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食习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194页(2265字)

(一)双壳类的摄食习性

1.食性 扇贝、贻贝、珠母贝、牡蛎、蚶、缢蛏、文蛤、蛤仔等双壳类都是滤食性贝类。它们的成贝靠鳃纤毛的摆动形成水流,海水中的饵料通过鳃过滤,大小适宜的饵料颗粒借鳃纤毛的运动被送入唇瓣,经口裂进入消化道中;被鳃过滤后阻滞在外套腔中的较大饵料颗粒、连同进入外套腔的水,被喷出体外。

双壳贝类从面盘幼虫开始摄食,但由于幼虫阶段滤食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只能通过口沟的纤毛摆动,摄食一些微小的单胞藻类。

2.饵料 一般认为,双壳贝类对饵料没有选择性,只要颗粒大小适宜便可摄食,而且其胃含物中的饵料种类和数量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海水中的饵料变化。双壳类成贝的口裂伸缩性很大,一般大小在10~30微米的饵料生物都能摄食。

双壳贝类的成贝为杂食性,它们能摄食细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原生动物、细菌、有机碎屑以及双壳类自身的幼虫等。

据观察,虾夷扇贝成贝的胃含物中,有硅藻44种,原生动物19种,还有甲壳类、绿藻类、海藻孢子、棘皮动物的幼虫、多毛类幼虫、端足类幼虫以及有机碎屑等,但主要饵料是硅藻类中的角毛藻、圆筛藻、舟形藻等,这些饵料的数量及组成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

埋栖型贝类的饵料主要是底栖硅藻类、浮游性较弱的单胞藻、以及小型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

由于在自然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硅藻等生物饵料,双壳贝类滤食这些饵料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因此,人工养殖双壳贝类时不需要专门投喂饵料。但在双壳类室内人工育苗培育亲贝时,为了促进亲贝的生殖腺快速发育,要人工投喂单胞藻等饵料。

3.外界环境对摄食的影响 生活在潮间带的埋栖型贝类,其摄食活动受潮汐的限制,涨潮时海水淹没滩面后才能滤食,退潮后滩面露空时则潜入泥砂中、停止摄食。

附着型贝类生活在潮下带,其摄食活动不受潮汐的限制,所以滤食能力较强。据实验,壳高38~44毫米的虾夷扇贝个体,平均滤水量为每小时4.72升,其成体最大滤水量为每小时24.4升。扇贝滤食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据试验,虾夷扇贝单位体重的滤水速度以夜间1~3时达到最高峰,而中午11~13时达到最低值。

一个壳长为50~60毫米的贻贝,常温下每小时能过滤3.5升海水;一个壳长40毫米的贻贝,在24小时内能连续过滤45.56升的海水。由于滤水量大,摄食饵料的机会多,因此,贻贝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近江牡蛎在自然海区平均每天摄食16~19小时,其余时间为无规律的间歇性摄食,而且其摄食率无明显的昼夜变化。

牡蛎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长牡蛎为例,6月份牡蛎个体较小,摄食量很少;7月份以后水温不断升高,牡蛎生长加快、摄食量也不断增加,10~11月份达到摄食高峰;11月份以后,由于水温下降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摄食量则保持在一定水平。近江牡蛎在水温10~25℃时摄食旺盛,而在繁殖季节摄食较弱。

(二)鲍的摄食习性 鲍是舐食性贝类。鲍摄食时是利用齿舌刮取岩石上的藻类,边匍匐爬行边咀嚼食物,食物贮藏在食道囊和嗦囊中。

鲍的担轮幼虫孵化后,仍然依靠卵黄内的营养物质,作为幼虫继续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一直发育到匍匐幼体才开始摄食外源性饵料。鲍的幼体摄食时利用吻部的频繁伸缩活动,舐食基面上的底栖硅藻类,特别是从上足分化幼体,摄食量显着增大。

稚鲍除了摄食底栖硅藻外,还摄食小型底栖生物、有机碎屑、以及藻类的配子体和孢子体。鲍出现第一呼水孔以后,摄食量逐渐增加,10毫米以上的稚鲍,可以摄食柔嫩的藻类。稚鲍再进一步发育,饵料与成鲍基本相同。

成鲍为杂食性动物,饵料种类以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等为主,兼食绿藻、红藻、硅藻等,还可摄食一些小型动物,如挠足类、有孔虫类等。鲍的贝壳颜色与长期摄食的海藻种类有密切的关系,尤以幼鲍更为明显。鲍如果长期摄食褐藻,贝壳可呈绿色;如果长期摄食红藻,则贝壳往往呈淡褐色或褐色。

鲍的摄食活动还有明显的昼夜性和季节性。在一天中鲍的摄食主要是在夜间进行,白天很少摄食。据试验观察,皱纹盘鲍的摄食活动,从黄昏到日落摄食率逐渐加快,而从日落到半夜其累加摄食量基本呈直线上升。鲍摄食的季节性主要与水温及繁殖活动有关。皱纹盘鲍在水温7℃以下摄食逐渐减少,5℃以下几乎不摄食,10~23℃之间随水温升高、摄食量明显增大,23~27℃时摄食量有所减少,但幅度不大。黄海、渤海的皱纹盘鲍,4~6月大量摄食,最为肥满;7~8月产卵期附近,摄食量减少体质消瘦,产卵后摄食量逐渐增加;11月份水温下降,摄食量逐渐减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