床特点

1)纤维瘤 常发生于皮下富有疏松结缔组织的部位,呈球形、半球形,有包膜等是良性肿瘤的特征。瘤体质硬或质软,有的瘤体内有黏液。黏膜的纤维瘤称息肉,有根蒂,呈粉红色,常发生于鼻腔、食管、乳管、直肠和阴道内。

2)脂肪瘤 主要发生于富有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如肠管浆膜、大网膜上,唇、鼻翼、眼睑、颈腹侧和胸腹侧,阴道黏膜上。瘤体较小,质软而轻,易扯碎,出血较少,呈圆形、椭圆形、棒状、结节状或不规则的分叶状,常有较细的根蒂,移动性较大,易发生黏液性软化和坏死。体表的脂肪瘤,有的无皮肤覆盖,露出柔软光滑的红黄色脂肪样组织,摘除不彻底则往往再发。

3)乳头状瘤 发生于皮肤、黏膜和分泌腺的管壁上,具备良性肿瘤的特征。最常发生于乳腺,呈球形、椭圆形、结节状、分叶状、绒毛状和树枝状,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小的似米粒大,大的可达数千克,可单个存在,也能多个丛集生长。皮肤的乳头状瘤称皮肤疣,见于较薄及被毛发育不良的部位,表面呈颗粒状,后为菜花样,根部宽大或细小,具坚实感,不向深部生长,反复刺激和摘除不彻底时,生长较迅速。

4)腺瘤 腺体器官上皮形成的良性肿瘤,在腺体上,多呈结节状。犬和的乳腺多于泌乳期发生腺瘤,表面呈青紫色,凹凸不平,形如桑葚,可发展到拳头大或人头大,触诊软硬不均,有移动性。往往与地面接触引起瘤体出血、溃疡,易摘除,根部有粗大的血管通入瘤体。

5)皮肤癌 常见为鳞状上皮癌,多发生于阴茎、包皮、乳腺、腹侧壁、眼眶周围和鼻腔等处,是一种较少转移的恶性肿瘤。生长较迅速,无定形增长,大小不等。最初是一个结节或一片浸润,后变为溃疡,高出皮肤表面,触之坚实。发生于包皮、阴茎和乳房部者,有的很大,垂至跗关节稍上方,发生于头部者,呈多个结节样增长,表面破溃及腐烂。

6)黑色素瘤及黑色素肉瘤 黑色素瘤是由含黑色素的细胞构成的肿瘤,一般为良性。主要是于白毛色或青毛色老龄骡,多发生于肛门周围、尾根及会阴部,也可见于头部、肩胛部、腮腺部和内脏。瘤体成串发生,呈黑色或灰黑色结节状隆起,数量、大小不等。切开瘤体流出墨汁样液体。恶变时,成为黑色素肉瘤,具备恶性肿瘤的特点。黑色素肉瘤的动物血液、肉及内脏等不得食用。

(二)治疗

1.摘除法 对较小的肿瘤采用瘤体全部摘除的方法,之后缝合皮肤创口。术中止血要充分,可采用结扎血管断端、压迫法止血,也可向创内撒布止血粉或高锰酸钾粉。对较大的肿瘤摘除时,尽量多留健康的皮肤,以利缝合和创伤修复。

2.切除法 对根蒂很小、皮肤侵害严重的肿瘤,只能连同皮肤切除肿瘤。有的不易彻底切除,则需用烧烙法、高锰酸钾粉腐蚀法等配合,有的病例需较长时间压迫方能止血。

3.结扎法 对有根蒂的肿瘤进行结扎,使瘤体失去血液供应而萎缩、脱落。可用粗缝合线、细线绳或胶皮带等结扎,如发现松动、滑脱,重新结扎,一般1次或数次结扎即可治愈。结扎前,患部与结扎材料均应消毒处理。

4.烧烙法 常与切除法配合应用。对恶性肿瘤不易彻底切除,可用烧烙法破坏残留的瘤组织,又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