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种子形态特征鉴定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第173页(1723字)

1.稻的品种种子形态鉴定法

(1)鉴定依据 根据15.2节种子形态特征的差异,进行品种鉴定。首先应认别标准样品的种子形态特征。然后根据谷粒芒的有无和长短、粒形、粒色、稃尖色等性状加以区别。

(2)鉴定方法 从经净度分析的净种子中数取100粒,4次重复,逐粒鉴定,分出异品种,然后计算出平均纯度,并查核14.2节的容许差距。如超过容许差距须重做,计算不超过容许差距样品的平均纯度。

2.籼、粳稻亚种谷粒形态特征鉴别法

(1)谷粒形态特征的差异 鉴定籼粳稻种子可从谷粒的多种形态特征加以区别:

1)稃色的差异 一般籼稻谷粒稃壳为浅黄色或秆黄色。谷粒各处颜色均匀一致;而粳稻稃壳为秆黄色或黄褐色,且其上、下部分颜色不均匀,上深下浅。籼稻稃尖如为紫色,则仅限于稃尖一点上,而粳稻如为紫稃尖,则紫色范围较大,可延展到稃壳上端。

2)稃毛的差异 一般籼稻谷粒稃壳上茸毛短而密,长短较一致,分布较均匀;而粳稻则稃毛长而稀,且其上部长而多,下部短而稀。

3)粒形的差异 一般籼稻粒长,其长宽比为2.3-3.2之间;而粳稻谷粒较短圆,其长宽比为2.0-2.3之间。但也有少数籼稻品种粒形较短,应注意其他性状的区分。

4)米质的差异 一般籼稻米粒的腹白心白较大,透明度较低;而粳稻米粒腹白心较小,透明度较高或全透明。

(2)鉴别方法(同上) 一般数取净种子100粒,2-4次重复,按其形态特征的差异,从样品中分出混入的籼稻或粳稻谷粒,并计数,最后计算其百分率。

如果仅进行不同样品的籼粳稻区分,那么可减少样品数量,取25粒,2次重复,按上述的综合性状加以鉴别。

【参考文献】:

〔1〕西北农学院主编(1979),作物育种学,农业出版社。

〔2〕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961),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试行标准,《浙江农业科学》编辑室。

〔3〕徐旭增编着(1958),种子检验技术,农业出版社。

〔4〕颜启传(1984),水稻杂交种及三系种子真实性鉴定和品种纯度检验,《种子》1984年第3期第15-18页。

〔5〕颜启传(1986),水稻杂交种及三系种子鉴定技术的进展,《种子世界》,1986年第8期第2-3页。

〔6〕颜启传(1984),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酯酶同工酶垂直板电泳法鉴定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浙江农业科学》,1984年第4期第196-198页。

〔7〕叶常丰译(1976),鉴定水稻品种的性状特征标准化译丛,1976年第2期1-4页。

〔8〕颜启传等译(1987),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农业出版社。

〔9〕湖北省标准(鄂B/NY039-85),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及杂交种田间种植检验操作规程,湖北省标准局。

〔10〕K.Rosta(1975),Variety determination in rice(Oryza Sativa L.),Seed Sci.& Technol.,(3):161-16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