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大食心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50页(2151字)

梨大食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梨区均有发生。幼虫蛀食梨的果实和花芽,从芽基部蛀入,直达芽心,芽鳞包被不紧,蛀入孔里有黑褐色粉状粪便及丝堵塞;出蛰幼虫蛀食新芽,芽基间堆积有棕黄色末状物,有丝缀连,此芽暂不死,至花序分离期芽鳞片仍不落,开花后花朵全部凋萎。果实被害,受害果孔有虫粪堆积,最后一个被害果,果柄基部有丝与果台相缠,被害果变黑,枯干至冬不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5毫米,全体暗灰色,稍带紫色光泽。距翅基2/5处和距端1/5处,各有一条灰白色横带,嵌有紫褐色的边,两横带之间,靠前处有一灰色肾形条纹。

幼虫:体长17~20毫米,头、前胸盾、臀板黑褐色,胸腹部的背面暗绿褐色,无臀栉。

卵:长0.9毫米,椭圆形,稍扁,初产时黄白色,1~2天后变红色(图2-7)。

图2-7 梨大食心虫

1.成虫 2.幼虫 3.蛹 4.被害状

【发生规律】:

梨大食心虫在我国主要梨产区为害十分严重,是梨树最主要的害虫。该虫在吉林一年发生1代,辽宁一年发生1~2代,山东、河北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2代,河南南部发生3代。各地均以小幼虫在被害芽内结茧越冬。梨花芽膨大期前后,开始从越冬芽中爬出,转移到新芽上蛀食,称“出蛰转芽”。被害新芽大多数暂时不死,继续生长发育,至开花前后,幼虫已蛀入果台中央,输导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花序开始萎蔫,不久又转移到幼果上蛀食,称“转果期”。幼虫可为害2~3个果,老熟后在最后那个被害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幼虫蛀入芽内为害(多数是花芽),芽干枯后又转移到新芽。一头幼虫可以为害3个芽,在最后那个被害芽内越冬,此芽称“越冬虫芽”。部分幼虫为害一个芽后,转移到果上,也有的孵化直接蛀入果中。取食梨果的幼虫发育快,在果内老熟化蛹,羽化出蛾,产卵(第二代卵),孵化后,幼虫为害2~3个花芽做茧越冬。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梨大食心虫被害状十分明显,易于发现,有利于人工防治。人工防治若效果好,还有利于保护天敌。其方法有结合冬剪,剪掉所有鳞片包被不紧的芽;开花前后,经常巡视,及时摘下萎蔫的花序消灭其中的幼虫;在幼虫化蛹期,成虫羽化前(北京为6月中旬前),组织人工摘除被害果,并加以集中处理,重点摘除越冬代幼虫的被害果;小年时,见虫果就及时摘,大年时可在成虫开始羽化前,摘除“吊死鬼”,把这些“吊死鬼”放在纱笼中,白天放掉寄生蜂,随后打死梨大食心虫;“刺虫保果”,对某些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在小年的情况下,于开花前敲打梨枝,发现鳞片不脱落者,撕下鳞片,用针或铁丝从孔口刺入,即可杀死幼虫。将来此花序可正常坐果;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结合果园其他害虫的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保护天敌 梨大食心虫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黄眶离缘姬蜂(Trathala flavo-orbitalis Cameron)、瘤姬蜂(Exeristes sp.)、离缝姬蜂(Campoplex sp.)等。寄生蜂对梨大食心虫的抑制作用很大,特别是控制后期的为害。因此,在进行防治时,应尽可能保护这些天敌。

(3)药剂防治

药时间性:出蜇转芽期、转果期、成虫羽化及卵发生期、卵孵化期。

防治适期:越冬幼虫出蛰转芽期、转果期,华北地区正是梨果脱萼期,转果期在5月下旬,用药适期可根据梨树物候期来掌握;第一代卵及初孵幼虫期:第一次掌握在成虫卵盛期,第二次在第一次防治后15天;第二代卵及初孵幼虫期,施药适期要掌握在初龄幼虫钻入越冬芽以前。根据华北地区的一般情况看,梨大食心虫的为害主要是越冬代幼虫害芽及害果最为严重。

喷药方式:淋洗式,力求枝芽全面着药。药剂种类及浓度: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2000~3000倍液,2.5%功夫菊酯3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等。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触杀效果好,且残留期长。

喷洒次数为:在出蜇转芽集中的地区(如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喷1次即可;在出蜇转芽期不集中地区,梨大食心虫也十分严重,可连续喷两次,间隔7天,交替用药。

对于已经蛀芽食心虫防治:梨大食心虫蛀入新芽后,再喷农药已无能为力了。要等到从花芽顶端可清楚地看到小小的白花蕾时用药杀死尚未蛀入果核、正在鳞片内啃食的梨大食心虫,注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有差异。

分享到: