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飞性害虫的异地预测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35页(1626字)

东亚飞蝗、黏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地老、草地螟、棉铃虫等迁飞性害虫,主要虫源来自外地,外来虫源的发生程度不但与迁入地的气候、环境、作物等条件有关,还与虫源地的环境条件、害虫发生状况(包括防治情况及防治后的残存虫量),以及迁出期间的运载气流——高空气流场形势(天气状况)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迁飞害虫预测除开展常规本地预测外,还必须进行大范围的异地预测工作。异地预测因涉及范围及单位多,必须由国家植物保护部门统一组织,相互协作,信息共享,才能做出准确预测。

1 迁出区虫源预测

虫源迁出区植保部门要在准确调查虫源基数和发育进度的基础上,适时做出迁出虫情的发生量和发生期预测,及时发布预报,提供给迁入区植保部门预测参考。

◆迁出虫情调查:在当地防治结束后5~7天,结合防治效果调查,选择各类型田,进行残留虫量调查,再根据各类型田残留虫量加权平均值,计算出当地有效迁出虫源的单位面积平均迁出基数和当地总迁出基数。

在残存虫量调查的同时,随机采集各类型田活虫50~100头,统计分析各虫态、虫期数,统计出各占百分率,计算出该地平均发育进度,作为发育进度预测的依据。

◆迁出期预测:依据发育进度调查数据,高峰虫期(态)的日期加上该期(态)发育至下代成虫的历期,应用发育进度预测法预测各迁出高峰期。

◆迁出量预测:应用各种常规发生量自因分析或他因分析预测方法,结合残存虫量因素进行当地迁出代发生量预测。

由国家植物保护部门综合全国迁出地虫情调查和预测情况,参考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资料,做出害虫在全国范围迁出期及迁出量的预测,发布预报。

2 迁入区虫情预测

迁入区要及时调查掌握天气与气候条件、作物种植与生长情况及迁出区的虫源迁出趋势等,预测即将迁入的虫情趋势。也可根据历年迁入的虫情如迁入时期、迁入量和迁入峰等,组建有关统计模型,预测未来的迁入情况。

◆天气与气候条件:收集历年和需要密切注意的实时天气形势,如850bp(1500m)的气温、风向、风速;500bp(5500m)上空的太平洋副高各项参数,包括副高脊线位置、副高面积指数、副高强度指数、副高北界位置、副高西伸点位置、500bp东亚槽日平均强、500bp东亚槽日平均位置等。气候条件主要有气温、雨量、风向、风速、梅雨期和梅雨量等。天气和气候数据分别做成数据库,供预测模型建立和迁入形势分析使用。

迁出虫情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包括历史的和实时的),可通过与有关地区的信息交流和全国虫情会商会议及预测情报获得。

本地作物栽种和生长情况,包括作物栽种面积、品种、长势等。

组建本地迁入代害虫的迁入量和时期,以及迁入后种群消长的各类长、中、短期预测模型。

迁飞害虫主要迁入世代的异地预测,既要根据虫源区的虫源基数(残存虫量)、害虫发育进度、主要环境因素,又要依据迁入时的气象条件或高空气流场形势,并结合迁入区的作物栽种和生长状况,把虫源地与迁入地的发生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做出迁入峰期、迁入量或迁入后种群消长的各类长、中、短期预测。迁飞性害虫迁入本地后,应用常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