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芽枯病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86页(2273字)

茶芽枯病(Phoma sp.)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仅在春茶期发生。主要为害茶树嫩芽叶和嫩梢。发病严重时,嫩梢发病率可高达60%~70%,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萌芽早的品种如大叶长、迎霜、福鼎大白茶、井43等品种发病较重;萌芽迟的品种如福建水仙、鸠坑、大毫茶、祁门槠叶种等发病较轻。

1 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病菌越冬情况调查

每年12月和次年3月,于发病的茶园里进行。

1.1.1 调查老叶发病率 5点随机取样,数500片叶,统计老叶发病率,记入表8-3。

1.1.2 调查越冬菌源基数 每次采病叶和越冬芽叶各20片,用PDA(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做成平板,进行分离培养,10天后检查带菌率,结果填入表8-3。

表8-3 越冬叶发病率和带菌率调查记载表

1.2 定点系统发病调查

在3月下旬至6月下旬进行。一般每隔5天调查1次,春季寒流来临前后须适当增加次数。选择主要感病品种(发芽早、晚不同的品种),固定5点,每点随机检查100个芽头(芽梢),统计病芽头(病芽梢)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将结果填入表8-4。

表8-4 茶芽枯病定点系统调查记数表

茶芽枯病分级标准

◆0级:整个芽梢无病;

◆1级:一叶发病,自叶尖至叶缘开始变色;

◆2级:受害叶片上病斑占1/4~1/2(以受害叶总面积计算);

◆3级:受害叶片上病斑占1/2~3/4(以受害叶总面积计算);

◆4级:整个芽头萎缩或嫩芽梢焦枯死亡。

此项调查资料逐年累积后,可明确发病的时间(始期、盛期、稳定期)、程度和历年气象条件变化的相关性。

1.3 茶园病情普查

为了了解面上茶芽枯病发生流行和损失程度,必须适时对茶芽枯病进行普查。在发病始期、盛期和稳定期,对当地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茶园,按表8-5项目进行调查,并将结果逐项记入表中。

表8-5 茶芽枯病发病普查记载表

1.4 茶园气象因素记录

观察当地温度、湿度、雨日、雨量、日照时数,并按旬统计;观察雾、露、寒潮出现时间和持续天数,一并记入表8-6。

表8-6 气象因素记录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发病始期预测

一般在早春茶芽萌动,新叶初展(3月底至4月初)时,感病品种上茶芽枯病即开始发病,应加强调查,做出预测。

2.2 发病流行趋势预测

根据历年菌源数量、寄主感病性、气候条件、病害发生期流行程度的调查记载数据,绘制成图表,供流行趋势分析参考。再依据当年越冬菌源老叶发病率(达4%~6%)和新芽萌发后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时(4月中旬到5月上旬)天气形势预报,即可估计茶芽枯病的发病趋势。在此期间,如果平均气温持续在15~20℃,最高气温在20~25℃之间,温度上升较慢,又有寒流侵袭,降温显着,并伴随着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有可能导致病害流行,应发出预报,指导防治。对历年感病品种,更应列为重点防治茶园。如果3月下旬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达13℃,最高达18℃左右,预示该年茶芽枯病发生早,对早芽感病品种,应提早做好保护。平均气温上升到29℃以上,则不利于病害发展,即使病梢率较高,也不必防治。

2.3 茶芽枯病流行预测指标

◆轻病年:发病面积在1%以下,发病率在5%以内,病芽芽重损失在1%以内;

◆中病年:发病面积在10%以下,发病率在10%以内,病芽芽重损失在5%以内;

◆重病年:发病面积在20%以下,发病率在20%以内,病芽芽重损失在10%以内。

3 防治指标

叶罹病率4%~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