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土壤农化分析手册》第52页(1323字)
可见和紫外吸收光谱是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多原子分子的价电子发生跃迁而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又称为电子光谱。为了避免激发时分解,多原子分子光谱一般不研究它们的发射光谱,而研究它们的吸收光谱。
在吸收过程中,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吸收了入射的辐射能,从基态跃迁至较高能级的激发态。吸收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频率成正比,符合普朗克公式:
E=hv
E——是一个光子的能量(每个分子吸收的能量);
h——是比例常数,即普朗克常数(6.62×10-27尔格·秒/分子);
v——是辐射的频率,以秒-1为单位(或以赫兹为单位)。
辐射能习惯上以波长λ表示,它为光速c除以频率v:
λ——波长,单位纳米(nm),
波数ω是波长的倒数,即单位距离中的波长数目(以厘米-(cm-1)为单位)也是吸收光谱法中有时应用的一种单位,因能量与频率成正比,故波数也和能量成正比:
可见光区的波长为750-400nm,紫外区为400-200nm。按波数计,可见光区为13300-25000cm-1,紫外区为25000-50000cm-1。
表2-3为可见区电磁辐射的频率、波长和波数的相互关系。
表2-3 频率、波长和波数
各种物质分子各有其特征的分子吸收光谱。吸收光谱曲线的形状和物质的特性有关,可作为定性鉴定的依据,而在某些选定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即可对物质进行定量测定。
通常吸收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波长λ,或波数ω,或频率v。纵座标表示透光度T,吸光度A(或消光度E),或摩尔吸光系数或其对数lgε。对于尚不知道分子量的物质不能使用摩尔吸光系数,习惯上将浓度c和吸收杯厚度b记在A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来表示吸收能力。例如是指浓度为1%的溶液对400nm波长的比吸光系数。
吸收最大波长以λmax表示,在可见区溶液的颜色主要是根据这个数值决定。εmax为最大吸收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使用T为纵座标的吸收曲线最低点是最大吸收,反之,使用A或ε或lgε为纵座标的吸收曲线的最高点是最大吸收。
绘制吸收曲线,通常是使待测物质的溶液浓度不变,然后不断改变入射波长,依次测量溶液在各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度,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吸收曲线。一般情况下,选用不同的固定浓度的溶液测得的吸收曲线形状是完全一致的。若以摩尔吸光系数ε为纵座标,则更消除了浓度的因素。图2-4是高锰酸钾水溶液的吸收曲线。
图2-4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