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130页(7074字)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为害我国水稻作物的稻飞虱主要种类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常年重点发生区域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有些年份华北稻区也可造成严重为害。在我国,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只能在北纬25°以南、有稻苗存活的地区越冬(冬季有再生稻存活的特殊小生境中,偶尔也可发现其越冬)。为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虫源来自于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热带水稻种植区。每年春季随东亚季风区西南气流迁入我国华南、江南、西南早、中稻种植区进行为害,并随着早、中稻区水稻的成熟,迁入我国长江流域、江淮和北方稻区及日本、韩国地为害。每年秋季,又从韩国、日本及我国北方稻区随气流回迁至长江流域、江南及华南稻区为害,并随着水稻的成熟继续向东南亚热带水稻种植区迁移。气候条件,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活动频次,对我国稻飞虱发生为害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水稻耕作制度、栽培模式、品种等对其发生为害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稻飞虱发生将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为害,亚洲各水稻生产国对其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视。近年来,在稻飞虱监测方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先后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了稻飞虱监测技术合作,极大地推进了稻飞虱监测控制工作的开展。

1 预测依据

稻飞虱繁殖力强,如迁入峰期早、迁入量大、温湿度适宜、食料丰富的情况下极易暴发成灾。

1.1 迁入期

迁入主峰出现早、迁入虫量大,大发生的几率就高。迁入峰早,导致发生代数增加,同期虫口基数增大,主害代提前发生,为害期延长。成虫迁入量多少与发生程度关系密切。一般迁入量多的年份,大发生频率较高;主峰迁入迟、迁入量又少的年份,发生量少。在迁入量中等的年份,其发生程度主要受其他条件制约。

1.2 气候条件

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2~30℃,最适温度26~28℃,相对湿度80%以上。成虫迁入主峰后20天内,日最高温度超过33.5℃的日数越多,越不利于发生;主害代孵化始盛期后15天内日平均温度为24℃以上,有利于发生,20℃左右不利于发生。若遇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气候条件,极易造成褐飞虱大发生。白背飞虱的适宜温度20~30℃,最适温度25~28℃,相对湿度85%以上,在适温、高湿的情况下有利于发生。稻飞虱卵粒如遭水淹,孵化将受到严重影响。

1.3 虫口基数

主害代前一世代若虫稳定期虫量与主害代若虫发生量成正相关。成虫量与若虫发生量一般也显着相关。

1.4 栽培与食料条件

稻田长期深灌,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稻田后期生长茂密嫩绿,田间郁闭等均适宜稻飞虱的发生。水稻品种类型也影响稻飞虱的种群。如杂交稻有利白背飞虱的发生(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饲养,若虫取食汕优6号后羽化的成虫,比取食温革的产卵量多10.9%,比广六矮4号多35.4%,比籼稻9102和粳稻加四幅的分别增1.2倍和1.7倍)而不利于褐飞虱发生;常规稻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发生均有利。

1.5 天敌及防治

稻飞虱的天敌种类较多,其中寄生卵、捕食卵的主要有稻缨小蜂和黑肩绿盲蝽。成、若虫期主要天敌有螯蜂、线虫、蜘蛛和寄生菌等,对稻飞虱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稻田施药防治其他害虫,对稻飞虱也能起到兼治作用。但过多的施用农药,会杀伤大量天敌,反而有利稻飞虱的发生。

2 调查项目与方法

2.1 越冬调查

在稻飞虱越冬区进行,每年2月中、下旬至耕翻前调查1次。随机选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每次取落粒自生稻或再生稻田不少于100m2,并调查统计每个样点类型的面积比例,结果记入表4-35。

表4-35 稻飞虱越冬调查记载表

2.1.1 成、若虫虫量调查 采用目测法,分别记录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长翅成虫、短翅成虫的雌、雄数量,并折算每公顷虫量,记入表4-35。

2.1.2 卵量调查 拔取稻苗25~50株,剥查卵条和卵粒,折算百株有效卵粒,记入表4-35。

2.2 灯光诱测

诱测灯安装应紧靠稻田,诱测灯直径300m范围内无高度超过6m的建筑物和丛林,距路灯等干扰光源300~350m。用200W白炽灯或用20W黑光灯(波长为3650nm)作标准光源。灯源离地面1.5m,上方架设防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杀虫和集虫装置。从当地最早见虫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天开始,至常年成虫终见后10天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明后关灯。

将逐日诱得的稻飞虱成虫计数,并区别白背飞虱、褐飞虱种类和各种种类的雌雄成虫数量。当日诱虫量较大,总重量超过50g时,将所诱集的成虫均匀平铺于磁盘内,用“十字交叉”法将虫分为4等份,如1/4虫量仍超过50g时,继续等分,使1/4虫量低于50g后,再分类、记数。将各类型稻飞虱数量×4n(n为等分次数)即为各类总诱获量。同时记录开灯时的天气状况。观测结果记入表4-36。

表4-36 稻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2.3 田间虫量系统调查

调查在观察区内进行,观察区面积应在30hm2以上。选有代表性的类型田作固定系统调查田。有条件时设立观测圃,其面积不少于667m2(667m21亩)。每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进行调查。

2.3.1 秧田调查 稻飞虱越冬区或常年秧田稻飞虱发生量较大的地区,秧苗三叶期始至拔秧前进行。以调查成虫为主。选主要类型秧田3块,采用目测法或扫网法随机取样,每块田10个点。目测法:目测计数每0.25m2秧田内成虫数量;扫网法:用直径为53cm的捕虫网来回扫取宽幅为1m(0.5m2的面积)秧苗,统计捕虫网内成虫数量,并折算为每1m2秧田的成虫量。结果记入表4-37。

表4-37 秧田稻飞虱成虫调查记载表

2.3.2 本田调查 水稻移栽后,自诱测灯下出现第一次成虫高峰后开始,至水稻成熟收割前2~3天结束。选品种、生育期和长势有代表性的各类型田3~5块,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每点取2丛。每块田的取样丛数可根据稻飞虱虫口密度确定。规定如下:

每丛稻飞虱虫口密度低于5头时,每块田查50~100丛以上;

每丛5~10头时,每块田查30~50丛;

每丛大于10头时,每块田查20~30丛。

采用33cm×45cm的白搪瓷盘作载体,用水湿润盘内壁。查虫时将盘轻轻插入稻行,下缘紧贴水面稻丛基部,快速拍击植株中、下部,连拍三下,每点计数1次,记录各类飞虱的成、若虫数量。每次拍查计数后,清洗白搪瓷盘,再进行下次拍查。结果记入表4-38。

表4-38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记载表

2.4 田间卵量系统调查

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于主害代成虫高峰后5~7天各查1次。单季中稻和晚稻于主害代前一代和主害代成虫高峰后5~7天分别各查1次。秧田每平方米成虫数量超过5头时,移栽前3天进行1次卵量调查。

在观测区内选择不同类型田块,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点取1~2丛,每丛拔取分蘖1株,主害代前一代取50株,主害代取20株。秧田采用棋盘式取样10点,每点10株。

将取样稻株带回室内镜检剖查卵条和卵粒,记录未孵化有效卵粒数、寄生卵粒数、孵化卵粒数以及卵胚胎发育进度。结果记入表4-39。

寄生卵和卵的发育进度按照4.2识别。

表4-39 稻飞虱田间卵量及发育进度调查记载表

2.5 大田虫情普查

主害前一代二、三龄若虫盛期普查1次,主害代防治前和防治10天后各普查1次,共查3次。在观察区和辖区范围内调查每种主要水稻类型田不少于20块,总面积不少于1hm2。每块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取5~10点,每点2丛。调查方法同本田系统调查。计数成虫、高龄若虫和低龄若虫,计算褐飞虱百分率。结果记入表4-40。

表4-40 稻飞虱大田虫口密度普查记载表

2.6 主要天敌调查

2.6.1 捕食性天敌调查 在系统调查田中选主要类型田1块,每月的10日、20日、30日调查1次,结合系统调查进行,以查蜘蛛和黑肩绿盲蝽为主。有条件时将蜘蛛区别种类。调查结果记入表4-41。

表4-41 稻飞虱天敌调查记载表

2.6.2 寄生性天敌调查 在各代成虫主峰期进行。每代抽查雌成虫及高龄若虫50头,先目测螯蜂寄生虫数,再抽查线虫寄生虫数,计算寄生率。

卵期寄生性天敌调查结合卵量调查进行。调查结果记入表4-41。

2.7 为害状况调查

于各类水稻黄熟期前2~3天进行。采用大面积巡视目测法,记录调查区内有“冒穿”出现的田块数和面积,折合净“冒穿”面积,计算占调查区田块和面积的百分比。调查结果记入表4-42。

表4-42 稻飞虱冒穿(穿顶、塌秆)状况调查记载表

3 预测预报方法

根据灯下、田间系统调查结果,结合历年当地稻飞虱发生情况,对稻飞虱发生期、发生量和防治适期进行预报。

3.1 发生期预测

根据灯下成虫消长情况,结合水稻生育期和田间虫、卵发育进度系统调查结果,用历期法分别对稻飞虱产卵高峰期、孵化高峰期、三龄若虫盛期、成虫高峰期进行预测。

若虫盛孵高峰期=成虫高峰日+成虫产卵前期+卵发育历期

三龄若虫盛期=若虫盛孵高峰期+一、二龄若虫发育历期

成虫高峰期=三龄若虫盛期+四、五龄若虫发育历期

下代产卵高峰期=田间成虫高峰期+成虫产卵前期

3.2 发生量预测

根据田间虫量、卵量系统调查结果,计算各类型田加权平均虫、卵量,参照4.3划分发生程度,并做出预报。

3.3 防治适期预测

主害代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防治。根据主害代的上一代田间各虫态比率,用发育历期推算低龄若虫盛期,做出防治适期预测预报。

4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4.1 稻飞虱世代的命名方法

世代以成虫为起点,命名方法如下:

用中文数字标出全国统一划分的世代,在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注出相应的地方称呼世代,如:统一世代为第四代,地方相应世代为第二代,写成“第四(2)代”。适用除海南南部以外的所有非周年繁殖的发生区。

第一代 4月中旬以前的成虫;

第二代 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成虫;

第三代 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成虫;

第四代 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成虫;

第五代 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成虫;

第六代 8月下旬至9月中旬的成虫;

第七代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成虫;

第八代 10月下旬以后的成虫。

4.2 稻飞虱卵发育进度分级及卵寄生特征

4.2.1 稻飞虱卵发育进度分级特征

稻飞虱卵发育进度分级特征对照表

4.2.2 稻飞虱卵寄生特征 寄生蜂在卵内发育至中、后期才显色,卵粒呈橙红色,黄色或黄绿色。螯蜂寄生,后期可见稻飞虱身体有不规则外凸。

4.3 发生程度的分级

根据稻飞虱虫量及其发生面积比例两方面确定发生程度级别,共分5级。分级标准参考表4-43。

表4-43 发生程度分级

计算公式:

式中:

S——加权平均百丛虫量;

C——各虫量数字段平均虫量(<250、250~700、700~1200、1200~1600、>1600/百丛);

t——所调查的各虫量数字段对应田块数;

T——所调查总田块数。

4.4 发生量计量单位

发生量指单位面积内稻飞虱卵、各龄若虫及成虫的数量。通常以百丛虫量和百株卵量来表示。100丛水稻中所含稻飞虱各龄若虫和成虫数量为百丛虫量,以“头/百丛”表示;100株水稻中所含的稻飞虱卵量为百株卵量,以“粒/百株”表示。

4.5 发生面积比例

发生面积比例为某一虫口密度的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

4.6 冒穿

当田间稻飞虱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通常白背飞虱百丛虫量>5000头,褐飞虱百丛虫量>3000头)时,受害水稻基部茎秆变软、倒秆枯死,在田间形成塌陷的“坑”,或成片倒塌枯黄,称之为冒穿,也称为穿顶或塌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